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与爱的共同体——关于“新伤痕文学”的断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欣玥
  • 关键词:伤痕文学 ; 疗愈 ; 共同体
  • 中文刊名:DDWT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 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8-03-08 10:25
  • 出版单位:当代文坛
  • 年:2018
  • 期:No.238
  • 语种:中文;
  • 页:DDWT201802024
  • 页数:6
  • CN:02
  • ISSN:51-1076/I
  • 分类号:141-146
摘要
以"新伤痕文学"为标志,杨庆祥对于伤与痛的"发现",不啻为一次及时、有力却也注定引起争议的文学动员。在迫切呼唤人文知识分子对时代的洞察与有力阐释之前,这一社会/文学现象首先是对批评界沉寂日久的命名的想象力的挑战。与身体隐喻密切相关,"新伤痕文学"的内驱力往往始于一种对疼痛感的体认。通过解读孙频、蔡东和张悦然等青年作家的"新伤痕"文本表达痛感的方法,不难发现伤害在不同的个体、阶层、代际和族群之间叠加与贯通的事实,以及以"爱"为名的光明的、疗愈的、变革性的美学和精神潜力。如何跨出一己的困境,终结个人的脆弱,打通不同的创痛和伤痕,在整体性的时代关切中重建一种爱与痛的共同体叙事,重建真正的爱与真正的生活的秩序,正日益成为"新伤痕文学"的使命所系。
        
引文
(1)杨庆祥:《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页。
    (2)杨庆祥《“新伤痕时代”及其文化应对》一文最初刊发在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洞见》第338期,见“凤凰网文化”微信公众号2017年3月16日。后刊发于《南方文坛》2017年第6期。
    (3)贺桂梅:《文学批评的“想象力”》,《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
    (4)正如有学者指出“伤痕文学”中隐含的逻辑推理:“所有的历史错误乃至人的堕落、家庭的破裂均是‘四人帮’一手导演的;现在‘四人帮’已经被打倒;因而一切创伤必将弥合,国家的前途必然光明。”李扬:《拯救与逍遥: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精神向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1页。
    (5)杨庆祥提及的作品,包括格非的《春尽江南》、张翎的《流年物语》、宁肯的《三个三重奏》、蒋一谈的《疗伤课》、《鲁迅的胡子》;徐则臣的《耶路撒冷》、《王城如海》、张楚的《野象小姐》、鲁敏的《六人晚餐》、《荷尔蒙夜谈》;蔡东的《净尘山》、李宏伟的《并蒂爱情》、劳马的《非常采访》、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林森的《关关雎鸠》、盛可以的《福地》、孙频的《万兽之夜》、王威廉的《听盐生长的声音》、弋舟的《所有路的尽头》、甫跃辉的《动物园》、马小淘的《毛坯夫妻》等等。于坚、李少君、杨健、余秀华、严彬、戴潍娜等人的诗歌,非虚构作品如梁鸿的《梁庄》、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等。见杨庆祥、魏冰心:《是时候说出我们的“伤”和“爱”了--“新伤痕文学”对话》,《当代文坛》2018年第1期。
    (6)“个人”在这里指的是,在七八十年代之交“伤痕文学”的延长线上,也曾出现过《波动》,《晚霞消失的时候》这样具有个人色彩和反思性的作品。
    (7)[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潘蓉蓉、林茂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64页。
    (8)阎连科:《关于疼痛的随想》,《文艺研究》2004年第4期。
    (9)孙频:《我看过草叶葳蕤》,《收获》2016年第3期。
    (10)(18)孙频:《疼》,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281页,第281-282页。
    (1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收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6页。
    (12)蔡东:《无岸》,《人民文学》2013年第3期。
    (13)文珍:《分身于出入破立之间:蔡东<我想要的一天>》,《上海文化》2016年第2期。
    (14)张悦然:《大乔小乔》,《收获》2017年第2期。
    (15)在文学领域以外,亦有论者注意到了当下虚伪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造成的价值判断危机,以及对人们认知现实的精神力的削弱。“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能给予大众真正的审美所能赋予的精神内涵,它就只是披着审美的外衣进行的伪审美。”马草:《论审美霸权--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种反思》,《东岳论丛》2016年第5期。
    (16)杨庆祥的随笔《80后,怎么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从自己走出大学校园后亲身遭遇的失败感说起,继而将一代人的困境置入社会学与文化层面进行整体性的叙述与反思,或可视作一则最为典型的例子。
    (17)[法]吉尔·利波维茨基:《空虚时代--论当代个人主义》,方仁杰、倪复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19)杨庆祥:《“新伤痕时代”及其文化应对》,《南方文坛》2017年第6期。
    (20)[法]阿兰·巴迪欧:《爱的多重奏》,邓刚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