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与外交关系——一项基于生态制度理论的中国外交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terconnection and Diplomatic Relations:A Study of China's Diplomacy Based on Eco-Institutionalism Theory
  • 作者:赵可金 ; 翟大宇
  • 英文作者:Zhao Kejin;Zhai Dayu;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singhua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Tsinghua University;
  • 关键词:互联互通 ; 外交关系 ; 生态制度理论 ; 东南亚
  • 英文关键词:interconnection;;diplomacy;;eco-institutionalism theory;;Southeast Asia
  • 中文刊名:SJJZ
  • 英文刊名: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 机构: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 出版日期:2018-09-14
  • 出版单位:世界经济与政治
  • 年:2018
  • 期:No.457
  • 语种:中文;
  • 页:SJJZ201809006
  • 页数:23
  • CN:09
  • ISSN:11-1343/F
  • 分类号:90-110+160-161
摘要
近年来,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外交的热词。互联互通的外交实践涉及人与地理空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间交往超越地理空间的约束实现跨国交往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表现。现有的地缘政治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未能对互联互通外交提出合理的解释。作者提出生态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引入生态系统作为新的变量,考察由其带来的中国推动互联互通外交的动力和由其决定的制度供给多样性的特征。生态制度主义承认制度的重要意义,但更强调在不改变现有制度框架的情况下,通过推动国家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国家关系与生态体系的动态平衡。通过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案例研究,作者认为在东南亚制度供给过剩的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外交尊重区域内的现有制度,通过推动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多方面互联互通,不断调整中国崛起与周边国家的生态平衡,积累相互信任和社会资本,最终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未来,中国互联互通的外交模式将有助于中国克服"崛起困境",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In recent years,interconnection has become a hot word in China's diplomacy. The diplomatic practice of interconnection inv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geographical space. 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of transnati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ountries that are released from geographical and spatial constraints. The existing geopolitical theory,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ory and constructivism theory all failed to provide a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for interconnection diplomacy. In this article,the eco-institutionalism theory was introduced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 ecosystem was brought in as a new variable to inspect China's motivation of promoting interconnection diplomacy and the diversified institutional supply.While the eco-institutionalism theory acknowledg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stitutions, it emphasizes more on promoting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countries without changing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o achieve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ecosystem.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he region of Southeast Asia where there is an oversupply of institutions,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hina's diplomacy in this region has promoted interconnections i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infrastructure while respecting the existing regional institutions. Through diplomacy of neighbor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 a rising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has been adjusted and the mutual trust and social credit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process. In the future,the new diplomatic pattern of interconnection will help China to overcome the dilemma caused by its rise,and will usher in a new era of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1)习近平:《携手推进深度合作共同实现持续发展---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http://www.gov.cn/ldhd/2012-09/21/content_2230623.htm,访问时间:2018年5月26日。
    (1)《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促进亚太互联互通发表讲话》,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3-10/08/c_117622751.htm,访问时间:2018年8月21日。
    (2)《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25/c1024-23332318.html,访问时间:2018年6月26日。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4)《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联合新闻公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08/c1001-25997243.html,访问时间:2018年6月26日。
    (5)《习近平:APEC互联互通是脚下之路、规则之路、心灵之路》,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11/c1024-26005851.html,访问时间:2018年8月21日。
    (6)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7日。
    (1)艾·塞·马汉著,蔡鸿幹、田长吉译:《海军战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哈·麦金德著,林尔蔚、陈江译:《历史的地理枢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朱里奥·杜黑著,曹毅风等译:《制空权》,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年版。
    (3)丹尼尔·奥·格雷厄姆著,张健志等译:《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著,俞梅杰译:《和平地理学---边缘地带的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5)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V.A.Kolosov,et al.,“The Chinese Initiative‘The Belt and Road’: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Geography,Environment,Sustainability,Vol.10,No.1,2017,pp.5-20.
    (7)Dhara P.Shah,“China's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An Assessment of the White Paper on Asia-Pacific Security Cooperation,”Maritime Affairs: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 of India,Vol.13,No.1,2017,pp.1-13.
