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灾害管理研究的议题回顾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时至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期灾害风险影响因素多发并耦合对灾害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对我国灾害管理研究进行回顾与展望具有重要现实与理论意义。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的1724篇灾害管理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对灾害管理进行了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构建灾害管理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灾害管理的研究热点分别为灾害、应急管理、风险评估和地域性研究。灾害管理研究重点分布在自然灾害、国际灾害和管理型研究三个方面。灾害管理演进路径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萌芽期、成长期和发展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灾害管理未来研究的方向,即国际经验、城市灾害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引文
[1]李克建.“风险·危机·灾害防治”研究十年--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2017)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8):28-36
    [2]夏露,等.灾害科学:全球展望及我国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2018(3):340-344.
    [3]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3/21/content_5276191.htm#1.
    [4]钟开斌.组建应急管理部的现实意义[J].紫光阁,2018(4):35-36.
    [5]蔡立辉,董慧明.论机构改革与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J].行政论坛,2018(3):17-23.
    [6]宋旭光,庞明川,王晓玲.汶川地震灾害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与评价[J].财经问题研究,2008(8):3-10.
    [7]徐莉萍,辛宇,祝继高.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3):135-143+188.
    [8]林闽钢,战建华.灾害救助中的NGO参与及其管理--以汶川地震和台湾9·21大地震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0(3):98-103.
    [9]陈升,毛咪,刘泽.灾后重建能力与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县级政府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8):156-161.
    [10]孙嘉卿,金盛华,曹慎慎.灾难后谣言传播心理的定性分析--以“5·12汶川地震”谣言为例[J].心理科学进展,2009(3):602-609.
    [11]范方,等.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对汶川地震后青少年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11(12):1398-1407.
    [12]梁永霞.引文分析学知识图谱[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32-133.
    [13]韩家炜.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85-186.
    [14]万红莲.宝鸡地区近1400年洪涝灾害及其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4):79-82.
    [15]余航,等.云南省500年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2):38-44.
    [16]陈运泰,等.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6):1064-1072.
    [17]印兴耀,周静毅.地震属性优化方法综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4):482-489+493-11.
    [18]明晓东,等.多灾种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灾害学,2013(1):126-132+145.
    [19]史培军,等.灾害系统: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J].自然灾害学报,2014(6):1-12.
    [20]徐梦珍,王兆印,漆力健.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链[J].山地学报,2012(4):502-512.
    [21]文宏.灾害衍生型群体性事件:当前社会矛盾冲突的新形态[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0-37.
    [22]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哀牢山泥石流为个案[J].民族研究,2008(5):35-44.
    [23]李永祥.灾害的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3):81-91+110.
    [24]徐志鸿.关于建立灾害经济学的若干探讨[J].灾害学,1987(3):6-9.
    [25]丁志刚.灾害政治学:灾害中的国家[J].甘肃社会科学,2009(5):135-138.
    [26]刘助仁.研究灾害社会学[J].社会科学,1989(5):67-71.
    [27]周利敏.从自然脆弱性到社会脆弱性:灾害研究的范式转型[J].思想战线,2012(2):11-15.
    [28]陶鹏,童星.灾害社会科学:基于脆弱性视角的整合范式[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51-57.
    [29]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5):164-187+245.
    [30]赵延东.自然灾害中的社会资本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7(4):53-60.
    [31]张学军,陈剑.基于整体性思维的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探究--以梧州市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4(4):161-164.
    [32]郑功成.综合防灾减灾的战略思维、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J].甘肃社会科学,2011(6):1-5.
    [33]刘军林,陈小连.智能旅游灾害预警与灾害救助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经济地理,2011(10):1745-1749.
    [34]沙勇忠,钦晖.社区灾害预警的分析维度及集成框架[J].甘肃社会科学,2012(2):228-231.
    [35]袁莉,杨巧云.重特大灾害应急决策的快速响应情报体系协同联动机制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6-124.
    [36]陆汉文,杨永伟.非对称竞争:地方政府与官办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困境[J].甘肃社会科学,2016(2):176-180.
