孙犁与莫言:从认同走向疏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un Li and Mo Yan: From Identifying to Alienation
  • 作者:李宗刚
  • 英文作者:Li Zonggang;
  • 关键词:孙犁 ; 莫言 ; 荷花淀 ; 高密东北乡 ; 民间音乐
  • 中文刊名:WXPL
  • 英文刊名:Literary Review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文学评论
  • 年:2019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批准号:17BZW021)之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XPL201902023
  • 页数:8
  • CN:02
  • ISSN:11-1037/I
  • 分类号:209-216
摘要
当还是文学新人的莫言走上创作之路时,他的小说便得到了孙犁的赏识。孙犁对莫言的认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莫言对社会"小人物"生存状态的边缘书写,促成了孙犁对异质文学的认同;莫言对农村题材的诗意书写,拨动了孙犁蛰伏已久的情感之弦;莫言对文学阴柔之美的追求,激活了孙犁既有的阴柔之美的审美趣味。孙犁后来很少论及莫言的文学创作;同样,莫言对孙犁也鲜有评说。莫言对孙犁的认同,主要基于其"大儒"和"大隐"等影像。随着莫言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他开始建构起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王国。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代际更替,或可以说也就在这种历史嬗变中悄然展开。
        
引文
[1]孙犁:《孙犁全集》第7卷,第235—2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朱向前:《我与同学管谟业——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谈起》,《文艺报》2013年3月29日,第6版。
    [3]莫言:《民间音乐》,《莲池》1983年第5期。
    [4]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
    [5]参见李宗刚:《孙犁的编辑与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别一种贡献——兼及文学生产的内在规律》,《齐鲁学刊》2012年第6期。
    [6][19][20]莫言:《超越故乡》,《会唱歌的墙》,第216页,第221页,第218页,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下同。
    [7]莫言、杨庆祥:《先锋·民间·底层》,《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8]孙晓玲:《逝不去的彩云:我与父亲孙犁》,第1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9][10][11][21]莫言、高博:《莫言与军艺学员对话录》,《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12]刘宗武、段华、自牧编:《回忆孙犁先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13]从维熙:《孙犁的背影》,《散文海外版》2007年第5期。
    [14][15][16]莫言:《说说福克纳老头》,《会唱歌的墙》,第102页,第102—103页,第103页。
    [17][18]莫言:《思想的空白是作家的悲哀》,《青年思想家》2004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