    (8)James D.Sidaway and Chih Yuan Woon,“Chinese Narratives on‘One Belt,One Road’(一带一路)in Geopolitical and Imperial Contexts,”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Vol.69,No.4,2017,pp.1-13;Peter Ferdinand,“Westward ho-the China Dream and‘One Belt,One Road’:Chinese Foreign Policy Under Xi Jinping,”International Affairs,Vol.92,No.4,2016,pp.941-957;Christopher Len,“China's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Energy Security and SLOC Access,”Maritime Affairs:Journal of the National Maritime Foundation of India,Vol.11,No.1,2015,pp.1-18.
    (9)Michael W.Doyle,“New World Disorder,”Dissent,Vol.64,No.1,2017,pp.123-128.
    (10)Yizhi Jing Jing Zhang,“One Belt One Road:China's Nation-Building Initiative,”Washington,D.C.: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2017,pp.1-66.
    (11)Gan Junxian and Mao Yan,“China's New Silk Road:Where Does It Lead?”Asian Perspective,Vol.40,No.1,2016,pp.105-130.
    (1)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载《地理研究》,2015年第6期,第1005-1014页。
    (2)科林·弗林特、张晓通:《“一带一路”与地缘政治理论创新》,载《外交评论》,2016年第3期,第1-24页。
    (3)曾向红:《“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想象与地区合作》,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1期,第46-71页。
    (4)刘文波:《“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地缘政治分析》,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46-50页。
    (5)卢峰:《“一带一路”:为什么是中国》,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2014,访问时间:2018年6月16日。
    (1)David Mitrany,“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World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Affairs(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Vol.24,No.3,1948,pp.350-363.
    (2)Ernst B.Haas,Beyond the Nation-State: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an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Andrew Moravcsik,“Preferences and Power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A Liberal Intergovernmentalist Approach,”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31,No.4,1993,pp.473-524.
    (4)颜声毅、俞正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60页。
    (5)王玉主:《区域一体化视野中的互联互通经济学》,载《人民论坛》,2015年第5期,第17-29页;任琳:《区域一体化:中亚互联互通难解之结》,载《世界知识》,2018年第4期,第58-59页;赵明昊:《聚焦互联互通,经略周边外交》,载《世界知识》,2017年第15期,第20-21页;刘昌明、姚仕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欧亚一体化战略与大西洋主义》,载《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11期,第56-66页。
    (6)王义桅:《一带一路2.0引领新型全球化》,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4期,第387-395页;钟飞腾:《“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大国关系》,载《外交评论》,2017年第3期,第1-26页;刘卫东等:《“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建构---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到包容性全球化》,载《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第11期,第1321-1331页;刘卫东:《“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4期,第331-339页。
    (7)Flynt Lawrence Leverett and Wu Bingbing,“The New Silk Road and China's Evolving Grand Strategy,”The China Journal,Vol.77,No.1,2016,pp.110-132;Huang Haitao,“The Role of Trust in China-ASEAN Relations:Towards a Multi-Level Trust Building for China and ASE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Vol.8,No.1,2017,pp.45-59.
    (1)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88-90页。
    (2)李向阳:《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1):亚洲与中国经济模式调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6-137页。
    (3)周方银:《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与中国的应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1期,第4-24页。
    (4)何亚非:《“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对接与连通》,载《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第15期,第50-51页。
    (5)苏长和:《互联互通:理解国际关系的新概念》,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2月8日。
    (6)Nicholas Onuf,World of Our Making:Rules and Rule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London:Routledge,2012;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玛莎·芬尼莫尔著,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彼得·卡赞斯坦著,李小华译:《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秦亚青:《国际政治理论的新探索---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2期,第4-10页。
    (4)秦亚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载《外交评论》,2018年第2期,第1-14页。
    (5)秦亚青:《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2期,第4-10页。
    (6)曾向红:《“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想象与地区合作》,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2期,第46-71页。
    (7)陈伟光、王燕:《共建“一带一路”:基于关系治理与规则治理的分析框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6期,第93-112页。
    (8)Feng Zhang,“Confucian Foreign Policy Traditions in Chinese History,”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Vol.8,No.2,2015,pp.197-218.
