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外围”立法与解释进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eripheral Legislation and Rule of Explanation of Crime of Infringing on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 作者:陈文昊
  • 英文作者:CHEN Wenhao;School of Law,Tsinghua University;
  • 关键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外围规制 ; 实质解释
  • 英文关键词:crime of infringing on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peripheral regulation;;substantial explanation
  • 中文刊名:CQY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5-15
  • 出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30;No.145
  • 语种:中文;
  • 页:CQYD201803006
  • 页数:8
  • CN:03
  • ISSN:50-1180/C
  • 分类号:42-49
摘要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没有将"非法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这一核心行为纳入犯罪圈,而是通过刑法对非法获取和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规制。这种立法模式称为"外围规制",它旨在实现刑事立法的妥当性与效率。"外围规制"是一种立法技术,这种立法模式避免了对"非法利用个人信息"行为定型化的弊端,而是通过截断信息的传递减少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犯,符合司法功利主义和司法便利主义的要求。但是,在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应当以"非法利用"为解释的核心与落脚点,将"非法"理解为"以非法利用的目的",从而将合法取得非法利用信息的行为纳入到本罪的调整范围中。另外,应当采用吸收犯的原理妥善地处理本罪与其他罪名的罪数关系。
        Crime of infringing on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doesn't take the act of us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into the crime circle. It instead regulates the act of gett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leaking information illegally. This mode of legislation is called"peripheral regulation",which focuses on the appropriateness and efficiency of criminal legislation. This legislation mode avoids the finalization of the act of using personal information,but reduces the violation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through block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which conforms to the principle of judicial utility. However,in the process of explanation of crime of infringing on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using"is the core of the explanation,"illegal"should be comprehended as"with the intend of using illegally",which takes the act of using information legally into the criminal circle. In addition,we should adapt the principle of incorporate crime to cope with its relationship of crime quantity to other crimes.
引文
[1]劳东燕.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J].中外法学,2014(1):70.
    [2]周海洋.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理解与适用[J].中国审判,2010(1):80-82.
    [3]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5版.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857.
    [4]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上[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5]车浩.从间接正犯到直接正犯——评《刑法修正案(七)》关于内幕交易罪的修改[J].政法论坛,2009(3):136.
    [6]喻海松.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适用探微[J].中国应用法学,2017(4).
    [7]赵秉志,于志刚.毒品犯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85.
    [8]王园.吸毒行为应否犯罪化的理性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4).
    [9]彭勃.“无被害人犯罪”研究——以刑法谦抑性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6(1):51.
    [10]冯玉军.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88.
    [11]沃德·法恩斯沃斯.高手: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M].丁芝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219.
    [12]游劝荣.司法成本及其节约与控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72-73.
    [13]吴苌弘.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115-116.
    [14]王建权.非法使用个人信息的刑事责任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4):255.
    [15]ABRAMS M E.新兴数字经济时代的隐私、安全与经济增长[M]//温珍奎,译.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9-11.
    [16]切萨雷·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
    [17]周光权.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5.
    [18]赵秉志.刑法修正案最新理解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122.
    [19]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4):49.
    [20]白建军.坚硬的理论,弹性的规则——罪刑法定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29.
    (1)2014年3月,乌云漏洞平台发布消息,由于携程系统存在技术漏洞,泄露了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以及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银行卡CVV码等银行卡信息,这意味着他人可以很轻松地在网上盗刷银行卡。
    (2)2014年5月14日,网络安全平台乌云网爆出小米论坛存在用户资料泄露,泄露涉及800万小米论坛注册用户,并建议用户修改密码。随后,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确认,数据泄露事件确有发生。
    (3)2016年8月21日,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 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死亡。本案中徐玉玉的身份信息被泄露,才导致犯罪分子成功实施诈骗。
    (1)原文是:依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有义务为他人保密之人,未经授权而利用他人秘密,尤其是利用企业或商业秘密的,处2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刑。(参见徐久生,庄敬华:《德国刑法典》,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1)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包括: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或者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2)具体指:(2017)皖1881刑初17号傅鹏伟、曹传刚行贿案;(2016)冀1022刑初230号孙凤元、胡耀银非法拘禁案;(2017)陕0802刑初80号朱某某、黄某某犯窃取信用卡信息案;(2017)陕0503刑初32号赵某犯买卖居民身份证案;(2017)鲁1728刑初41号滕昭星、楼望疆引诱、容留、介绍卖淫案;(2017)皖1102刑初89号李某某非法出售答案案。
    (3)参见(2017)沪0115刑初613号孙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2017)冀0183刑初15号刘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4)参见(2017)浙0225刑初8号匡美良、刘裴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案。
    (5)参见(2017)粤0303刑初238号蔡某、王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6)参见(2017)粤2071刑初708号王宇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7)参见(2017)豫0823刑初604号陈国胜诈骗案。
    (1)形式解释论以陈兴良教授为代表,实质解释论以张明楷教授为代表,两者争论的核心在于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之间的位阶问题。(参见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第49-69页;陈兴良:《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第27-48页)
    (1)在实证调查中,如果行为人同时触犯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的要件,最终一般直接以诈骗定罪。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