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与文学-历史叙事——论王鼎钧的《回忆录四部曲》与齐邦媛的《巨流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ultural Memory and Literary-Historical Narration:Another Look at Memoirs of Tetralogy and The Great Flowing River
  • 作者:计璧瑞
  • 英文作者:Ji Birui;
  • 关键词:文化记忆 ; 文学—历史叙事 ; 《回忆录四部曲》 ; 《巨流河》
  • 英文关键词:Cultural memory;;literary-historical narration;;Memoirs of Tetralogy;;The Great Flowing River
  • 中文刊名:HWWX
  • 英文刊名:Literatures in Chinese
  • 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9-06-18
  • 出版单位:华文文学
  • 年:2019
  • 期:No.152
  • 语种:中文;
  • 页:HWWX201903007
  • 页数:7
  • CN:03
  • ISSN:44-1183/I
  • 分类号:49-55
摘要
本文借用文化记忆理论关于记忆书写的功能、记忆对身份认同的建构、记忆与历史叙事的关系等论述,对重要回忆录文本《回忆录四部曲》和《巨流河》做出探讨。论文分为两部分,首先分析文本记忆书写的动机和功能,将其概括为寻求意义和治愈创伤。具体表现为以记忆为时代作证、通过回忆确定存在的意义——我忆故我在、治愈或纾解创伤;进而讨论个人回忆与历史叙事的关系,认为鲜活的、充满激情的回忆同样可以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甚至可以提供传统历史叙事所难以提供的更具体丰富的经验,因此两部回忆录文本应属历史叙事的一部分。《巨流河》中历史的呈现主要通过个人和家族的命运轨迹和亲情、友情的抒发来完成;《回忆录四部曲》有着更多样的历史叙事方式。
        This article is another look at Memoirs of Tetralogy and The Great Flowing River,two important texts of memoir,by borrowing from the theories of cultural memory about the functions of mnemonic writing,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by memor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ory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It consists of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dealing with the motives and functions of textual mnemonic writing by summing it up as a seeking for meaning and cure,expressed as memory as evidence for the age and memory as a determinant of the existent meaning-I remember,therefore I am,a cure or ease of the wound,and the second part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 memory to historical narrative,with the view that vivid memory filled with passion can equally be equipped with historical authenticity and effectiveness,so much so that it can provide more concrete and richer experience that traditional historical narrative can 't provide.For this reason,the texts of the two memoirs are part of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History in The Great Flowing River is mainly presented through traces of individual or familial fate,and through love and friendship whereas Memoirs of Tetralogy have used more methods of historical narration.
引文
(1)[法]皮埃尔·诺拉:《记忆与历史之间》,《记忆之场》,皮埃尔·诺拉主编,黄艳红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2)(3)(11)(12)(15)(17)[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潘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页;第7页;第22页;第99页;第6页。
    (4)(28)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一《昨天的云·小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序第4页;序第3页。
    (5)(9)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三《关山夺路·写在〈关山夺路〉之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70页;第272页。
    (6)齐邦媛:《巨流河·序》,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5、10、9页。
    (7)(13)王鼎钧:《1949三棱镜》;齐邦媛编著:《洄澜》,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第76页;第77页。
    (8)(26)(27)田志凌:《“历史可以一笔带过,文学不能”》;齐邦媛编著:《洄澜》,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第225-226页;第229页。
    (10)田志凌:《“历史可以一笔带过,文学不能”》;《洄澜》,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第229页。关于“诗的真理”,齐邦媛借用亚里斯多德的表述,解释为“大的怜悯和恐惧,后面还要有更深刻的意义才行。”(《洄澜》,第228页。)悲剧要有深层的原因和意义,这就是所谓“终极真理”,也就是“诗的真理”。她认为,悲剧背后有着复杂的时代因素,苦难和书写苦难都是有意义的。
    (14)齐邦媛:《洄澜·序》,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第2页。
    (16)这段引文为抗战前夕东北中山中学校歌,借《史记·项羽本纪》的故事抒发抵抗强权,恢复故土的不屈情感,在《巨流河》的第一章和结尾均有出现。
    (18)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三《关山夺路·名词带来的迷惑和清醒(代序)》,序第4页。
    (19)(20)[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4页;第207页。
    (21)[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德]哈拉尔德·韦尔策主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22)(23)[法]皮埃尔·诺拉:《记忆与历史之间》,[法]皮埃尔·诺拉主编:《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第13页。
    (24)(35)[美]詹姆斯·E.扬:《在历史与记忆之间——论将回忆之声重新纳入历史叙述》,《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第21、23页;第27页。
    (25)[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第57页。
    (29)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四《文学江湖·代自序有关〈文学江湖〉的问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序第3页。
    (30)(31)(32)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二《怒目少年·与生命对话(代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序第2页;序第3页;第223页。
    (33)(36)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三《关山夺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1-42页;第171页。
    (34)[美]卡尔·贝克尔:《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论历史与政治》,马万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7、210页。
    (37)王鼎钧:《怒目少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25页。
    (38)齐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3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