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研究的格局与民具学在中国的成长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Pattern of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and the Growth of Studies on Folk Crafts in China
  • 作者:周星
  • 英文作者:ZHOU Xing;
  • 关键词:物质文化研究 ; 民具学 ; 文化遗产 ; 物质文明
  • 英文关键词:material culture research;;studies on folk crafts;;cultural heritage;;material civilization
  • 中文刊名:MSYA
  • 英文刊名:Folklore Studies
  • 机构: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8-07-06
  • 出版单位:民俗研究
  • 年:2018
  • 期:No.140
  • 语种:中文;
  • 页:MSYA201804006
  • 页数:21
  • CN:04
  • ISSN:37-1178/K
  • 分类号:33-52+160
摘要
在对中国"物质文化研究"(Material Culture Studies)的各相关学术领域,诸如考古学、文物研究、农具史、传统手工艺研究、民艺学、博物馆学等,予以初步扫描和概观的基础之上,可以发现"民具学"在中国物质文化研究之大格局中长期"缺位"这一基本事实。由于民具学是物质文化研究中最为基层和基础的部分,因此,其缺位就使得中国现有的物质文化研究难有深厚的底气。中国是民具的"宝库",在中国大力发展民具学,不仅具有非凡的学术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持续的"生活革命"浪潮中,无数民具沦为垃圾,仅有极少部分成为"文化遗产",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大力开展民具学的研究,有必要对民具学导入中国之后的成长历程进行详细的整理。伴随着中国社会之物质文明的更新换代,中国的物质文化研究需要有更大的视野,亦即需要将民具学也纳入其中。
        Based o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levant academic fields of"Material Culture Studies"in China,such as archaeology,cultural relics research,history of agricultural tools,traditional handicrafts,folk arts,museology,etc.,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basic fact that"Studies on Folk Crafts"has long been absent in the great pattern of Material Cultural Studies in China.Since"Studies on Folk Crafts"is the most basic and essential part of Material Cultural Studies,its absence makes it difficult for China’s existing material cultural studies to have a strong foundation.China is such a"treasure house"full of folk craft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tudies on its folk crafts will achieve not only extraordinary academic significance,but also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e current wave of"life revolution",countless folk crafts have become rubbish,and only a few have become"cultural heritage."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efforts must be made to carry out a vigorous study on folk crafts.To this end,the author carries out a detailed review of the growth process of studies on folk crafts after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believes that with the upgrading of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in China will have a necessity for a broader perspective,that is,a necessity to expand its field with Studies on Folk Crafts.
引文
(1)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331-344页。
    (2)韩启群:《物质文化研究---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物质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孟悦、罗钢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Arthur Asa Berger,What Objects Mean: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 Culture,Walnut Greek Left Coast Press,2009.p.17.
    (1)转引自韩启群:《物质文化研究---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物质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2)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曾专列“物质生产民俗”和“物质生活民俗”两章,中国民俗学的物质文化研究也大多把器物分为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两大类。
    (3)[美]迈克尔·欧文·琼斯(Michael Owen Jones):《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游自荧译,《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
    (4)张丽君、李维屏访谈:《美国民俗学领域物质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现状---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音乐人类学系杰森·拜尔德·杰克逊访谈录》,于倩、程安霞译,《民俗研究》2012年第4期。
    (5)高田公理ほか編:『嗜好品の文化人類学』、講談社、2004年。
    (6)祁庆富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7)床呂郁哉、河合香吏編:『ものの人類学』、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11年。
    (8)本田洋:「商品としての南原木器-韓国のものつくりに関する一試論-」、伊藤亜人先生退職記念論文集編集委員会編:『東アジアからの人類学-国家·開発·市民-』、第3-18頁、風響社、2006年。
