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聚类分析的《程茂先医案》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梦 ; 黄莉 ; 郭锦晨 ; 张佳佳
  • 关键词:程茂先医案 ; 聚类分析 ; 温补 ; 固本培元 ; 新安医学
  • 中文刊名:WMIA
  • 英文刊名: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 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07
  • 出版单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年:2019
  • 期:v.19
  • 基金:2018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项目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WMIA201937139
  • 页数:3
  • CN:37
  • ISSN:11-9234/R
  • 分类号:250-252
摘要
目的探索《程茂先医案》治疗内科杂病的临床组方原则及用药特色。方法从《程茂先医案》中选取医案101例,提取方药信息,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应用SPSS 22.0予以药物频数、性味归经、用药类别、聚类等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1)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四味药物分别是:甘草,人参,白术,黄芪。性味以甘温、辛温之药为主,并佐以少许苦寒之品。归经以入肺(大肠)、肝(胆)、脾(胃)经为主。药类频数前三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2)聚类结果为:C1:生姜,大枣;C2:柴胡,升麻;C3:大黄,枳实;C4:黄芪,半夏;C5:附子,干姜;C6:香附,青皮,川芎;C7:人参,黄芪,白术;C8:麦冬,五味子;C9:陈皮,茯苓;C10:人参,黄芪,白术,当归,甘草共10组药物组合。结论程氏论治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用药特点:(1)重用参芪,善用温补;(2)益气健脾,养阴清热;(3)养血补血,固本培元。
        
引文
[1]万四妹,戴慎.浅析《程茂先医案》[J].江苏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2(8):61-62.
    [2]王乐匋.程茂先医案:新安医籍丛刊[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3:3.
    [3]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81-3082.
    [5]王政,周永学.《伤寒论》中生姜、大枣和甘草联合配伍规律浅析[J].现代中医药,2016,36(03):77-79.
    [6]李葭荣,汪伟.《程茂先医案》妇科病证应用人参特色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07):947-948.
    [7]杨天赐.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25)103-105.
    [8]于宁,翟双庆.《黄帝内经》之“肝主生发”[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5):1291-1293.
    [9]王尊龙.《伤寒杂病论》中姜之应用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
    [10]夏梦幻,王庆其.基于《黄帝内经》浅析“脾胃为脏腑之本”[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09):3856-3858.
    [11]王付.学用四逆汤方证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2):635-637.
    [12]田翠诗校注.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27.
    [13]王键,黄辉,蒋怀周.新安固本培元派[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08):2341-2349.
    [14]马骏,范辉.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9):3209-3212.
    [15]耿亚,许海玉,马月香,等.《中医方剂大辞典》含生脉散类方组方规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01):200-205.
    [16]陈蕙亭.本草撮要[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7]叶天士.本草经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8]洪靖,谭辉,王永培,等.徽派朴学对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08):621-6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