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的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雪冰 ; 马延芳 ; 吴克选
  • 关键词:苜蓿 ; 化学成分 ; 营养价值 ; 根瘤菌 ; 再生体系
  • 中文刊名:QXSZ
  • 英文刊名:Chinese Qinghai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Sciences
  • 机构: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8-06-15
  • 出版单位: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 年:2018
  • 期:v.48;No.255
  •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部牧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与集成应用(2016YFC0400300)”课题七“西部牧区草地节水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研究(2016YFC0400307)”
  • 语种:中文;
  • 页:QXSZ201803021
  • 页数:3
  • CN:03
  • ISSN:63-1020/S
  • 分类号:65+69-70
摘要
苜蓿(Medicago)是一种多年生的野生豆科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应用价值,随着苜蓿利用价值的提高,对苜蓿的研究范围不断的扩大和深入。本文主要从国内对于苜蓿的化学成分、应用价值、苜蓿根瘤菌及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归纳和总结。
        
引文
[1]杨青川,康俊梅,张铁军.中国苜蓿育种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品种与田间管理,2006,27(10):67-74.
    [2]刘学贵,黄明远,吕梦超,等.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8,27(10):67-74.
    [3]余从洪,梁待亮,郭江宁,等.苜蓿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及降脂活性研究[J].中药材,2011,34(11):1709-1711.
    [4]王胜超,张国刚,米文珍.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26(3):243-248.
    [5]刘记强.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畜牧兽医,2006,27(2):12-13.
    [6]贺忠勇,葛孔福,冯晋芳,等.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2):52-54.
    [7]冯葆昌,吴菲菲.低木质素紫花苜蓿的应用价值受到肯定[J].国际资讯,2017,53(5):160.
    [8]谭英,孙振权,李树岩,等.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90-192.
    [9]孙振权,谭英,李树岩,等.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17-118.
    [10]郭永霞,孙强,王丽艳,等.紫花苜蓿茎尖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6):10-12.
    [11]徐春波,王勇,赵海霞,等.紫花苜蓿高频组培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0,30(4):55-63.
    [12]李培英,宋宗玖,张博,等.激素、培养基、添加物对苜蓿子叶再生体系建立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9,46(4):824-828.
    [13]张明娟,王晓萍,等.苜蓿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46-47.
    [14]马伶俐,柳小妮,刘晓静,等.甘农4号紫花苜蓿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J].草业学科,2008,25(12):67-70.
    [15]马进,郑刚,蔡建国.南方型紫花苜蓿Millennium组织培养及其再生[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3):114-117.
    [16]赵金梅,李芳,周禾,等.紫花苜蓿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J].核农学报,2010,24(3):507-512.
    [17]靖元孝.苜蓿根瘤菌基因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1994,14(1):44-48.
    [18]何庆元,玉永雄.紫花苜蓿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研究进展[J].四川草原,2004,99(2):39-41.
    [19]张淑卿,李剑峰,师尚礼.苜蓿繁殖器官发育过程与内生根瘤菌侵染数量的关系[J].江苏农业学报,2009,25(5):997-1001.
    [20]李雪枫,王宁,吴韶寰.苜蓿的应用价值及展望[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1):76-82.
    [21]李雪枫,王宁,吴韶寰.苜蓿的应用价值及展望[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1):76-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