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兰措卓玛
  • 关键词:失地农民 ; 可持续生计 ; 社会保障
  • 中文刊名:YC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Yinchuan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 机构: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 出版日期:2018-12-15
  • 出版单位: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 年:2018
  • 期:v.20;No.116
  • 语种:中文;
  • 页:YCDX201806021
  • 页数:3
  • CN:06
  • ISSN:64-1044/D
  • 分类号:74-76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应从强调安置补偿转向可持续生产发展能力的获得,从注重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延伸到关注心理层面的精神需求。综合考虑安置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心理调适等方面因素,探寻一条多维度多层次的"可持续生计"道路。本文从土地之于农民的功能价值入手,讨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特征,并结合失地农民的自身特征及生存环境,分析并改良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期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范式。
        
引文
[1]R.Chambers,GR.Conway.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R].IDS.
    [2]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科学杂志,2000,(4).
    [3]成得礼.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8(3).
    [4]Goldman,Ian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es Origins,Applications to Aquatic Research and Future.
    [5]成得礼.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J].城市发展研究,2008(3).
    [6]黄建伟,刘典文,喻杰.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研究[J].农村经济,2009(10).
    [7]刘猛.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1).
    [8]赵世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研究[J].价值工程,201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