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北地区对日接收的特殊性论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emonst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articularities in the Reception of Japanese in Northern Vietnam
  • 作者:孟端星
  • 英文作者:Meng Duanxing;
  • 关键词:越北地区 ; 接收特殊性
  • 中文刊名:GMDA
  • 英文刊名:Republican Archives
  • 机构:玉溪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8-25
  • 出版单位:民国档案
  • 年:2018
  • 期:No.13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入越接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XZS017)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MDA201803009
  • 页数:11
  • CN:03
  • ISSN:32-1012/G2
  • 分类号:115-125
摘要
越北接收区是战时盟国之间矛盾演化的产物;越北接收显著不同于国内15个接收区的地方是未进行行政接收,同时也因此而有别于其他盟国对法西斯国家军队投降的接收。越北接收所引发的矛盾,既有国内矛盾,又有更为复杂的中、法、越之间的国际矛盾;由矛盾所产生的影响,就国内而言,国民党中央政府在入越接收中丢失了滇军军心,是为国共内战中滇军纷纷反戈的根源;从国际方面来说,法国因中国军队极力阻止并延缓了其重返越北的步伐而生怨恨,越南也因《中法协定》的签订而认为中国"出卖"了它。
        
引文
(1)路育松、吴楠:《努力填补“中国战区受降”研究空白点---“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胜利69周年专家学者座谈会”举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9月16日。
    (2)《蒋介石致罗斯福电》(1942年1月2日),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三),(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1年编印,第98页。
    (3)金旭东:《越南简史》,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中心1989年版,第156页。
    (1)世界知识编辑委员会编:《印度支那问题大事纪要(1940-1954)》,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版,第5页。
    (2)金旭东:《越南简史》,第156页。
    (3)靳小勇:《从支持到禁运---对法国重返印度支那进程中英国立场的考察》,《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130页。
    (4)刘东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非殖民化思想和印度支那托管计划》,《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30页。
    (5)靳小勇:《从支持到禁运---对法国重返印度支那进程中英国立场的考察》,《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130页。
    (6)郭大钧、吴广义:《浴血八年树丰碑受降与审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
    (1)Lowe Peter.Contending with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British policy towards South-East Asia,1945-1965[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9:29.转引自靳小勇:《从支持到禁运---对法国重返印度支那进程中英国立场的考察》,《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130页。
    (2)[英]F·C·琼斯,休·博顿,R·B皮尔恩:《1939-1946年的远东》(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89页。
    (3)《蒋介石日记》,1945年8月3日、16日、18日、31日。
    (4)[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中译本第3卷(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551-552、559-565页。
    (5)刘东明:《杜鲁门政府与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重建(1945-194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46-53页。
    (6)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台北)“国史馆”1988年版,第236页。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63-64页
    (8)黄力民:《中国战区各受降区史实疑误及辨析》,《日本侵华史研究》2014年第3期。
    (9)《现代汉语学习辞典》,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23页。
    (10)[美]胡素珊著,启蒙编译所译:《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
    (11)禹露:《战后国民党对日占区的接收及其后果》,《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30页。
    (1)杨护源:《光复与占领---国民政府对台湾的军事接收》,(台北)独立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第25页。
    (2)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云南省科技技术情报研究所印刷厂1985年版,第137页。
    (3)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137-140页。
    (4)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125页。
    (5)朱偰:《越南受降日记》,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9页。
    (6)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144页。
    (1)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150-152页。
    (2)《第一方面军入越受降经过》,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93-94页。
    (3)学界对此有分歧,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解放军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页统计为29815人。此处采用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一文所述:“驻越北日军,自投降后……人数先后所报不符,经我方面军司令部再三调查,饬令切实呈报,后统计日本官兵人数如下所刊……此58项之日军官兵“共计30018名”,而“逃亡官兵数未列入计算”;且“日军临时调拨外单位服役官兵集中时,均已归还原单位建制计算,如上数”。(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231-233页)
