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案的宪法学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Co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Yu Huan's Case
  • 作者:骆正言
  • 英文作者:Luo Zhengyan;
  • 关键词:于欢 ; 防卫过当 ; 人身自由权 ; 性自决权 ; 住宅不受侵犯权
  • 英文关键词:Yu Huan's case;;excessive use of force in self-defense;;personal liberty;;sexual self-determination;;inviolability of domicile
  • 中文刊名:FZXY
  • 英文刊名:Law and Modernization
  • 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4-15
  • 出版单位:法治现代化研究
  • 年:2018
  • 期:v.2;No.8
  • 基金: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学术批评侵犯名誉权案判决标准研究”(17YJA820019);; 2016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时事评论中语言暴力侵权裁判标准研究”(1601146C)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FZXY201802009
  • 页数:12
  • CN:02
  • ISSN:32-1869/D
  • 分类号:115-126
摘要
2017年3月引发媒体强烈关注的于欢案,于当年6月做出了二审判决,判决肯定了学术界和舆论界对于欢正当防卫的定性,并以防卫过当为由将一审判决的无期徒刑酌减为五年有期徒刑。这样的结果应该是令人满意的,但二审判决以行为目的而不是行为本身来评判逼债行为的正当性,以及二审判决机械对待正当防卫的均衡性原则的做法,仍是有失公允的。特别是在保护防卫人的人身自由权、性自决权和住宅不受侵犯权等基本权利方面,二审判决及其所依据的刑法规范做得尚不够充分。概括来讲,不能简单将索债型非法拘禁行为界定为非法拘禁罪,而应以抢劫罪和绑架罪论处,也不能完全禁止以致死的手段防卫严重的强制猥亵妇女行为,最后还应该扩大侵入住宅罪的"住宅"的适用范围,为侵犯住宅罪设置无限防卫权。
        Yu Huan's case, which had been tried in March 2017 and immediately attracted intense public attention, was retried in June 2017. The court accepted some scholars' opinion that Yu Huan's ac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self-defense, and accordingly reduced his sentence to five-year imprisonment for his excessive use of force in self-defense.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but the judgement was still unfair in that it accepted the creditors' pressing for payment as just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motivations rather than their behavior itself and mechanically applied the balance principle concerning self-defense.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protection of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 such as personal liberty, sexual self-determination and inviolability of domicile, the judgement of the second trial is defective due to the inadequacy in China's criminal law. For example, illegal detention to force debt payment should not be only convicted of crime of illegal detention but should be regarded as robbery and kidnapping. Serious indecent assault of a woman should allow self-defense by fatal force. Finally, the crime of illegal trespass of residence should be broadened in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he victim should be given the right to infinite self-defense.
引文
(1)参见卢义杰、陈丽媛:《“于欢故意伤害案”细节还原--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成最大争议》,载《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27日。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原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3)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91-205页。
    (4)参见宋丽娟、郑丹媚:《赵秉志:于欢防卫过当应显著减轻处罚》,载“财新网”,http://china.caixin.com/2017-03-26/101070535.html?source Entity Id=101070609,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5月3日。
    (5)前引(4),宋丽娟、郑丹媚文。
    (6)参见邱兴隆:《刺死辱母者案的情理、伦理与法理》,载“搜狐网”,http://mt.sohu.com/20170406/n486720698.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5月3日。
    (7)参见前引(3),张明楷书,第12页。
    (8)参见[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9)参见前引(8),西田典之书,第142页。
    (10)参见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11)[美]杰罗姆·巴伦、托马斯·迪恩斯:《美国宪法》,刘瑞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6页。
    (12)[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林维慈、龙绚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226页。
    (13)参见张千帆:《欧洲宪政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151、704页。
    (14)《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5年)指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案(第238条)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禁或者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24小时以上的;2.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或者实施殴打、侮辱、虐待行为的;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轻伤、重伤、死亡的;4.非法拘禁,情节严重,导致被拘禁人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没有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而非法拘禁的;7.其他非法拘禁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这条规定虽然主要适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但在处理其他非法拘禁行为时也作为重要的参考。参见于志刚主编:《案例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237页。
    (15)参见[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刘明祥、王昭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16)参见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17)参见萧榕:《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417页。
    (18) See Mark A.Zoller,Rainer Fornoff,Claudia Gries: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II:Delikte gegen Rechtsgüter der Person und der Allgemeinheit,Bwv-Berliner Wissenschafts-Verlag,2008,S.144.
    (19)[日]大冢仁:《刑法概说(各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20)参见前引(3),张明楷书,第859页。
    (21)参见前引(3),张明楷书,第795页。
    (22) Bernd-Rüdeger Sonnen,Strafrecht,Besonderer Teil,C.F.Müller Gmb H,2005,S.69.
    (23)参见前引(12),芦部信喜书,第108页。
    (24)参见林来梵、骆正言:《宪法上的人格权》,载《法学家》2008年第5期。
    (25)参见前引(3),张明楷书,第196页。
    (26)参见《于欢案二审宣判: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载“央视新闻网”,http://news.ifeng.com/a/20170623/51306006_0.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6月23日。
    (27)参见前引(14),于志刚书,第225-226页。
    (28)参见前引(15),西田典之书,第63-64页。
    (29)参见许久生、张敬华:《德国刑法典》,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30) Georg Küpper,Strafrecht,Besonderer Teil 1:Delikte gegen Rechtsgüter der Person und Gemeinschaft,Springer Verlag,2001,S.68-69.
    (31)参见前引(30)。
    (32)参见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33) See Matthew Lippman:Contemporary Criminal Law,Sage Publications,2010,pp.329-220.
    (34)参见[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9-260页。
    (35)参见前引(34),大谷实书,第260页。
    (36)参见白斌:《宪法价值视域中的涉户犯罪--基于法教义学的体系化重构》,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6期。
    (37)参见前引(36),白斌文。
    (38)参见林来梵:《宪法学讲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77-78页。
    (39) Konrad Hesse:Grundzüge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C.F.Müller Verlag,1999,S.165.
    (40)参见前引(26)。
    (41)参见前引(15),西田典之书,第67页。
    (42)参见前引(29),许久生、张敬华书,第72页。
    (43)参见前引(34),大谷实书,第131页。
    (44)参见前引(3),张明楷书,第810页。
    (45)《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5年)指出:“(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搜查案(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罪是指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搜查,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并实施殴打、侮辱等行为的;2.非法搜查,情节严重,导致被搜查人或者其近亲属自杀、自残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3.非法搜查,造成财物严重损坏的;4.非法搜查3人(户)次以上的;5.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与涉嫌犯罪无关的人身、住宅非法搜查的;6.其他非法搜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46)参见《中国留美学生凌虐同学获刑初审时被告表情轻松》,载“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w/2016-01-08/docifxnkkux0947487.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年10月2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