    (9)吕俊彪:《财富与他者---一个古镇的商品交换与族群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张应强:《木材的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肖坤冰:《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河添房江:『唐物の文化史』、岩波書店、2014年。[美]高家龙:《中华药商:中国和东南亚的消费文化》,褚艳红、吕杰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
    (2)罗易扉:《松散的连接:物的社会生命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年第5期。
    (3)关于文化植物学,可参阅街顺宝:《绿色象征---文化的植物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3页。
    (4)关于文化人类学的物质文化研究,较方便的中文参考读物有:黄应贵主编:《物与物质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4年。[英]迈克尔·罗兰(Michael Rowlands):《历史、物质性与遗产》,汤芸、张原编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马佳:《人类学视域中的物质文化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尹庆红:《英国的物质文化研究》,《思想战线》2016年第4期。
    (5)彭兆荣:《物的民族志述评》,《世界民族》2010年第1期。
    (6)孟悦、罗刚主编:《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潘玮琳:《海外中国研究的物质文化转向》,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编:《世界中国学理论前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第56-70页。
    (7)张柏春、李成智主编:《技术的人类学、民俗学与工业考古学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8)罗子婷、罗易扉:《艺术、技艺与科学:今日欧美技艺物质文化研究读本述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4期。
    (9)卢勋、李根蟠:《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民族出版社,1991年。
    (10)戴建兵:《府县乡里百工:蔚县夏源关帝庙壁画》,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
    (11)季进:《论沈从文与物质文化研究》,《爱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纪要》第151号,2018年。
    (1)例如,白劲松主编:《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俄罗斯民族民俗文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
    (2)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编:《凉山彝族文物图鉴》,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年。德红英:《达斡尔族木轮车的民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关于“族别式”的文化研究,参阅周星:《中国民族学的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开放时代》2005年第5期。
    (4)黄柏权:《土家族器物的创制及其演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任国英:《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物质文化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
    (6)徐艺乙:《中国民俗文物概论》,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94-202页。
    (7)周星:「中国民俗学の物質文化研究は日本の民具学から何を学ぶべきか」(What Chinese Folklore Learn from the Study of Folk Implements in Japan?)、『非文字資料とはなにかー人類文化の記憶と記録ー』、第64-75頁、神奈川大学21世紀COEプログラム第1回国際シンポジウム、2005年。
    (1)[英]迈克尔·罗兰(Michael Rowlands):《历史、物质性与遗产》,汤芸、张原编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184页。
    (2)[英]鹤路易:《中国招幌---西方学者解读中国商业文化》,王仁芳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3)朱霞:《云南诺邓井盐生产民俗研究》,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法]蓝克利(Christian Lamouroux)主编:《中国近现代行业文化研究---技艺和专业知识的传承与功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4)徐艺乙:《手工艺的文化与历史---与传统手工艺相关的思考与演讲及其他》,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年。
    (5)[美]鲁道夫·P·霍梅尔(Hommel,R.P.):《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戴吾三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6)[德]艾约博(Jacob Eyferth):《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韩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
    (7)[日]滨田琢司:《民艺与民俗---作为审美对象的民俗文化》,周星译,周星、王霄冰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268-278页。
    (1)徐艺乙:《身边的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2)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年。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3)[日]柳宗悦:《工艺文化》,徐艺乙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59页。
    (4)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1-164页。
    (5)陈景扬:《日本的民艺与都市消费:一个人类学艺术研究方法论与案例的考察》,周星主编:《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学苑出版社,2011年,第311-333页。
    (6)扎西·刘:《臭美的马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第42-43页。
    (7)[英]迈克尔·罗兰(Michael Rowlands):《历史、物质性与遗产》,汤芸、张原编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147页。
