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美学的“悖论”及其反思——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How to Interpret Zhuangzi Aesthetically Today?: A Discussion with Zhang Qiqun
  • 作者:刘建平
  • 英文作者:Liu Jianping;
  • 关键词:《庄子》美学 ; 中国美学 ; 复调美学
  • 中文刊名:ZSKP
  • 英文刊名:China Social Science Review
  • 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 年:2019
  • 期:No.17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17年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建构》(17JJD720010)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SKP201901018
  • 页数:11
  • CN:01
  • ISSN:10-1267/C
  • 分类号:107-116+145
摘要
章启群的《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一文以西方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来研究《庄子》和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不仅否定了《庄子》美学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而且对"《庄子》美学"、"道"、"美"、"自然美"等观念都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对《庄子》文本中究竟有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做出学术上区分、辨析是有意义的,也确有学理上的逻辑与合理性,但以西方美学为准绳强行将道的形下生命情调从《庄子》中剥离开来,将艺术精神从人生境界中剔除开来,忽视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中东西方美学对话、交汇型发展的新趋势,这是"悖论"的根源。《庄子》的诠释不是一个消极的考证、注释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创造过程。"《庄子》美学"命题存在的合理性是其文本自身的张力和现代语境下适度诠释的结果,"《庄子》美学"不仅是对《庄子》作出了现代的阐释,同时,还是对《庄子》文本意蕴的一种回归与还原。美学要真正成为一门具有普遍价值的学科,就应该吸纳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关于美和美感的思考和智慧,中国美学理论的建构不仅要打破自身传统的封闭话语体系,也要突破西方美学的霸权话语体系,倡导一种开放的、对话式的"复调美学"观。
        Zhang Qiqun's article "‘The Aesthetics of Zhuangzi'as a Paradox" attempts to "dissect" Zhuangzi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resources with Western aesthetic methods of ontology,epistemology,and value theory,not only completely denying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aesthetics of Zhuangzi,but also mis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 of the aesthetics of Zhuangzi,namely,"Tao,""beauty," and "natural beauty."It makes sense and follows academic logic and rationality to make an academic distinction and analysis on whether there is any aesthetic theory in the Western sense in the text of the book.However,using Western aesthetics as the criterion with which to arbitrarily separate the sentiment of Taoist life from the book,and the removal of artistic spirit from the realm of life,ignor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esthetics and the new trend of convergent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aesthetics,is in fact the root of "paradox."The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 is not a negativ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annotation,but a positive creative process.The proposition of "the aesthetics"of Zhuangzi is not only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Zhuangzi,but also a retur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textual connotation of the book.To truly become a subject of universal value,aesthetics should absorb the thought and wisdom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nations in the world about beauty and aesthetic feeling.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requires an open view of "polyphonic aesthetics."
引文
(1)章启群:《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几个观点》,《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刘建平:《再论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兼与章启群诸先生商榷》,《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
    (3)章启群:《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文艺争鸣》2018年第2期。
    (4)章启群:《美学与中国美学:范式、问题和史料——一个论纲或断想》,《文艺争鸣》2015年第8期。
    (5)章启群:《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文艺争鸣》2018年第2期。
    (6)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174—175页。
    (7)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178页。
    (8)参见聂敏里:《论柏拉图的Idea之为“理念”而非“相”》,《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许亮:《老子“道”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比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9)聂敏里:《论柏拉图的Idea之为“理念”而非“相”》,《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0)卜松山:《中国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从传统到现代》,向开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11)详见刘建平:《论庄子中的自然美思想》,《道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2)如果美学指的是通过逻辑演绎的形式而建立的形而上学的思辨系统,那么中国没有美学;如果美学指的是人通过感性生命的视角去反省、自证人生的价值、宇宙的本源,则中国有着悠久的美学传统。美国人托马斯·门罗(Thomas Munro)在《东方美学》中就认为“‘美学’作为艺术与美的哲学的名称主要是19世纪黑格尔的发明。这个术语均是含混不清的。”“在我看来,今后任何一部美学史都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所属的半球的思想之内。”参见Thomas Munro, Oriental Aesthetics,Cleveland: The Press of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1965, pp.7-8.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跨文化对话时代,自然也不应该以西方美学为美学的唯一标准,而忽视或否定“复调美学”存在的可能。
    (13)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5—26页。
    (14)章启群:《美学与中国美学:范式、问题和史料——一个论纲或断想》,《文艺争鸣》2015年第8期。
    (15)张法:《重新定义1900年以来的西方美学》,《求是学刊》2013年第2期。
    (16)Irving Babbitt, Rousseau and Romanticism,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1, p.395.
    (17)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5—92页。
    (18)对于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中关于《庄子》美学的诠释可能受到徐复观影响的问题,我在《徐复观与20世纪中国美学》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参见刘建平:《徐复观与20世纪中国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11—220页。
    (19)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2页。
    (20)“徐先生的论述不仅零乱,而且常常有悖逻辑。”“徐复观先生由此来论证《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关系,其论点和逻辑都是不能成立的。”参见章启群:《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几个观点》,《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第42—44页。
    (22)参见章启群:《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文艺争鸣》2018年第2期。
    (23)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27页。
    (24)参见陶东风:《从超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5)参见傅伟勋:《审美意识的再生——评介李泽厚与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第187—189页。也可参见Wei-Xun Fu, “Beyond Aesthetics: Heidegger and Taoism on Poetry and Art,” in Kenneth K.Inada,ed., East-West Dialogues in Aesthetics, Asian Studies Series, Buffal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78。
    (26)毕来德:《庄子四讲》,宋刚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页。
    (27)陈鼓应:《〈庄子〉内篇的心学》(上),《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8)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403页。
    (29)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0—11页。
    (30)《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290页。
    (31)刘纲纪:《美学与哲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5页。
    (32)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6页。
    (33)徐复观:《诗词的创造过程及其表现效果》,《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2006年,第52页。
    (34)刘勰:《神思》,《文心雕龙注》(下),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495页。
    (3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论》,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36页。
    (36)郭熙、郭思父子撰:《林泉高致》,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第640页。
    (37)徐复观:《自叙》,《中国艺术精神》,第3页。
    (38)参见刘建平:《庄子中“丑”的美学意义》,《道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9)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第240页。
    (40)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1卷,第284页。
    (41)Thomas Munro, Oriental Aesthetics, p.6.
    (42)刘悦笛:《当代中国“生活美学”的发展历程——论当代中国美学的“生活论转向”》,《辽宁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8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