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法的源流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Kidney-tonifying Method
  • 作者:苏登高 ; 金香兰
  • 英文作者:SU Deng-gao;JIN Xiang-lan;
  • 关键词: ; 补肾法 ; 源流
  • 中文刊名:ZYJC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3-28
  • 出版单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年:2019
  • 期:v.25;No.271
  • 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YZ-1724)
  • 语种:中文;
  • 页:ZYJC201903004
  • 页数:4
  • CN:03
  • ISSN:11-3554/R
  • 分类号:17-19+22
摘要
补肾法是中医"扶正"治则下的一个重要治法,其发展伴随着中医"肾"概念的演变。本文通过疏理历代医籍中关于肾和补肾法的描述探讨其继承和发展情况。发现肾与补肾法的地位有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先秦两汉更重视心,后代医家不断补充肾的内涵,探讨肾与他脏及肾与命门的关系,明确提出心肾相交、肾主纳气、肝肾同源等理论,至明清时期确立了肾为先天根本的地位,还形成温补学派,所以先秦至明清补肾法经历了起承转合四大阶段,最终奠定了其独特的地位。
        
引文
[1] 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 吉凤霞.五行休王与精气盛衰节律探讨[J].北京:中国医药学报,1998(4):9-11.
    [3] 牛兵占.脉经译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53.
    [4]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5] 华佗.华氏中藏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6] 王虹峥.《中藏经》源流考[J].江苏中医,1992:43-44.
    [7]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 张印生.孙思邈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42.
    [9] 张登本.王冰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35.
    [10] 李志庸.钱乙刘昉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11] 郑洪.张元素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8.
    [12] 杨慧光.杨士瀛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5.
    [13] 李文,吴承玉.“肾主纳气”理论源流探析[J].中医学报,2011,26(6):671-672.
    [14] 吴振华,姚鹏宇,梁佳,等.益火补土理论探析[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3):1-4.
    [15] 王道瑞.严用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16] 宋乃光.刘完素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17] 王象礼.陈无择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18] 田思胜.朱丹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19] 徐江雁.张子和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0] 张年顺.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11.
    [21] 柳长华.陈士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89.
    [22] 孙洁,李秋芬,周安方.“肾为先天之本”考辨[J].北京: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506-507.
    [23] 包来发.李中梓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85.
    [24] 罗韵.肝肾同源理论源流简述[J].中医文献杂志,2012,30:16-18.
    [25] 虞抟.医学正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9.
    [26] 肖承悰.傅青主女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7]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340.
    [28] 吴瑭.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