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固碳潜力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terraced soil in small watershed
  • 作者:孟和 ; 郭月峰 ; 张美丽 ; 祁伟 ; 秦富仓 ; 姚云峰
  • 英文作者:Meng He;
  • 关键词:梯田 ; 土壤 ; 有机碳含量 ; 表聚现象 ; 固碳潜力
  • 中文刊名:JSNY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出版日期:2019-03-08 17:00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v.47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500584);;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6MS0407)
  • 语种:中文;
  • 页:JSNY201904054
  • 页数:5
  • CN:04
  • ISSN:32-1214/S
  • 分类号:245-249
摘要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梯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玉米地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对比法探究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状况及其固碳潜力。研究表明:(1)黄花甸子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减少,具有表聚现象。梯田60 cm深度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6.67 g/kg,转换为有机质是11.50 g/kg,处于中等水平。(2)梯田土壤退耕还林后,各层土壤固碳潜力由大到小表现为耕层>中层>底层,耕层是梯田土壤中最具固碳潜力的部分。在以后的农作活动中,应该着重保护表层土壤,增加耕层土壤碳累积,充分发挥农田的固碳功能。(3)土壤60 cm深度的现实固碳潜力为0.024 32×10~6 t。
        
引文
[1]于贵瑞.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蓄积[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72-73.
    [2]贾章才,黄耀. 基于模型的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估算[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40(7):658-676.
    [3]Percival H J,Parfitt R L,Scott N A.Factors controlling soil carbon level in New Zealand grassland is clay content important?[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0,64(5):1623-1630.
    [4]邱牡丹,盛浩,颜雄,等. 湘东丘陵4种林地深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分配特征[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4):493-499.
    [5]唐克丽,史德明,史学正. 中国水土保持[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19.
    [6]黄少燕,查轩. 坡耕地侵蚀过程与土壤理化特性演变[J]. 山地学报,2002,20(3):290-295.
    [7]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北方农牧交错区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4-201.
    [8]赵艺学. 晋西沟坝地-梯田-坡耕地农业效应的比较[J]. 水土保持学报,2000,14(2):75-78.
    [9]薛萐,刘国彬,张超,等. 黄土高原丘陵区坡改梯后的土壤质量效应[J]. 农业工程学报,2011(4):310-316.
    [10]张超,刘国彬,薛萐,等. 黄土丘陵区坡改梯田土壤碳库组分演变特征[J].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1):20-30.
    [11]张玉斌,曹宁,佘雕,等.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梯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2009(12):252-256.
    [12]刘思涵. 黄土丘陵区梯田土壤质量演变及培肥效应研究[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124-137.
    [13]李凤博,蓝月相,徐春春,等. 梯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1):179-183.
    [14]许信旺. 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M]. 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14.
    [15]邱宇洁,许明祥,师晨迪,等. 陇东黄土丘陵区坡改梯田土壤有机碳累积动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1):87-98.
    [16]郭月峰,姚云峰,秦富仓,等. 敖汉旗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2013,25(5):1062-1067.
    [17]张美丽. 赤峰市敖汉旗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及其固碳潜力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2-49.
    [18]程先富,史学正,于东升,等. 兴国县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地理研究,2004,23(2):211-217.
    [19]West T O,Gregg M.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 emissions and net-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2,91(1/2/3):217-232.
    [20]南雅芳,郭胜利,张彦军,等. 坡向和坡位对小流域梯田土壤有机碳、氮变化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3):595-601.
    [21]李龙,姚云峰,秦富仓. 内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学杂志,2014(11):2930-2935.
    [22]冯雪,张振华,姚付启,等. 烟台果园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J]. 土壤通报,2009,40(12):226-230.
    [23]张美丽,姚云峰,李龙,等. 梯田不同作物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7(1):9-14.
    [24]黄昌勇. 土壤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72-85.
    [25]王泽,颜安,张文太. 区域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31(4):308-312.
    [26]许明祥,刘国彬. 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及演变[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1):14-16.
    [27]朱立志,邱君,魏赛. 我国土壤有机质提升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59-162.
    [28]韩新辉,佟小刚,杨改河,等. 黄土丘陵区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差异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2):223-229.
    [29]马小婷,隋玉柱,朱振林,等.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14-20.
    [30]王小利,周志刚,郭振,等. 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195-199.黄猛,丁国昌,李树斌,等. 几个东南沿海防护林树种对土壤碳、氮及主要盐基阳离子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242-245,2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