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工科”导向下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教育的要求。从"新工科"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其内涵和本质要求,以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围绕该专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探讨在"新工科"理念导向下的专业建设问题,就引入智能制造及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论述。
        
引文
[1]郝杰.《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J].纺织服装周刊,2016(37):30-30.
    [2]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13.
    [3]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4]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5]百度百科.服装设计与工程[EB/OL].(2013-09-01)[2018-08-20]. https://baike. baidu.com.
    [6]李俊,张文斌,李敏,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体系研究[J].纺织教育,2006(6):26-31.
    [7]王晓红.关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J].纺织服装教育,2017,32(1):6-9.
    [8]郭建生.在纺织服装教育学会2017年高教分理事会议上的报告[R].青岛,2017.
    [9]柳海民.现代教育学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培根.工科何以而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