    (8)王嵩山:《博物馆与文化》,(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5-8页。
    (9)安琪:《博物馆民族志:中国西南地区的物象叙事与族群历史》,民族出版社,2014年。
    (1)1998年9月,经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文化人类学家横山广子先生推荐,笔者以“中日民具的比较研究---日本民具学理论的应用”为题,申请了住友财团1998年度“亚洲诸国的日本相关研究”资助计划。1999年3月申请获准,当时的立项通知书上附有专家委员会的评论:“中国是民具的宝库。在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中,大量民具正在从日常生活中消失,通过此项研究从日本导入民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非常有意义,也具有紧迫性。”
    (2)周星:《日本民具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76-325页。
    (3)王汝澜:《略谈日本的民具研究》,《中国民间工艺》第6期,1988年;张紫晨主编:《中外民俗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93-194页;天野武:《庶民生活的见证---民具》,王汝澜译,王汝澜等编译:《域外民俗学鉴要》,第119-138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日]佐野贤治:《地域社会与民俗学---“乡土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接点》,何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周星:《日本民具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76-325页;王建新:《神奈川大学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独树一帜的物质文化研究中心》,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326-338页;周星:《垃圾还是“国宝”?这是一个问题---以日本福岛县只见町的民具保存与活用运动为例》,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08-436页;孟和套格套:《日本民具学研究概说》,色音主编:《民俗文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40-145页。孟和套格套:《民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第1期。
    (4)日本学者山口彻曾在与中国学者交流时,用日语发表过介绍民具学的讲演,具体记录参见:山口徹:「日本における民具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杭州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神奈川大学人文学研究所编:《中日文化论丛1993》,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8-82页。
    (5)许平:《〈中国民具研究〉导论》,《浙江工艺美术》2003年第1期。
    (6)柯杨:《农具:农业民俗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观复草堂---柯杨的空间,2018年5月12日访问。
    (1)许平:《中国的“造物文化”研究---在日本道具学会首届年会暨首届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许平:《造物之门---艺术设计与文化研究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138-156页。
    (2)许平:《〈中国民具研究〉导论》,《浙江工艺美术》2003年第1期。
    (3)贺云翱:《熊海堂先生学术生涯述忆》,中国遗产网,2009年5月15日。
    (4)例如,许平:《惠安女印象---闽东南沿海民具调研散记》,许平:《造物之门---艺术设计与文化研究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440-457页。
    (5)孟凡行:《民具·技艺与生活》,方李莉等著:《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第207-334页;王宁宇主编:《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学苑出版社,2010年;孟凡行:《民具的性质与文化结构---以贵州六枝梭戛长角苗民具为个案》,色音主编:《民俗文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07-133页;李国江:《传统农具保护中民众参与做法之我见---日本民具保护“只见”方式的启示》,色音主编:《民俗文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34-139页;刘昌翠:《侗族社区的民具类型---以贵州省黎平县三龙中寨为例》,色音主编:《民俗文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46-183页;吴琼:《生存与理想---鄂伦春族狩猎时代桦树皮民具纹饰分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可参阅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物质民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可参阅宋兆麟、高可、张建新主编:《中国民族民俗文物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尹绍亭:《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上/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罗钰:《云南物质文化采集渔猎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唐立:《云南物质文化生活技术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罗钰、仲秋:《云南物质文化纺织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周星:《物亦载道---简评《〈云南物质文化〉》,《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第4期。
    (4)孟凡行:《器具:技艺与日常生活---贵州六枝梭戛苗族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第9页。
    (5)金煦、陆志明编著:《吴地农具》,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旧时苏州一带将生产木制农具的作坊称为“椿木作”,把专卖木制农具的店铺叫做“椿作店”,把制作农具的匠人称作“椿木匠”。
    (7)金煦、陆志明:《苏州稻作木制农具及俗事考》,《民俗研究》1993年第3期。
    (8)杜晓波:《江南稻作农具的“号字”风俗》,《神州民俗(通俗版)》2012年第6期。
    (9)周星:《日本民具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册)》,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76-325页。
    (10)王宁宇主编:《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学苑出版社,2010年。
