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震惊”与“麻木”的“愉悦”——阿多诺媒介美学批判中的“感知”批判维度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Shock of Silence and the Pleasure of Numbness: The Perceptual Criticism in Theodor W.Adorno's Aesthetics of Media
  • 作者:杨光
  • 英文作者:YANG Guang;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阿多诺 ; 媒介美学 ; 感知批判 ; 震惊 ; 麻木
  • 英文关键词:Theodor W.Adorno;;aesthetics of media;;perceptual criticism;;shock;;numbness
  • 中文刊名:SD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6-25
  • 出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No.24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媒介化时代的美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CZW014)结项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DSD201803010
  • 页数:9
  • CN:03
  • ISSN:11-3188/C
  • 分类号:97-105
摘要
阿多诺的现代美学思想中内蕴着一个技术感知美学的批判之维。该维度长期以来隐而不彰。细读相关文本可以发现,围绕沉默、震惊、麻木、愉悦等关键概念,阿多诺揭示出现代艺术所营造的"震惊"式审美感知具有对冲大众媒介技术的"震惊"感知、"唤醒"由文化工业制造的麻木愉悦的"大众"这一重要功能。其针对大众技术媒介、现代艺术与大众"感知"之关系提出的诸多洞见,既不同于麦克卢汉式的媒介美学理论,也扬弃了本雅明的技术感知美学思想,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更为系统和成熟的现代媒介美学批判理论。
        Theodor W.Adorno's modern aesthetics contains a critique of the technical perception which has long been overlooked. By discarding Walter Benjamin's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echnology and focusing on such key concepts as silence,shock,numbness and pleasure,Adorno believes that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he "shocking " created by modern art can hedge the "shock " perception of mass media technology,awakening the numbness of the "masses " created by the cultural industry. Many of his insigh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media,the modern art and "perception"are different from Marshall Mc Luhan's medium aesthetics and also reflect on the limitations of Benjamin 's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technology.Adorno provided a more systematic and mature critical theory of aesthetics of media in light of Western Marxism.
引文
(1)[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2)学术界对本雅明技术感知美学思想的研究较丰富,而阿多诺美学思想中这条隐而不彰的批判路径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就笔者所见,赵勇在《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章涉及了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的感知批判维度,但未作为核心问题提出,可参阅。本文写作受到赵勇研究的启发,在此一并致谢。
    (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页。
    (4)[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7页。
    (5)[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6-527页。
    (6)[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6页。
    (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7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8页。
    (4)[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6)[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7)[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8)[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159页。
    (4)[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6)[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7)[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23页。
    (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3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206页。
    (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4)[德]阿多诺:《论流行音乐》,李强译,http://cul.sohu.com/20161214/n475825526.shtml。
    (5)转引自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6)参阅赵勇:《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2)[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9页。
    (4)单小曦:《静观·震惊·融入---新媒介生产论视野中审美经验的范式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2)[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2,26页。
    (4)[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5)陈旭东在《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困境》中分析了阿多诺美学中沉默与言说的张力关系,可参阅《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6)[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1页。
    (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5页。
    (2)[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02页。
    (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6页。
    (4)[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18页。
    (5)凌海衡:《交往自由与现代艺术:重读阿多诺的审美批判理论及其政治意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6)Martin Morris,Rethinking the communicative turn:Adorno,Habermas,and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ve freedom,State University,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 ork,2001,p 180.此处采用了凌海衡的翻译。
    (1)Martin Morris,Rethinking the communicative turn:Adorno,Habermas,and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ve freedom,State University,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 ork,2001,p 186.此处采用了凌海衡的翻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