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跃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Second Innovation to Surpassing: The Leap of Innovative Ability of Chinese High-Tech Enterprises
  • 作者:吴晓波 ; 张好雨
  • 英文作者:Wu Xiaobo;Zhang Haoyu;
  • 关键词:超越追赶 ; 二次创新 ; 技术范式 ; 机会窗口 ; 组织学习 ; 忘却学习
  • 中文刊名:SHZ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Front
  • 机构: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0-01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战线
  • 年:2018
  • 期:No.280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2103-N11407)
  • 语种:中文;
  • 页:SHZX201810008
  • 页数:7
  • CN:10
  • ISSN:22-1002/C
  • 分类号:2+92-97
摘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如何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甚至"超越追赶"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二次创新是中国企业赢得后发优势的重要路径。文章首先介绍了二次创新理论模型及其特征,以海康威视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总结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在"超越追赶"过程中的不足,同时给出了政策建议。
        
引文
(1)吴晓波:《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科研管理》1995年第2期。
    (1)吴晓波、马如飞、毛茜敏:《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杭氧1996-2008纵向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2期。
    (1)吴晓波、许庆瑞:《二次创新竞争模型与后发优势分析》,《管理工程学报》1995年第1期。
    (2)Mark E.Bouton,“Context,Ambiguity,and Unlearning:Sources of Relapse after Behavioral,”Biological Psychiatry,Vol.52,No.10,2002,pp.976-986.
    (1)Keun Lee,“Technological Regimes,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Research Policy,Vol.30,No.3,2001,pp.459-483.
    (2)David G.Simon,Michael A.Hitt,Jean-Luc Arregle,Joanna Tochman Campbel,l“The Dynamic Interplay of Capabilit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Investigating the Bases of Temporary Competitive Advantag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31,No.13,2010,pp.1386-14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