    (11)周星:《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区域本位”和“事象本位”》,“中国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会议论文,2003年11月。
    (12)叶涛:《泰山石敢当》,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山曼等编著:《山东民间玩具》,济南出版社,2003年。和“民间玩具”概念相近的,又有“乡土玩具”一词,具体可参阅[日]香川雅信:《乡土玩具的视野---爱好者们的“乡土”》,周星译,周星、王霄冰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279-287页。
    (14)胡泽学:《中国犁文化》,学苑出版社,2006年。
    (15)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林慰文:《闽台民间传统器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
    (2)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东阳传统器具上下册》,西冷印社,2016年。
    (3)陈剑、焦成根:《湖湘民间生产生活用具》,湖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
    (4)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5-26、243-249页。
    (5)詹娜:《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6)蔡磊:《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一个华北荆编专业村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7)孟凡行:《器具:技艺与日常生活---贵州六枝梭戛苗族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
    (8)(明)文震亨著、赵菁编:《长物志: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史》,金城出版社,2010年。
    (9)[英]柯律格(Craig Clunas):《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高昕丹、陈恒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10)[美]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1)[德]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张总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丁晓蕾、孙建、王思明:《江南稻作农具民俗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及其意义》,《中国农史》2015年第6期。
    (3)周星:《垃圾还是“国宝”?这是一个问题---以日本福岛县只见町的民具保存与活用运动为例》,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08-436页。
    (4)南文魁:《生活用品(上/下册)》,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年。蓝先琳:《民间器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5)沈玥瑛:《走进记忆---沈玥瑛江南旧时农家器具藏品图集》,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
    (1)钱民权:《上海乡村民俗用品集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8-59页。
    (2)周星:《民俗主义在当代中国》,张士闪、李松主编:《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2015》,第98-136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
    (3)沈继光、高萍:《老物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1、56-60页。
    (4)赵旭东、孙笑非:《器物之灵:作为文化表达的包浆与意义的再生产》,《民族艺术》2017年第1期。
    (5)王宇菲:《6架清代水车被村民当废品拆毁木头零件当柴烧》,宁夏新闻网,2013年3月22日。
    (6)孟凡行:《民具·技艺与生活》,方李莉等著:《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第207-334页。
    (7)柴海亮、刘晓莉、朱峰:《我国民俗文物大量外流令人十分担忧》,《经济参考报》,2006年5月17日。
    (8)徐艺乙:《征集民俗文物的几个技术问题》,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57-75页。
    (1)徐艺乙:《关于民俗文物》,《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2)赵静:《200余件古农耕具亮相山西农博会市民忆苦思甜》,中国新闻网,2013年10月18日。
    (3)关于“经济文化类型”,可参考林耀华、[苏]切博克萨罗夫:《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林耀华:《民族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04-142页。
    (4)牛島史彦:「モノの近代-民具研究の現代性-」、『日本民俗学』第216号、1998年。
    (1)詹娜:《断裂与延续: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性知识---以辽东沙河沟农耕生产技术变迁为个案》,《文化遗产》2008年第2期。
    (2)汪俊枝:《民俗文物透视豫北地区农村生活的历史变迁》,安阳新闻网,2010年8月4日。
    (3)郭子升:《中国的民俗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和年合刊)》,学苑出版社,2002年。
    (4)高道飞、彭宇:《74岁老汉“复原”500件古代农器具形态逼真》,《武汉晚报》2013年9月6日。
    (5)周星:《姚村:物态象征的民俗世界》,《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五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
    (6)黄亚平、黄智卓:《村民办艺术馆展览老农具望“留住农耕文化烙印”》,《西安晚报》2012年2月20日。
    (7)[英]贝拉·迪克斯(Bella Dicks):《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冯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6页。
    (1)霍晓庆:《来喜民具博物馆唤起乡愁记忆》,内蒙古新闻网,2016年9月10日。
    (2)田传江:《红山峪村民俗志》,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1999年。
    (3)鲁讯:《“红山峪村民俗器物展”在枣庄举办》,《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4)田传江:《锄---红山峪村农具民俗之一》,《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
    (5)王新艶:「山東省の盛り容器としての『箢』(ユウン)と民俗生活」、『民具マンスリー』第46巻第11号、2014年。
