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理学与辨体批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Neo-Confucianism,Mingxue and Criticism of Poetry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 作者:贾奋然
  • 英文作者:Jia Fengran;
  • 关键词:名理学 ; 辩名析理 ; 考辩才性 ; 文类学 ; 风格学
  • 中文刊名:GSSH
  • 英文刊名:Gansu Social Sciences
  • 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甘肃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No.24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文献整理与研究”(18BZDA236)
  • 语种:中文;
  • 页:GSSH201903003
  • 页数:7
  • CN:03
  • ISSN:62-1093/C
  • 分类号:17-23
摘要
中国古代辨析文体名理、关注创作主体个性与文体关联性的做法与魏晋综核名实、考辩才性的名理学思潮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古代辨体批评经历了从识人向识文的转化,沿着辨文体名理和辨才性风格两个方向纵深发展,大体遵循着从"辨实"到"辨名","辨名"到"辨理"的思维路径,且延伸发展了辨析文体风格、辨析才性与文类的关系等独特批评方式。一方面,魏晋"辩名析理"的名辩之学极大地刺激了文体类型学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名理学中的"才性之辩"则有利地促进了创作主体的自觉和文学风格学的形成。探究魏晋名理学与辨体批评的渗透流衍关系有利于我们阐释古代辨体批评生成演化的内在机制,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古代文体思想的精神气质与民族特色。
        
引文
[1]王瑶.文体辨析与总集的成立[M]//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8.
    [2]论语[M]//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506.
    [3][30][31]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6[M]//诸子集成: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276,113,278.
    [4]孙诒让.墨子闲诂:卷10[M]//诸子集成: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211.
    [5]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M]//司马迁.史记:卷130.北京:中华书局,1959:3291.
    [6]尹文子[M]//诸子集成: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1.
    [7][8]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诸子集成: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304,27.
    [9]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9.
    [10]钱钟书.管锥篇[M].北京:三联书店,2008:1962.
    [11]葛洪.抱朴子[M]//诸子集成: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136.
    [12][69]王符.潜夫论,[M]//诸子集成: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27.
    [13]汤用彤.读《人物志》[M]//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3.
    [14][40]徐幹.中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14.
    [15]刘廙.论治道表[M]//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1242.
    [16]傅玄.意林[M]//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1737.
    [17][18][41][42][43]刘劭.人物志[M].王水,校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47,9,8,9,22,34,66.
    [19]王晓毅.论魏晋名理学[J].文史哲,1986(6).
    [20][32][33][34][35][36][37][38][48][52][53][55][56][57][58][59][60][65][66][67][70][71][7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27,727,134,530,134,136,194,657,506,520,672-674,530,530,530,700,407,328,651,646,67-68,506,671,505.
    [21][44][46][4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106,106,132,335-341.
    [22]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199.
    [23]嵇康.养生论[M]//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31.
    [24]郭庆藩.庄子集释[M].诸子集成: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481.
    [25][26][28]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78,78,77.
    [27]贾奋然.论《文体明辨》的辨体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2).
    [29]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1098.
    [39]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M]//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5.
    [49]胡之骥.江文通集汇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6.
    [50][54][63]陈延杰.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27-31,1,4.
    [51]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
    [61]姚思廉.梁书:卷14[M].北京:中华书局,1973:253.
    [62]李延寿.南史:卷59[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55.
    [64]梁元帝.金楼子:卷4[M].北京:中华书局1985:75.
    [68]魏收.魏书:卷59[M].北京:中华书局1974:1318.
    [73]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童庆炳文集:第4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4-35.
    ①汤一介说:“所谓‘名理之学’,在汉魏之际开始时大体上是讨论‘名分之理’,即人君臣民有其职守,如何使之名实相符而天下治,此为政治理论的问题。后来渐渐进而讨论鉴识人物的标准问题,于是讨论趋向于‘辩名析理’,而向着抽象原理或概念内涵之‘应然’方面发展。”参见《辩名析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②牟宗三将魏晋名理分为“才性名理”与“玄学名理”两类。参见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226页。
    ③党圣元《魏晋名理学与六朝审美主体精神》(《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韩国良《名理学与文气说——对曹丕文学思想的再认识》(《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都研究了名理学与审美主体的关系。
    ④(晋)李充《翰林论》云“研玉名理,而论难王马,论贵于允理,不求支离,若嵇康之论文矣。”载《全晋文》卷53,第1767页。
    ⑤童庆炳认为:一定体裁要求一定的语体,一定的语体需经过具有创作个性的作家的运用,并达到极致,才能发展为风格。见《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载《童庆炳文集》第7卷《文心雕龙三十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6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