    (9)Flynt Lawrence Leverett and Wu Bingbing,“The New Silk Road and China's Evolving Grand Strategy,”pp.110-132.
    (1)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人、国家与战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等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2000年版;玛莎·芬尼莫尔:《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2012年版;彼得·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2002年版;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秦亚青:《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1页。
    (1)郭濂等编著:《生态文明建设与深化绿色金融实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2)栗献忠:《俄罗斯民族主义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35-139页。
    (3)罗伯特·卡根著,刘坤译:《天堂与权力:世界新秩序中的美国与欧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54-155页。
    (4)刘国平:《论美国民主制度输出》,载《红旗文稿》,2010年第19期,第4-9页。
    (5)王庚年主编:《国际舆论传播新格局研究》,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版,第61页。
    (6)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Boulder:Westview Press,1989;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2006年版。
    (1)黄萍、赵鹞:《“移动金融+”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版,第43页。
    (2)娄耀雄编著:《互联互通和接入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
    (1)英瓦尔·卡尔松、什里达特·兰法尔著,赵仲强等译:《天涯成比邻: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报告》,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3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口岸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http://www.customs.gov.cn/tabid/68197/InfoI D/717420/frtid/68199/Default.aspx,访问时间:2018年5月27日。
    (2)许志峰、王珂、吴秋余:《奏响共赢曲引领新繁荣》,载《人民日报》,2016年9月7日。
    (3)北京大学“一带一路”五通指数研究课题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指数报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第38-42页。
    (4)Lijun Sheng,“China's Peaceful Rise and Its Political and Security Implications for Southeast Asia,”in Lai Hongyi and Lim Tin Seng,eds.,Harmony and Development:ASEAN-China Relations,Hackensack,N.J.and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2007,pp.36-48.
    (5)Bronson Percival,The Dragon Looks South: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New Century,Westport:Praeger Security International,2007,p.46.
    (1)阿米塔·阿查亚著,王正毅、冯怀信译:《建构安全共同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2)徐善宝:《中国-东盟关系四十年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共同利益的视角》,载《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3期,第54-59页。
    (3)闫天三、李永超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4)连玉明、刘俊华主编:《大参考》(第6辑),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年版,第141页。
    (1)王梦奎:《中国直面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经济对策与走势》,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2)《1997年12月15日东盟-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晤举行》,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4856/74966/5159314.html,访问时间:2018年6月27日。
    (3)郑军健主编:《中国-东盟商务年鉴》,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4)郑军健主编:《中国-东盟商务年鉴》,第256页。
    (5)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求是》杂志上撰文,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进行了阐述。参见王毅:《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载《求是》,2003年第4期,第19-22页。
    (6)郑军健主编:《中国-东盟商务年鉴》,第257页。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5年5月21日,http://gx.people.com.cn/n/2015/0521/c371361-24951213.html,访问时间:2018年6月7日。
    (2)广东海洋大学东盟研究院:《2015中国-东盟研究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东盟》,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第274页。
    (3)王光厚、李金龙:《中国、美国、东盟三边关系略论》,载《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12期,第3-8页;罗会钧:《美国重返东南亚的中国因素与中国的战略应对》,载《东南亚研究》,2011年第5期,第58-63页;贺圣达:《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与中国-东盟关系》,载《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年第1期,第1-10页;温尧:《东南亚国家的对华对冲:一项理论探讨》,载《当代亚太》,2016年第6期,第4-33页。
    (4)《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25/c1024-23332318.html,访问时间:2018年6月26日。
    (5)《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25/c1024-23332318.html,访问时间:2018年6月26日。
    (6)《习近平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25/c1024-23332318.html,访问时间:2018年6月26日。
    (1)习近平:《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3年10月4日。
    (2)《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载《人民日报》,2014年11月30日。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访问时间:2018年8月20日。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书,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539907/1539907.htm,访问时间:2018年6月29日。
    (1)王明国:《全球治理机制与东亚一体化进程》,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版,第233页。
    (2)阎学通:《“崛起困境”与中国外交新特征》,载人民论坛:《大国治理:大智慧与大视野》,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47-49页;孙学峰:《中国崛起困境:理论思考与战略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习近平:《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1月8日。
    (2)习近平:《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11月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