    (4)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153页。
    (5)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238-244页。
    (6)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255、261页。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第445、436-437页。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第447-452页。
    (9)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272-274页。
    (1)越南中央党史研究委员会编:《党的四十年活动》,越南外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27-28页。
    (2)[越]陈辉燎著,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专业译:《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2卷(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560页。
    (3)陈修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入越受降纪略》,王楚英、陈远湘:《受降内幕》,第156页。
    (4)石源华:《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援助越南与韩国独立运动的比较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88页。
    (5)罗敏:《中国与“二战”后亚洲秩序的重建---以“二战”后越南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
    (6)凌其翰:《在河内接受日本投降内幕》,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7)郭大钧、吴广义:《浴血八年树丰碑受降与审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8)朱偰:《越南受降日记》,第21-22页。
    (1)何应钦上将九五寿诞丛书编辑委员会:《何应钦将军九五纪事长编》(上),(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806-808页。
    (2)马瑛:《第一方面军入越接受日军投降纪实》,王楚英、陈远湘:《受降内幕》,第183页。
    (3)吴潮、赵晓兰:《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入越受降问题述评》,《东南亚纵横》,1995年第1期,第3页。
    (1)汪朝光:《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3期。
    (2)万保邦:《入越受降回忆片段》,王楚英、陈远湘:《受降内幕》,第170页。
    (3)政协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1页。
    (4)谢本书、牛鸿宾:《卢汉评传》(二),《昭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第1期,第81页。
    (5)吴潮、赵晓兰:《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入越受降问题述评》,《东南亚纵横》1995年第1期,第3页。
    (6)孟端星、刘丽明、左永平:《关于滇军入越受降的几点思考》,《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7期。
    (7)《蒋介石日记》,1945年9月14日。
    (1)凌其翰:《在河内接受日本投降内幕》,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2)温亚昌:《二战末期驻越法军退入中国及战后重返越北论析》,《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凌其翰:《在河内接受日本投降内幕》,第15页。
    (4)朱偰:《越南受降日记》,第19页。
    (5)马瑛:《第一方面军入越接受日军投降纪实》,王楚英、陈远湘:《受降内幕》,第195-197页。
    (6)罗敏:《战后中国对越政策的演变---以中国国民党对越党派工作为中心的探讨》,《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86页。
    (7)罗敏:《战后中国对越政策的演变---以中国国民党对越党派工作为中心的探讨》,《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118、100页。
    (8)《蒋介石日记》,1945年10月31日。
    (9)[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中译本第3卷(上),第245-246页。
    (1)越南中央党史研究委员会编:《党的四十年活动》,第34、37页。
    (2)朱偰:《越南受降日记》,第5、9页。
    (3)参阅凌其翰:《在河内接受日本投降内幕》,第69-72、102-109页。
    (4)凌其翰:《在河内接受日本投降内幕》,第154-156页。
    (5)参阅杨家杰:《第一方面军抗战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纪实》,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第345页。
    (6)罗敏:《中国与“二战”后亚洲秩序的重建---以“二战”后越南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0期。
    (7)石源华:《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援助越南与韩国独立运动的比较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8)凌其翰:《在河内接受日本投降内幕》,第93页。
    (1)[越]黄文欢著,文庄、侯寒江等译:《沧海一粟》,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2)参阅[越]胡志明:《为了独立自由为了社会主义》,越南外文出版社1971年版,第95页;[越]陈辉燎著,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专业译:《越南人民抗法八十年史》第2卷(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560页;[越]黄文欢著,文庄、侯寒江等译:《沧海一粟》,第206页;越南中央党史研究委员会编:《党的四十年活动》,第33页;越南共产党:《党的文件全集》第8卷,[越]国家政治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越]文锋著,范宏贵译:《胜利的越南》,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33页;[越]张有权、丁春林:《越南历史大纲》,越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3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