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来源市场化可行性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欧晓明 ; 陈曦 ; 翁婕
  •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 ; 公共物品 ; 碳排放权制度 ; PPP模式
  • 中文刊名:NCJJ
  • 英文刊名:Rural Economy
  • 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农村经济
  • 年:2019
  • 期:No.437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编号:7177303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企业CSI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编号:17AGL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NCJJ201903013
  • 页数:8
  • CN:03
  • ISSN:51-1029/F
  • 分类号:94-101
摘要
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需求迅速扩大,财政投资已无法有效满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际需求。通过市场化渠道获取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将是大势所趋。市场形成的关键在于建立需求。生态公益林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非竞用与非排他属性,私人对公共物品投资需求的建立必然需要通过责任的限定来实现。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碳排放权制度基础上,将CDM机制与PPP模式结合运用以实现生态公益林永续经营的可行性。并对这一模式操作层面所需考虑的具体条件进行了探讨。
        
引文
[1]国家林业局.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樊勇明,杜莉等.公共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杨小军,纪雪云,徐晋涛.政府赎买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基于农民接受意愿(WTA)的调查[J].林业经济,2016,(07).
    [4]余荣卓,蔡敏.推进闽北生态公益林赎买和保护的方法[J].林业经济问题,2017,(04).
    [5]刘滨,雷显凯,张升,杜重洋,刘小红.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绩效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7,(07).
    [6]郭孝玉,付爱平,柯云,刘健.农户对公益林差异化生态补偿的认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赣江源区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17,(01).
    [7]王凤婷,续竟秦.开化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14,(06).
    [8]倪玖斌,周小娟.公共资源治理视角下集体公益林保护困境与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7,(09).
    [9]李文华,李世东,李芬.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2).
    [10]徐信俭.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0,(04).
    [11]陈红,韩哲英.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筹集[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08).
    [12]王学军,李健,高鹏,庄国泰.生态环境补偿费征收的若干问题及实施效果预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6,(01).
    [13]李爱年.关于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存在的立法问题及完善的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1,(01).
    [14]温作民.森林生态税的政策设计与政策效应[J].世界林业究,2002,(04).
    [15]邪丽.关于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5,(01).
    [16]黎珊颖,曾锋,许秀玉.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工作思考[J].绿色财会,2013,(09).
    [17]蔡俊欣.浅析中荷合作雷州半岛红树林项目的管理与成效[J].热带林业,2008,(01).
    [18]Coase R.H.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4,(02).
    [19]曾锋,许秀玉,王华南,黎珊颖.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与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9,(06).
    [20]郭小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1]卢贵敏,姜大峪,丁文俊等.日本、韩国林业发展与财政政策[J].农场财政与财务,2011,(05).
    [22]吴水荣.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04).
    [23]郭广荣,李维长,王登举.不同国家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方案研究[J].绿色中国,2005,(07).
    [24]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25]Coase R.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03).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碳汇即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2)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政治过程,当政府对公共物品供给缺乏明确的绩效评估制度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交易成本往往比市场制度更加昂贵。这种情况即称为“政府失败”。
    (3)核证减排量,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的英文缩写。核证减排量是CDM机制中的特定术语,指联合国执行理事会向实施CDM项目的企业颁发的经过指定经营实体核查证实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