    (6)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1-74、81-83页。
    (7)周菲菲:「『道具供養』についての宗教民俗学的考察」、『比較民俗研究』第32号、2018年。
    (8)周星:《中国人的生活革命》,《社会科学报》,总第1557期第6版,2017年5月11日。
    (9)蒋蓝(文)、顾斯嘉(图):《正在消失的职业》,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
    (1)鲁稚(文)、陈强(图):《正在消失的物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2)鲁稚(文)、陈强(图):《正在消失的物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
    (3)葛涛、石冬旭:《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民初上海社会生活》,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4)袁蓉:《缝纫机与近代上海社会变迁(1858-1949)》,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
    (5)隋元芬:《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王敏:《近代洋货进口与中国社会变迁》,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年。苏生文、赵爽:《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中华书局,2010年。
    (6)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第39-54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7)孔祥宇:《“西化”影响下的北京家庭物质生活变迁(1912-1937)》,《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1)鏡味治也:「生活〈不〉必需品の効用」、『民博通信』第154号、第16-17頁、2016年。
    (2)潘玮琳:《海外中国研究的物质文化转向》,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编:《世界中国学理论前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第56-70页。
    (3)姜红:《西物东渐与近代中国的巨变---收音机在上海(1923-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4)今和次郎、吉田謙吉:『モデルノロヂオ考現学』、春陽堂、1930年。
    (5)久保正敏:「考現学と民博」、『月刊みんぱく』(特集今和次郎の考現学とその遺伝子たち)、2012年4月号。
    (6)周星:《追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东亚民俗学者的新探索》,周星、王霄冰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999-10138页。
    (7)朱迪:《品位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8)徐赣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学新课题》,《民俗研究》2017年第4期。
    (9)徐赣丽:《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回归生活还是走向艺术》,《民族艺术》2017年第3期。
    (1)朱英贵:《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
    (2)王琴:《显与隐:中国农事器物记录观念论》,《民俗研究》2015年第5期。
    (3)金煦、陈志明:《苏州稻作木制农具及俗事考》,《民俗研究》1999年第3期。詹娜:《农具:肢体功能的延伸与象征意义的衍化---以辽东沙河沟人的农具制作与使用为例》,《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詹娜:《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张柠:《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东方出版社,2005年。
    (5)张亚池:《皖南民俗家具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梁盛平:《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行焱:《陕西关中民俗家具研究文化》,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巩聪:《自然、人文环境视野下藏族民具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张重:《山西民间家具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陶琨:《藏东南传统民具设计研究》,江南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巩淼淼、陈黎:《江南传统桶型木器的造型和工艺》,《设计艺术》2002年第2期。沈法、张福昌:《民问竹器物的形式特征及本原思想研究》,《竹子研究汇刊》2005年第4期。
    (6)李立新:《日用作为设计的“原道”---兼论“小道致远论”》,《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长沙理工大学,2016年,第457-460页。
    (7)董洁晶、武瑞之、汪成哲、李梦:《论传统民具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启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金煦、陆志明:《苏州稻作木制农具及俗事考》,《民俗研究》1993年第3期。
    (2)龚少峰:《武夷山市“柴头会”研究发轫》,福建省民俗学会199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3)赵琳露、杨陈:《民间能人广西灌阳农具节上亮绝活桂湘两地万人赶集》,中国新闻网,2013年3月19日。
    (4)廖珮帆:《犁的制作工艺与民俗》,北师大民俗学微信公众号[物质民俗|民具],2016年5月1日。
    (5)参阅彭兆荣:《物·非物·物非·格物---作为文化遗产的物质研究》,《文化遗产》2013年第2期。
    (6)梁景之、李利:《西藏跨越式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生产工具为中心》,《西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1)蒋萍:《过山瑶的民具---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石口瑶寨为例》,中国民俗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
    (2)汪民安:《论家用电器》,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
    (3)藤本憲一:「ケータイ文化人類学の可能性」、『月刊みんぱく(特集ケータイ)』2006年第7号。费中正:《手机与西江苗民的生活:城乡转型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人民出版社,2016年。周星:《信息机器(手机)与“贴身”的生活革命》,『日常と文化』第3号、第115-132頁、日常と文化研究会、201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