    [37]张衔,吴海贤,李少武.汶川地震后四川产业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财经科学,2009(8):102-110.
    [38]马奔.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与重建:以汶川大地震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8(5):48-50+72.
    [39]李宏伟,屈锡华,严敏.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反脆弱性发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示录[J].社会科学研究,2009(3):1-7.
    [40]文宏.突发事件管理中地方政府规避责任行为分析及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3(6):52-60.
    [41]王莹,王义保.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6(2):98-104.
    [42]文宏,谭学兰,黄之玞.基于协同政府理论的灾害管理多部门协作机制研究--以甘肃岷县5·10雹洪灾害为例[J].理论探讨,2013(5):145-149.
    [43]钟开斌.“一案三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77-83.
    [44]王学栋.我国政府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4-6.
    [45]苏明,刘彦博.我国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5-11.
    [46]王光星,许尧,刘亚丽.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完善--以2009年部分城市应对暴雪灾害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0(7):67-69.
    [47]马奔,毛庆铎.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2015(3):136-141+151.
    [48]冯必扬.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J].天津社会科学,2004(2):73-77.
    [49]姚玉璧,等.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科学问题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3(9):1884-1897.
    [50]刘敏,杨宏青,向玉春.湖北省雨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区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5):476-481.
    [51]严立冬.农村灾害损失的经济评估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1997(11):58-61.
    [52]杨安华,田一.企业参与灾害管理:日本应对3·11地震的实践与启示[J].江海学刊,2016(1):118-124.
    [53]史璐.日本东京冰雪冷冻灾害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18):135-136+148.
    [54]宋丹,高峰.美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2(20):79-84.
    [55]王郅强,彭宗超,黄文义.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2(7):70-74.
    [56]金磊.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设的安全防灾问题研究--兼议公众奥运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路[J].北京社会科学,2003(1):35-40+54.
    [57]Chen C M.Citespace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3):359-377
    [58]蒋积伟.1978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4):36-41.
    [59]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99-300.
    [60]唐少卿,左中海,王关义.试论我国的减灾十年战略[J].兰州大学学报,1991(1):43-50.
    [61]张玉,宁大同,V.Smil.中国荒漠化灾害的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1):49-53.
    [62]严立冬.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1):9-13.
    [63]杨燕绥.国家公共安全和公民知情权--“非典”事件引起的法律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9-24.
    [64]沙晨.以人为本引领关注--《新闻联播》汶川地震报道的价值追求[J].电视研究,2008(9):36-37.
    [65]庞凤喜,燕洪国.论社会捐赠的制度激励与保护--5·12汶川地震社会捐赠引发的思考[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9):14-19.
    [66]杜永红.灾害教育:从失衡走向平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70-75.
    [67]杨安华,韩冰.灾害管理中的企业参与: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的演进[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7(1):91-98.
    [68]徐长山,张耕宁.工程风险及其防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1):57-62.
    [69]袁莉,杨巧云.重特大灾害应急决策的快速响应情报体系协同联动机制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6-124.
    [70]祝明,徐富海.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研究[J].灾害学,2014(2):165-169.
    [71]陈仕吉.科学研究前沿探测方法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9):28-33.
    [72]秦晓楠,卢小丽,武春友.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14(13):3693-3703.
    [73]唐波,刘希林,尚志海.城市灾害易损性及其评价指标[J].灾害学,2012(4):6-11.
    [74]唐波,刘希林,李元.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灾害易损性时空格局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3(1):72-78+85.
    [75]王向辉,雷玲.气候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适应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8-24.
    [76]范文静,霍斯佳,孙克勤.四川省地质灾害对世界遗产地的影响--以青城山和都江堰灌溉系统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2):504-507.
    [77]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1):132-146+223-224.
    [78]金磊.关注人为灾害呼唤综合减灾[J].生态经济,1999(1):41-45.
    [79]凌海梅,任晓崧.对我国煤矿生产人为事故性灾害的反思[J].灾害学,2002(1):53-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