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民交叉案件中刑事判决的效力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the Effect of Criminal Judgment in the Cross of Civil and Criminal Cases
  • 作者:邢会丽
  • 英文作者:XING Hui-li;Law School,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igh People's Court of Hebei Province;
  • 关键词:刑事判决效力 ; 禁反言效力 ; 既判力 ; 公文书证明力
  • 英文关键词:the effect of criminal judgment;;estoppels;;res judicata;;official document evidence
  • 中文刊名:HBFX
  • 英文刊名:Hebei Law Science
  •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 出版日期:2019-05-13 14:21
  • 出版单位:河北法学
  • 年:2019
  • 期:v.37;No.308
  • 基金: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事实认定权运行机制研究》(15BFX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BFX201906016
  • 页数:11
  • CN:06
  • ISSN:13-1023/D
  • 分类号:192-202
摘要
刑事判决在后续民事诉讼中的效力问题是刑民交叉案件的一大理论难题,从各国立法来看,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的效力有禁反言效力、特殊形式的既判力和公文书证明力三种表现形式。这一制度设计时要考虑到提高司法效率、避免矛盾判决、当事人的程序保障、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等因素。对刑事判决的效力应进行细致化的建构,首先要区分判决主文和判决理由部分的不同效力;其次,对于判决理由部分,也应赋予定罪基础事实和其他间接事实、辅助事实不同的效力;效力的强度还应当对当事人和案外人进行区分。
        The effect of criminal judgment in subsequent civil cases is one of the difficult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the cross of civil and criminal cases. Seeing from foreign lawmaking examples,there are mainly three patterns,including collateral estoppel,res judicata and official document evidence. when making system design,w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judicial efficiency,avoiding conflicting judgments and the procedural protection for parties. The effect of criminal judgement should be delicate constructed. Frist,we should distinguish the effect of the verdict and the reason for adjudicate. Second,we should distinguish the element facts and the auxiliary facts. In addition,the effect of criminal judgement should be different to the parties and the outsiders.
引文
[1]何帆.刑民交叉案件的基本审理思路[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5-26.
    [2]Jo Desha Lucast,The Direct and Collateral Estoppel Effects of Alternative Holding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1983,vol.5.0,at 701.
    [3]张亮.我国督促程序之支付令既判力问题探析——以德国、奥地利督促程序之支付令效力为借镜[J].山东社会科学,2017,(9).
    [4]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324.
    [5]斯特法尼.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第2卷[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885-890.
    [6]吴英姿.预决事实无需证明的法理基础与适用规则[J].法律科学,2017,(2).
    [7]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3.
    [8]新堂幸司.林剑锋译.日本新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8.
    [9]常廷彬.预决事实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8,(5).
    [10]Motomura,Hiroshi,Using Judgement as Evidence,Minnesota Law Review,Vol.70,Issue 5,June1986,pp.979-1056.
    [11]张亮.陪审员参与民事审判之上诉制度构造——以上诉审审理模式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5,(11).
    [12]翁晓斌.论已决事实的预决效力[J].中国法学,2006,(4).
    [13]何帆.刑民交叉案件的基本审理思路[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5-26.
    [14]童可兴.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界定[J].浙江检察,2003,(1).
    [15]张永泉.法秩序统一视野下的诉讼程序与法律效果的多元性[J].法学杂志,2017,(3).
    [16]Adam Siegler,Alternative Grounds in Collateral Estoppel,17 Loy.L.A.L.Rev.1085(1984).
    [17]Hiroshi Motomura,Using Judgement as Evidence,70 Minn.L.Rev.979(1986).
    [18]李训虎.刑事证明标准“中体西用”立法模式审思[J].政法论坛,2018,(3).
    [19]纪格非.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的效力——英国规则的演进与启示[J].法制与社会法制,2017,(3).
    [20]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和适用[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102.
    (1)本文的探讨仅限于刑民交叉案件审判程序中的问题。刑民交叉案件涉案财物处理等问题可作为执行程序中的程序性问题进行研究。
    (2)学界经常将前诉判决主要争议事实对后诉的拘束力称为预决效力。但问题是预决效力概念本身争议很大,于是又将预决效力根据效力程度进行了分类,分为“绝对效力说”和“相对效力说”。绝对效力说认为,预决力是前案所认定的事实对于后诉案件中的待证事实产生确定的免证效力,当事人不得再为争执;相对效力说认为前诉所认定的事实对于后诉待证事实只具有表见证明的效力,允许另一方当事人举证反驳,后诉法院可以做出与前诉不一样的事实认定。亦有学者认为,预决效力的本质特征就是“遮断效”,不允许当事人在后诉中再进行争执,如果允许当事人进行争议,就不具有预决效力。参见吴英姿:《预决事实无需证明的法理基础与适用规则》,载《法律科学》,2017年第2期。由于以上争议的存在,笔者没有采用预决效力的说法,而是直接用了“效力”“拘束力”等提法。
    (3)通常认为,由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比刑事诉讼低,因此,民事判决的事实认定对刑事判决没有拘束力。
    (1)在美国,间接禁反言也称争点禁反言。
    (1)该条规定的具体内容是:既决事由的效力,仅及于诉讼标的表明的事由,请求的诉讼标的应为同一物,诉讼请求应是基于同一原因,且诉讼应当在相同的当事人间进行,并应当是同一原告对同一被告。
    (2)具体规定如下:文书,依其制作的方式及目的应认为公务员在职务上做成的,推定为该文书制作是真实的公文书。参见《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白绿铉编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1)牵连型交叉是指因不同法律事实,分别涉及了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但这些法律事实之间具有一定的牵连关系;竞合型刑民交叉是指同一法律事实,同时引发了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从而构成的刑民交叉案件。
    (1)该条的具体内容是: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1)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对于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判所确认的事实等,由于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和仲裁机构的裁决书均有公文书证的性质,按照公文书证的规则,否定公文书证确认的事实需要证据的证明力达到推翻该事实的程度,也即需要达到证明相反事实成立的程度。参见沈德咏:《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32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