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都市振兴乡村社会——吴景超城市社会学思想再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italizing Rural Society with Cities: Rethinking about Wu Jingchao's Thoughts on Urban Sociology
  • 作者:宣朝庆 ; 陈旭华
  • 英文作者:Xuan Chaoqing;Chen Xuhua;
  • 关键词:吴景超 ; 城乡关系 ; 城乡融合 ; 乡村振兴
  • 中文刊名:RWZZ
  •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 机构:南开大学社会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1-17 09:31
  • 出版单位:人文杂志
  • 年:2019
  • 期:No.273
  • 基金:天津市201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底层社会视角下的民国女工群体市民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TJSR15-001)
  • 语种:中文;
  • 页:RWZZ201901015
  • 页数:9
  • CN:01
  • ISSN:61-1005/C
  • 分类号:119-127
摘要
在乡村振兴视野下,本文重新考察了吴景超的城市社会学思想。研究发现,有别于单纯发展都市化经济和乡村建设,吴景超从经济化都市的视角,开始了对国家出路社会学取向的探索。基于"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的思想,吴景超构建了一种去边缘化和泛中心化的城乡融合发展图式,其主要目的是以都市振兴乡村,通过"都市+附庸"的区域结构扩大都市影响力,去除乡村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边缘地位,最终多都市通过合作与竞争连成一片,构建一种泛中心化的区域发展结构。重新探讨吴景超的城市社会学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文
(1)20世纪30年代,经历“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论战之后,吴景超身上逐渐被贴上“西化”与“重工”的标签。现有研究多延续以往的研究传统,在“重工”(参见郑杭生、周国兵:《吴景超的工业化与节制人口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马陵合:《经济与社会之间:吴景超学术思想的过渡性特征》,《民国研究》2012年第1期)与“西化”(参见郑大华:《20世纪30年代思想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争论》,《求索》2007年第3期;刘集林:《批判与建设:陈序经与吴景超文化社会思想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的标签下解读吴景超。这种研究在体现吴景超学术特色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吴景超都市社会学先驱的思想贡献。目前对其都市社会学进行的研究呈现碎片化状态,或具体阐释他的农村发展思想(参见张树军:《在中西比较中借鉴:20世纪30年代吴景超农村发展思想》,《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或具体而微的梳理其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都市化思想[参见杨棉月、周石峰:《都市社会学先驱吴景超的现代化思想析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从吴景超学术发展脉络来看,工业化理论建立在其都市社会学系统发展后的视野之下,是其城乡关系观点下发展中国的实践策略。跳过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思想,无法将他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全景式呈现出来。
    (2)杨开忠:《乡村振兴以都市圈为主要依托》,《北京日报》2018年6月4日,第13版。
    (1)姜长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1期。
    (2)折晓叶、艾云:《城乡关系演变的研究路径---一种社会学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第2期。
    (3)许纪霖:《中国现代化史》,学林出版社,2006年,第3~14页。
    (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5页。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28页。
    (6)费孝通:《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93年,第121~127页。
    (7)文军、沈东:《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基于国家、社会与个体的三维透视》,《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7期。
    (8)王先明在《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百年演进(论纲)》一文中指出,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时代性命题,它既是过去百年来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个延伸,同时也是历史上“新农村建设”思想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参见王先明:《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百年演进(论纲)》,《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9)赵可:《晚清知识分子城市观念的萌动与走向》,《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1)何一民:《论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与优先发展的条件》,《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4期。
    (2)葛剑雄等:《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1850年以来)》,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3)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0页。
    (4)宣朝庆:《百年乡村建设的思想场域和制度选择》,《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5)王先明:《试论城乡背离化进程中的乡村危机---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问题的辨析》,《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3期。
    (6)(7)吴景超:《都市之研究》,《留美学生季报》1927年第3期。
    (8)吴景超:《社会组织》,世界书局,1929年,第52~55页。
