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据:一个不可或缺的证据法学概念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Ground:An Indispensable Concept in Evidence Law
  • 作者:封利强
  • 英文作者:Feng Liqiang;Law School,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 关键词:证据 ; 理据 ; 证据推理 ; 经验法则 ; 概化命题
  • 英文关键词:evidence;;ground;;evidential reasoning;;empirical rules;;generalization
  • 中文刊名:ZJSH
  • 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8-14
  • 出版单位:浙江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276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认知科学的事实认定模型研究”(18BFX077)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JSH201908014
  • 页数:15
  • CN:08
  • ISSN:33-1149/C
  • 分类号:65-78+158
摘要
我国传统证据理论将证据视为唯一的证明手段,这种"唯证据论"导致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理据的忽视。从逻辑的角度看,在证据推理中作为小前提的证据与作为大前提的理据同属于证明手段。理据是在司法证明过程中作为推论依据的知识,具有场域性、隐含性、抽象性、论证性、可废止性等属性,包括经验法则与科学法则两类。我们对理据的资格可以从相关性、普遍接受性、可检验性以及合法性等方面加以审查;对理据的强度可以从置信度、支持度、匹配度等角度予以评估。图尔敏模型有助于对理据的精细化分析。未来对专门知识的审查将由专家辅助逐步走向人工智能辅助。
        Our traditional evidence theory regards evidence as the only means of proof, which leads to the neglect of ground. In the view of logic, evidence as a minor premise and ground as a major premise belong to the means of proof. Ground is the knowledge that serves as the basis of inference in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proof, which has the properties of field locality, implication, abstraction, argumentation and defeasibility, including empirical rules and scientific rules. The qualifications of ground could be examined in terms of relevance, universal acceptability, testability and legality. The strength of ground can be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fidence, support and matching. Toulmin model of argumentation is helpful for the fine analysis of ground. In the future, the review of expertise will gradually shift from expert-assisted to AI-assisted.
引文
(1)封利强:《司法证明机理: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John H. Wigmore, the Problem of Proof, 8 Illinois Law Review 77(1913).
    (3)张子培等著:《刑事证据理论》,群众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4)比如,有学者将“刑事诉讼证明过程”概括为“刑事证据的收集”、“刑事证据的保全”、“各种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以及“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参见陈光中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381~410页。
    (5)(8)陈光中主编:《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293、118页。
    (6)(29)(36)陈朴生:《刑事证据法》,三民书局1979年版,第69、564、192页。
    (7)Henry M. Hart, Jr. and John T. McNaughton, Evidence and Inference in the Law, 87 Daedalus 44(Fall 1958).
    (9)[德]Michele Taruffo:《关于经验法则的思考》,孙维萍译,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2期。
    (10)[德]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147页。
    (11)John H. Wigmore, The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13, p. 17.
    (12)学界对于generalization一词有“背景知识”、“归纳概括”、“概括”、“涵括”、“泛化命题”等多种不同译法。鉴于威格莫尔是在逻辑学语境下展开讨论的,笔者将其译为“概化命题”。
    (13)[英]威廉·特文宁:《证据理论:边沁与威格摩尔》,吴洪淇、杜国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1页。
    (14)Terence Anderson, David Schum, William Twining,Analysis of Evid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p.266~272.
    (15)[德]克劳思·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16)[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17)(41)[日]中村英郞著:《新民事诉讼法讲义》,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201页。
    (18)龙宗智:《“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19)[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20)水火:《知识爆炸》,载《大理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21)详细讨论参见封利强:《刑事裁判中的证据推理方法初探》,载《第四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册),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2013年7月印行。
    (22)李建明:《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与合理限度》,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3)封利强:《司法证明过程论》,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60页。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35页。
    (25)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26)William Kneale, Probability and In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p. 21.
    (27)“经验法则”的德文为“Erfahrungss覿tze”,日文为“経験則”,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译为“经验法则”。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71、514页。
    (30)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6期。
    (31)张中:《论经验法则的认识误区与实践困境》,载《证据科学》2011年第2期。
    (32)张卫平:《认识经验法则》,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6期。
    (33)[日]近藤完尔:《心理形成过程的说示》,转引自张卫平:《认识经验法则》,载《清华法学》2008年第6期。
    (34)美国《联邦证据规则》702对委托专家证人出庭就专门知识作证的规定不局限于“科学法则”,而是涵盖了“科学、技术或者其他专门知识”。
    (35)[德]奥特马·尧厄尼希:《民事诉讼法》(第27版),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37)[美]Edward J. Imwinkelried:《逻辑与法律之间的又一个冲突——根据关于专家意见可采性的〈联邦证据规则〉703对待第二手事实的戈尔迪之结》,王进喜译,载《证据科学》2013年第3期。
    (38)[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魏晓娜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39)雍琦:《法律逻辑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40)William Twining, Rethinking Evidence:Exploratory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335.
    (42)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43)(49)(57)(60)[美]Edward J. Imwinkelried:《论表象时代的终结》,王进喜译,载《证据科学》2011年第4期。
    (44)吴洪淇:《从经验到法则:经验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引入与规制》,载《证据科学》2011年第2期。
    (45)[美]乔纳森·科恩:《证明的自由》,何家弘译,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3期。
    (46)王进喜:《美国〈联邦证据规则〉(2011年重塑版)条解》,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214页。
    (47)[美]肯尼斯·福斯特、彼得·休伯:《对科学证据的认定——科学知识与联邦法院》,王增森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25页。
    (48)[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50)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Blackstone Press Limited, 2000, p. 5.
    (51)William C. Thompson, Joelle Vuille, Franco Taroni,Alex Biedermann:《独特性之后:法庭科学意见的演进》,汪诸豪译,载《证据科学》2018年第4期。
    (52)Edward Imwinkelried, Forensic Metrology:The New Honesty About the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s in Scientific Analysis,载常林、张中主编:《证据理论与科学——第四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53)Stephen E. Toulmin, the Uses of Argu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97.
    (54)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专家辅助人参与的案件所涉及的专门知识既包括科学法则,也包括专门领域的普通知识。
    (55)[美]罗纳德·艾伦等:《证据法:文本、问题和案例》(第3版),张保生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34页。
    (56)谢澍:《刑事司法证明中的专门知识:从权力支配到认知偏差》,载《法律科学》2018年第4期。
    (58)John H. Wigmore, the Principles of Judicial Proof:As Given by Logic, Psychology, and General Experience, and Illustrated in Judicial Trial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13, p. 18.
    (59)William Twining, Theories of Evidence:Bentham and Wigmor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135.
    (61)张保生:《人工智能法律系统:两个难题和一个悖论》,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62)封利强:《我国刑事证据推理模式的转型:从日常思维到精密论证》,载《中国法学》2016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