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人员规模研究——基于效率和公平双视角的考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 作者:万鹏飞 ; 刘伟
  • 英文作者:Wan Pengfei;Liu Wei;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 关键词:政府人员规模 ; 编制 ; 效率 ; 公平
  • 英文关键词: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Bianzhi;;Efficiency;;Fairness
  • 中文刊名:ZRZK
  •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 机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5-15
  • 出版单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年:2017
  • 期:No.371
  • 语种:中文;
  • 页:ZRZK201705017
  • 页数:10
  • CN:05
  • ISSN:11-2822/C
  • 分类号:123-132
摘要
已有文献主要基于经济和效率视角来研究政府人员规模的大小。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两个地方政府的理论模型分析效率和公平双视角下的政府人员规模,并利用2004-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验证,试图比较效率和公平视角下政府人员规模的区别。研究发现,追求效率还是追求公平会影响地区间的编制分配,在公平原则下,欠发达地区的最优政府人员规模更大,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政府编制分配实行的是效率原则,发达地区获得了更大的编制份额。同时,相对于非省会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获得了更大的编制倾斜,说明了我国编制分配中的地缘特征和人治色彩。
        Existing literature on 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 mainly take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y and efficiency. This study builds a two-governments-model to analyze the personnel scale of government from both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perspectives,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panel data of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from 2004-2013.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choice between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will affect personnel distribution system among different area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fairness, underdeveloped areas will obtain larger scale of government personnel. While the empirical study finds that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taken a efficiency-oriented path in personnel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ed regions gains greater share of personnel scale. At the same time, capital cities and eastern regions have got a greater inclination, which reflects both geographical and rule-by-man features in personnel distribution.
引文
1.程文浩、卢大鹏:《中国财政供养的规模及影响变量--基于十年机构改革的经验》,载《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84-102页。
    2.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樊鹏:《构建合理适度政府规模的经验尺度--基于美中两国的比较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2期,第79-91页。
    4.范子英、张军:《粘纸效应:对地方政府规模膨胀的一种解释》,载《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2期,第5-15页。
    5.郭晗、任保平:《结构变动、要素产出弹性与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第72-84页。
    6.郭月梅、孙群力:《贸易开放与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载《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第166-167页。
    7.金戈:《中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估算》,载《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4-14页。
    8.李丙红:《省级政府人力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载《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第58-61页。
    9.李含琳、魏奋子、李印峰:《中国西部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问题研究--经验模型及实证应用》,载《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第12-16页。
    10.李树生:《基于结构突变的瓦格纳定律的实证检验》,载《经济问题》,2009年第12期,第4-6页。
    11.吕芳、程名:《公共治理与政府的“隐性规模”--基于中美两国差异的比较分析》,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第64-77页。
    12.梅冬州、龚六堂:《开放真的导致政府规模扩大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载《经济学(季刊)》,2013年第12期,第243-264页。
    13.潘卫杰:《对省级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载《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1期,第33-41页。
    14.饶晓辉:《财政支出的效率与规模--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载《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3期,第76-81页。
    15.沈荣华、张文彬:《中国政府公务人员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第23-28页。
    16.孙群力:《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影响的实证研究》,载《财政研究》,2008年第7期,第33-36页。
    17.孙涛、李瑛:《公务员规模省际差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1-2008年面板数据》,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33-142页。
    18.孙涛:《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府官员规模研究》,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6-76页。
    19.唐钧、李丹婷、罗杰:《中国政府规模:比较研究与优化策略》,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23-27页。
    20.王文剑:《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载《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5期,第105-119页。
    21.吴木銮、林谧:《政府规模扩张:成因及启示》,载《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第1-11页。
    22.徐刚、刘志光、孔小伟:《从额度规划到比例规划:包容性发展取向下的政府编制机制创新》,载《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57-62页。
    23.张光:《财政规模、编制改革和公务员规模的变动:基于对1978-2006年的实证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97-107页。
    24.赵石磊:《“瓦格纳定律”检验中的协整与因果问题--中国的情况》,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第18-22页。
    25.朱光磊、张东波:《中国政府官员规模问题研究》,载《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91-99页。
    26.庄玉乙、张光:《“利维坦”假说、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扩张:基于1997-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载《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4期,第5-26页。
    (1)《李克强约法三章:本届政府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21CN新闻网,2013年3月17日。http://news.21cn.com/zhuanti/domestic/2013lh/rd/2013/03/17/14798222.shtml
    (2)简单起见,不考虑民间投入以及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的交互作用。
    (3)把政府人员作为生产性资源进入生产函数的设定是合理的,比如“企业家政府理论”提出了“效率原则”,该理论认为政府活动同样是生产性活动,而公共就业人员是一种生产性的人力资源,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投入成本。
    (4)该约束条件对应的现实就是我国政府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在总量之下,各地方根据情况进行编制的分配和调整。
    (5)比如,在现实中,中央政府可能会更重视某些地区的示范效应,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后文实证分析将检验这一问题。
    (6)对缺失值的补充一般采用增补法,比如前后年的平均值。在样本数较大的情况下,少数缺失值并不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
    (7)为了表述方便,在本文,政府人员规模或者编制数均指从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工作的人员数量。
    (8)主要是部分西部城市缺失值较多,比如克拉玛依市。在后文的实证分析中,本文检验了不包括缺失值较多的城市的样本,即用完全平衡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发现计量结果没有显著变化。因此,这些缺失值不影响本文结论。
    (9)LLC检验结果p值为0.00,显著拒绝了非平稳的零假设。限于篇幅,文中没有列出。
    (10)篇幅所限正文没给出回归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与作者联系索取。
    (11)福建和广东的厦门、深圳等城市除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