    (1)吴景超:《社会组织》,世界书局,1929年,第47~55页。
    (2)(6)吴景超:《都市之研究》,《留美学生季报》1927年第3期。
    (3)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9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4)新兴古典经济学具体观点参见马亚华、杨凡:《空间交易成本与城市的形成---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的城市》,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产业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年11月,第188~196页。区域经济学具体观点参见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7~156页。
    (5)费孝通先生曾说,“要查各国情况、社会统计就找吴(景超)先生”。参见费孝通:《在纪念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代序一)》,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页。
    (7)刘集林:《批判与建设:陈序经与吴景超文化社会思想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8)王枕心:《对于农村建设的意见》,《乡村建设》1936年第5期。
    (9)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6~17页。
    (10)吴景超:《都市社会学》,世界书局,1929年,第22页。
    (1)吴景超所谓的“附庸”更强调的是辅车相依的关系,而非一般意义上的主次、从属关系。
    (2)吴景超:《都市之研究》,《留美学生季报》1927年第3期。
    (3)对于都市附庸的确立方法,吴景超指出不是单看距离的远近,而是看它与都市的交通,此处他再次以蜘蛛网作比喻,指出交通是都市与附庸沟通的重要媒介,因此,都市的附庸并不固定,而是随着交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吴景超:《都市社会学》,世界书局,1929年,第8~12页)。
    (4)(5)吴景超:《都市社会学》,世界书局,1929年,第12、1221页。
    (6)人口都市化包括两种意义,一是从人口的地理分配上看去,19世纪以后住在都市的人逐渐增加;二是从人口的职业分配上看,19世纪后从事农业的人逐渐减少,在别种实业中谋生的人逐渐增多。
    (7)吴景超:《近代都市化的背景》,《清华学报》1933年第2期。
    (8)(10)吴景超:《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市政评论》1934年第9期。
    (9)吴景超:《近代都市的研究法(通信)》,《食货》1935年第5期。
    (1)吴景超:《怎样划定一个都市的内地》,《独立评论》1935年第151期。
    (2)吴景超:《我们没有歧路》,《独立评论》1934年第125期。
    (3)吴景超:《贫穷的征服》,《华年》1935年第36期。
    (4)吴景超:《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未完)》,《独立评论》1937年第231期;吴景超:《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续)》,《独立评论》1937年第232期;吴景超:《中国工业化问题的检讨(续完)》,《独立评论》1937年第233期。
    (5)(6)吴景超:《中国工业化的途径》,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4、4655页。
    (7)陈树德:《如何改变中国的不幸境遇?---重读〈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社会》1996年第8期。
    (8)宣朝庆、王铂辉:《一九四〇年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吴景超:《皖歙岔口村风土志略》,《癸亥级刊》1919年6月。
    (2)吴景超:《暑假期内我们对于家乡的贡献》,《清华周刊》1921年第7期。
    (3)吴景超:《都市之研究》,《留美学生季报》1927年第3期。
    (4)吴景超:《中国县志的改造》,《独立评论》1933年第60期。
    (5)吴景超:《社会学观点的应用》,《独立评论》1934年第111期。
    (6)蒲司于1886年开始以地域和职业为根据,花费十几年实地调查伦敦穷人的生活。蒲司研究开始后的40余年,伦敦大学又根据蒲司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呈现出几十年间完备的伦敦穷人生活状况。
    (7)即英国利物浦大学针对大都市生活各方面所做的调查。
    (8)吴景超:《都市研究与市政》,《市政评论》1935年第9期。
    (9)吴景超:《社会组织》,世界书局,1929年,第55页。
    (10)吴景超:《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新月》1930年第3期。
    (11)陈新华:《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1页。
    (1)吴景超:《几个社会学者所用的方法》,《社会学界》1929年第3期。
    (2)(6)吴景超:《近代都市的研究法(通信)》,《食货》1935年第5期。
    (3)吴景超:《社会学观点下之社会问题》,《金陵月刊》1929年第2期。
    (4)吴景超:《社会组织》,世界书局,1929年,第55页。
    (5)吴景超:《中国县志的改造》,《独立评论》1933年第60期。
    (7)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页。
    (8)吴景超:《世界上的四种国家》,《独立评论》1933年第75期。
    (9)吴景超:《从佃户到自耕农》,《清华学报》1934年第4期。
    (10)吴景超:《中国农村的两种类型》,《世纪评论》1947年第12期。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7页。
    (12)任吉东:《历史的城乡与城乡的历史:中国传统城乡关系演变浅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3)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第313~330页。
    (14)王先明:《试论城乡背离化进程中的乡村危机---关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问题的辨析》,《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3期。
    (15)王先明:《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百年演进(论纲)》,《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6)黄祖辉:《科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建设目标》,《中国农民合作社》2018年第3期。
    (1)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年第2期。
    (2)张鸿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自觉”与创新---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