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权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Forms of Litigation for Supplementary Tort Liability
  • 作者:刘洋 ; 邱敏
  • 英文作者:Liu Yang;Qiu Min;
  • 关键词:补充责任 ; 主体形态 ; 主观形态 ; 责任形态
  • 中文刊名:FLS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 机构: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
  • 出版日期:2019-05-08
  • 出版单位:法律适用
  • 年:2019
  • 期:No.426
  • 语种:中文;
  • 页:FLSY201909011
  • 页数:8
  • CN:09
  • ISSN:11-3126/D
  • 分类号:97-104
摘要
我国侵权补充责任兼具"相应"与"补充"两大特征,具有独立的价值,司法实践中应当有所体现。但在适用过程中诉讼形态却并不统一,也就无法实现补充责任之功能。因此有必要在程序法兼具实体法的视野下,通过分析诉讼形态产生问题的原因,解读诉讼形态的理论基础,多维角度识别其诉讼形态,赋予当事人诉讼选择权,统一并规范补充责任适用制度。
        
引文
[1]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2]《侵权责任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第37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第40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3]李中原:“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补充责任制度”,载《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第678页。
    [4]笔者将诉讼形态作为上位概念,从主体形态、主观形态、责任形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5]同注[3],第692页。
    [6]参见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2016)苏0507民初2110号民事判决书。法院认定,孙玲华明确仅要求唐亮作为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不同意追加苏州雷鹰商贸有限公司为被告,此系原告对其诉权的选择和行使,而苏州雷鹰商贸有限公司亦非本案的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故对于唐亮的追加申请,法院不予准许。
    [7]参见广东省陆丰市人民法院(2016)粤1581民初247号民事判决书。该案法院依职权追加陆丰市南塘镇竹坑村民委员会竹坑村民小组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并认定其承担责任。
    [8]同注[3],第688页。
    [9]参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法院(2016)黑0103民初8171号民事判决书。法院认定夕阳红老年公寓长时间未对受伤的吴玉英进行救治,基于夕阳红老年公寓的长时间不作为,判令其承担70%的补充赔偿责任。
    [10]参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苏01民终1352号民事判决书。法院认定钟山高尔夫俱乐部应负主要责任,承担70%的补充赔偿责任。
    [11]最高人民法院侵权责任法研究小组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299页。
    [12]熊建华:“公司法视野下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研究”,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第69页。
    [13]高金铃:“侵权补充责任之诉讼程序实现研究”,2012年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4页。
    [14]尹伟民:“补充责任诉讼形态的选择”,载《江淮论坛》2011年第4期,第106页。
    [15]翁晓斌:“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研究”,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第84页。
    [16]王利明、周友军、高圣平:《中国侵权责任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17]张新宝:“侵权责任编起草的主要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1期,第134页。
    [18]同注[16],第39页。
    [19]肖建国、黄忠顺:“民法上补充责任的诉讼形态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第8页。
    [20]郭明瑞:“补充责任、相应的补充责任与责任人的追偿权”,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