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网络平台的义务定型及刑事责任认定——由郑州空姐案、温州幼师案引发的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uty Formulation an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Recognition of Carpooling Network Platform——Reflections on the Case of Zhengzhou Stewardess and Wenzhou Kindergarten Teachers
  • 作者:李紫阳
  • 英文作者:Li Ziyang;
  • 关键词:顺风车网络平台 ;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 刑事治理
  • 中文刊名:JXGA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 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1-30
  • 出版单位: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No.215
  • 语种:中文;
  • 页:JXGA201901011
  • 页数:7
  • CN:01
  • ISSN:36-1316/D
  • 分类号:62-68
摘要
刑法规制顺风车网络平台运营行为利于促使平台向分享经济属性回归。认定刑事责任时宜将顺风车网络平台理解为同时具有信息存储、交易中介及社交平台服务的聚合性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负有安全保障、资格审查、接受监管及信息保护等法定义务。部分平台没有全面履行其法定义务,采取不审核资料、不接入数据等形式抵触法律监管,经交管部门责令整改后仍才形式化改正措施,应认定为经监管部门责令而拒不改正。其在对严重情节发生具有预见可能性,且具有能力和条件实施结果回避义务却怠于实施时,可以认定成立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考虑到互联网分享经济属性,确定担责主体时须至少采用两步法限缩范围:其一是担责主体与施暴司机间须具有直接纵向业务关系;其二是担责主体须违反了信赖原则基本要求。
        
引文
[1]韩雯雯.屡犯不改!细数滴滴“七宗”,何时能整改?[EB/OL].(2018-09-01)[2018-09-25].http://china.huanqiu com/article/2018-08/12833039.html.
    [2]郭传凯.共享经济属性的回归与网约车监管思路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5.
    [3]王华伟.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比较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16,(4):55.
    [4]陈洪兵.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适用空间[J].政治与法律,2017,(12):40-41.
    [5]杨彩霞.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类型化思考[J].法学,2018,(4):168.
    [6]李干.网约车司机在集体劳动法的身份定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7,(1):43.
    [7]刘钟泽.网络共享经济下网约车劳动关系的确认---以快易行、易到旅行社案例为切入点[J].法律适用,2017,(22):61.
    [8]唐清利.“专车”类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J].中国法学,2015,(4):293.
    [9]张新宝.顺风车网络平台的安全保障义务与侵权责任[J]法律适用,2018,(12):100-101.
    [10]王思源.论网络运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J].当代法学,2017,(1):27.
    [11]刘文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保障义务[J].中外法学,2012,(2):395.
    [12]孙道萃.网络平台犯的刑事制裁思维与路径[J].东方法学,2017,(3):88.
    [13]叶佳琦.滴滴顺风车在沪未备案涉嫌违法[N].劳动报,2018-08-28(11).
    [14]程行欢.滴滴一直拒绝数据接入接受监管[EB/OL].(2018-08-28)[2018-09-12].http://news.sina.com.cn/sf/news/fzrd/2018-08-28/doc-ihikcahe7375885.shtml,2018-8-28.
    [15]皮勇.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管理义务及刑事责任[J].法商研究,2017,(5):15.
    [16]李本灿.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两面性解读[J].法学论坛,2017,(3):142-144.
    [17]陆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事责任及展开---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J].法治研究,2015,(6):63.
    [18][日]野村捻.刑法总论[M].全理其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84.
    [19]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1050.
    [20]于志刚.网络空间中犯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J].中国法学,2016,(2):23-24.
    [21]敬力嘉.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刑法教义学展开[J].东方法学,2017,(5):77.
    [22]敬力嘉.论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以网络中介服务者的刑事责任为中心的展开[J].政治与法律,2017,(1):53-54.
    [23]梁根林.传统犯网络化:归责障碍、刑法应对与教义限缩[J].法学,2017,(2):07.
    [24]谢望原.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J].中国法学,2017,(2):239.
    [2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190.
    [26]赖早兴.论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中的“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J].法学杂志,2017,(10):50.
    [27]林东茂.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5.
    [28][日]西原春夫.刑法总论(修订版)(上卷)[M].东京:成文堂,2995:206;韩玉胜,沈玉忠.监督过失论略[J].法学论坛,2007,(1).
    [29]游伟,谢锡美.信赖原则及其在过失犯中的运用[J].法律科学,2001,(5):65.
    (1)参见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鲁07刑终33号刑事裁定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