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妈妈”“婆妈”的嬗变与名词AABB式重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Transmutation of“POPOMAMA”(婆婆妈妈) and“POMA”(婆妈)and AABB Noun Reduplication
  • 作者:杨文全 ; 杨扬 ; 杨昊
  • 英文作者:YANG Wen-quan;YANG Yang;YANG Hao;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School of Humanities,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Sichuan University;
  • 关键词:重叠 ; 婆婆妈妈 ; 婆妈 ; 连用 ; 方言
  • 英文关键词:Reduplication;;Popomama(婆婆妈妈);;Poma(婆妈);;Joint Use;;Dialect
  • 中文刊名:XJD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 机构: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7;No.203
  • 基金:重庆市2017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语‘汉外融合词’新生词族的形成机制研究”(2017ZDYY10);;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地名用字搜集整理、形音义研究与基础信息平台建设”(18ZDA294);; 2019年度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当代汉语的族群化衍生路径与形成机制研究”(19XJA740009)
  • 语种:中文;
  • 页:XJDB201903020
  • 页数:7
  • CN:03
  • ISSN:65-1034/G4
  • 分类号:145-151
摘要
文章结合认知从历时-共时、普通话-方言等视角,对"婆婆妈妈""婆妈"的语义句法特征、词义引申路径及动因进行讨论;并将其与名词AABB式重叠进行比较,认为"婆婆妈妈"不属于名词重叠现象,而是"婆婆""妈妈"在语义重合的基础上,经常连用或出现在并举格式的语法环境中而发生词义的比喻引申,形成组合义项,凝固成词,获得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popomama"(婆婆妈妈) and"poma"(婆妈)and discussed their semantic extension paths and motivation from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angles. By comparing the features of noun reduplication of AABB,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popomama"is not a noun reduplication.Rather, it is based on the semantic combination of"popo"(婆婆) and"mama"(妈妈), which formed in a new combined item when they are frequently used together in the same syntactic context and develop a metaphorical meaning. They finally become a word with adjective functions.
引文
[1]吴吟,邵敬敏.试论名词重叠AABB式语法意义及其他[J].语文研究,2001(1):13.
    [2]王宜早.郑良树历史小说中AABB式叠词考察[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2):57.
    [3]罗小品.新加坡华语和中国普通话中叠词使用的异同[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92.
    [4]张春玲.廉州话中的重叠式形容词研究[J].语文建设,2014(2):66.
    [5]储泽祥.“连用”手段下的多项NP[J].中国语文,1999(2):109.
    [6]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6-68.
    [7]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5):340-342.
    (1)参见冯杏实《名词的构形重叠与构词重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第47-48页;胡习之《试论现代汉语名词重叠》,《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104-105页;邓海清《名词重叠的自由度及语义表达》,《韶关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85-88页。
    (2)“婆婆妈妈”这类重叠式不是直接源于“婆妈”一词的AABB式重叠,而是“婆婆”和“妈妈”通过线性组合而形成的形式上的“重叠”现象,故本文称之为“假性重叠”形容词。
    (1)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12页,将“婆婆妈妈”的词类标注为形容词的附类--状态词,我们认为不很妥当。状态词如“雪白、滚烫”,在语义上本身含程度深的意思,表现在句法上,不可以受副词修饰,否定时其前不可加“不”,也不能带“了、着、过”等动态助词。而“婆婆妈妈”在语义上不包含程度深的意思,因而可以较受程度副词“特”“太”的修饰,也可以用否定副词“不”来否定,还可以带“了、过”等助词,这些都符合性质形容词的特征,理应归入性质形容词。
    (2)参见周定一《红楼梦语言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643页。
    (1)本文就北语汉语语料库“综合”语料中116个“婆妈”用例进行梳理,除去重复及语义不对应的用例,共计112个。其中,香港作家用例73个,台湾作家用例25个,分别占总数的65.2%、22.3%,总占87.5%。
    (2)参见魏励、盛玉麒《大陆及港澳台常用词对比词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
    (3)如“妻对夫之母,对人称婆婆、婆母、婆妈、娃他奶,当面随夫称呼”。参见《陕西民俗》。再如,闽方言中可指“祖母、外祖母”等。参见魏励、盛玉麒《大陆及港澳台常用词对比词典》,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
    (1)婆婆嘴,指好议论而言语又非常啰嗦的人。婆婆论儿,指婆婆们的道理、说法,多指俗话和俗谚。论儿,犹道理。婆儿气,形容言语啰嗦,缺乏决断。老婆禅(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犹如老婆婆。老婆心(佛教语),谓禅师反复叮咛,急切诲人之心。老人婆,指好管事爱啰嗦的年老妇女。参见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380、1716、1698页。
    (2)参见罗竹风《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376页。
    (3)嬷儿不迭当,<形>婆婆妈妈的(多指男人带女人气)。中原官话,江苏徐州。老婆子郁郁的,<形>婆婆妈妈的。胶辽官话。山东烟台。老婆脞(琐碎鄙俗),<形>婆婆妈妈。闽语。福建厦门。参见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7380、1716、1698页。
    (1)“风雨”是词,且有比喻引申义项,而“风火、坑洼、沟坎、条框”不是词,但它们都是在语义类聚的基础上构成AABB式重叠,产生不同于单个语素语义的义项,且只存在此比喻引申义项。
    (2)歇后语“丈夫的外祖母--婆婆妈妈”也属于此类语义的解构和分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