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热点与未来趋势——基于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ines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educational justice in the 21~(st) century: using co-word matrix knowledge map to identify hot topics and trends
  • 作者:丁雪阳 ; 程天君
  • 英文作者:Xueyang Ding;Tianjun Cheng;
  • 关键词:教育公平 ; 教育公平研究 ; 共词矩阵 ; 聚类分析 ; 知识图谱 ; 互联网+教育 ; 特殊教育 ; 残疾人教育
  • 英文关键词:educational justice;;educational justice research;;co-word matrix;;cluster analysis;;knowledge map
  • 中文刊名:DDJY
  • 英文刊名: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 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15 16:49
  • 出版单位:中国远程教育
  • 年:2019
  • 期:No.528
  •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5ZSTD007);; 江苏省高校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YLX16_0643)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DDJY201901003
  • 页数:11
  • CN:01
  • ISSN:11-4089/G4
  • 分类号:13-21+50+96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公平逐步成为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同时也日益受到学界关注。为从整体上评量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论文采取共词分析法,对当前37种CSSCI来源教育类期刊近20年的1,450篇文章做出分析,采用共词矩阵、相似矩阵、多维尺度分析和知识图谱等具体方法探究了我国教育公平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分析表明:教育公平研究历经重新起步、迅速发展、稳定深化三个阶段;研究焦点集中于教育系统的宏观公平研究、特殊群体的微观教育公平研究、教育公平理论现代化及技术促进公平实现的路径探究等四大领域,涉及残疾人教育公平问题、农村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系统公平问题、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和"互联网+"时代新教育公平问题比较研究等五大主题。知识图谱的分析结果预示,未来教育公平研究有可能围绕核心问题深度化、比较研究广度化、技术促进公平务实化、教育政策制定定量化四方面展开。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al justic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basic educational policy in China. This study set out to survey research in this field by analyzing 1,450 publications from 37 journals indexed in CSSCI(Chines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A combination of co-word matrix, similar matrix,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d knowledge mapping is used to identify hot topics and trends in the sample literature. Findings show tha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re-start, rapid development and steady deepening. Also revealed by the findings are hot topics in such areas as justice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justice for special groups,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justice theory an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facilitating justice. Five themes emerge from the data,including educational justice for the disabled, educational justice in rural areas, educational justice in the education sector itself, higher education justice and educational justice in the age of "Internet Plus", Future research is likely to deepen study of core issues, widen the scope of comparative study, implement technology-facilitated justice and quantify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justice in educational policies.
引文
陈艳红.2005.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02):87-89.
    程天君.2014.衔接·配套·协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支持之要领[J].教育学报(04):65-74.
    程天君,王焕.2014.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乡村小学的兴衰起伏[J].教育学术月刊(08):3-12,33.
    程天君.2017.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02):1-11.
    褚宏启.2015.城镇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与教育机会均等--如何深化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06):9-16,52.
    邓晓丹.2007.教育公平的本质: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均衡[J].理论前沿(09):38-39.
    董奇,方俊明,国卉男.2017.从融合到全纳:面向2030的融合教育新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10):31-35.
    高水红.2016.个人属性、群体排斥与国家支配--教育公平分析的三种路径[J].教育研究与实验(06):17-23.
    葛新斌,杜文静.2016.教育公平诉求中的民粹主义倾向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05):13-20.
    郭文斌,陈秋珠.2012.特殊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3):49-54.
    胡洪彬.2014.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02-2012年CNKI期刊数据的分析[J].教育研究(01):54-59.
    黄志成.2003.全纳教育展望--对全纳教育发展近10年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05):29-33.
    黄志成.2010.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09):53-57.
    景时.2013.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李牧南.2016.新兴技术管理的热点研究分析--国内外主要相关文献的主题词突引分析视角[J].情报杂志(11):45-50.
    李新房,刘名卓,祝智庭.2016.新兴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与对策思考--《2016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07):31-38,51.
    李雄鹰.2013.大学自主招生质量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06):33-38,95.
    刘精明,张丽.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06):1-9.
    王根顺,王倩.2011.国内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国内核心期刊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13):3-4,11.
    王晓磊.2017.初中阶段教育质量与影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以CEPS2013-2014数据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09):50-60.
    王佑镁,陈慧斌.2014.近十年我国电子书包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共词矩阵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05):4-10.
    王佑镁,伍海燕.2012.中国高教研究领域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分析--基于《中国高教研究》2000-2011年刊载论文的计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01):33-37.
    魏先龙,王运武.2015.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02):12-18.
    吴康宁.2009.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2):1-20.
    伍宸,洪成文.2012.我国异地高考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基于新制度主义的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1):22-26.
    解韬.2009.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02):20-26.
    熊才平,丁继红,葛军,等.2016.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11):39-46.
    熊春文,折曦.2014.乡村学校的演进及其社会文化价值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18-24.
    徐春浪,汪天皎,杨润东.2016.我国教育公平热点研究领域的可视化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05):11-15,57.
    荀振芳,汪庆华.2011.自主招生:精英角逐的场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02):56-63.
    杨东平.2000.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08):5-8.
    杨东平.2015.破解新“上学难、上学远、上学贵”的难题[J].探索与争鸣(05):15-17.
    于洋.2016.异地高考:招生考试的中国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01):95-99.
    章露红.2015.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学术进展--基于1994-2014年间的文献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04):39-45,56.
    张亚群.2010.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动因、问题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02):30-42,187-188.
    张亚群,虞宁宁.2013.燕京大学自主招生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04):90-98.
    赵晨旭,邵景安,郭跃,等.2016.山区乡村学校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水平[J].地理研究(03):455-470.
    赵海燕.2010.近十年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10):21-22.
    赵一鸣.2013.基于多维尺度分析的潜在主题可视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郑若玲.2010.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4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4.2014年中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满生.2008.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J].教育研究(07):16-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