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想象的嬗变: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知社会学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volution of Social Imaginaries:A Cognitiv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 作者:肖莉娜 ; 何雪松
  • 英文作者:Xiao Lina;He Xuesong;
  • 关键词:社会想象 ; 认知社会学 ; 社会转型
  • 中文刊名:ZJXK
  • 英文刊名: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5
  • 出版单位:浙江学刊
  • 年:2019
  • 期:No.234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特大城市流动儿童的生活体验与社会想象研究”(基金编号:17YJC840044)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ZJXK201901005
  • 页数:4
  • CN:01
  • ISSN:33-1005/C
  • 分类号:40-43
摘要
中国的社会转型仅仅凭借结构或"生态"的视角难以得到完整的理解,费孝通所倡导的"心态"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进路。根据新近兴起的认知社会学的理论贡献,社会想象可以作为理解"生态"和"心态"之间关系的理论联结。辨识社会想象的嬗变,是观察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全新切入点,时间感知、空间观念和关联思维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变化,又反作用于人们对社会转型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态。进而,人心秩序或曰"国家的心灵"的建构需要新的积极的社会想象。
        
引文
(1)费孝通:《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费孝通文集》第12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
    (1)费孝通:《孔林片思》,《读书》1992年第9期。
    (2)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4期。
    (3)Strydom,Piet,Social Theory after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10(3),2007.
    (4)Cicourel,Aaron,Cognitive Sociology:Language and Mean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New York:Free Press,1974.
    (5)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林曼红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18-25页。
    (1)郑作彧:《社会速度研究:当代主要理论轴线》,《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2)孙九霞、周尚意、王宁:《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地理研究》2016年第10期。
    (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兴起》,夏铸九、王志泓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05页。
    (4)Latour,Bruno,Reassembling the So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 The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