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贫困生的德性教育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冉光仙
  • 关键词:德性教育 ; 教育精准扶贫 ; 发展性资助
  • 中文刊名:XXDJ
  • 英文刊名:The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 机构: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8
  • 出版单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年:2019
  • 期:No.592
  • 基金: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育人实现路径研究”(2016A066);; 铜仁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专项项目(tyxkxm[2018]12);; 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黔教科研发[2017]85号)的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XXDJ201901023
  • 页数:4
  • CN:01
  • ISSN:42-1422/D
  • 分类号:79-82
摘要
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发展性精准资助,兼具保障性和发展性的双重功能,建构了针对贫困生的一种发展性能力德性。在以往的德性教育中,资助者优势视角居多,受助者主体性匮乏,资助关系并不平等和对等,资助的显性及隐性教育功能受到制约。基于高校教育大环境和资助育人大生态,应辨识德知、德性与德行,心理、情感与行为的关系,着力破解贫困生资助依赖、受助乏力等衍生矛盾,满足贫困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形成主体互动的良性资助关系。要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坚持资助与受助互为主体,摒弃片面的权利论与义务论,充分挖掘发展性资助的内在利益,保持资助能力提高与育人能力同步、受助能力提高与道德能力同步,围绕技业、职业、就业等方面,提高学生发展性的能力德性。
        
引文
[1]汪荣有.论道德敬畏[J].齐鲁学刊,2016,(1).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德]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张淑琼.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英]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郭劲光.精准扶贫“超常思维”的政策意蕴与创新空间[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