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科生导师在历史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Role of Undergraduate Tutors in the Training of History Talents
  • 作者:熊帝兵
  • 英文作者:XIONG Di-bing;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ety,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历史学 ; 本科生导师制 ; 人才培养 ; “国家标准” ; 高等教育
  • 英文关键词:history;;undergraduate tutor system;;talent training;;national standards;;higher education
  • 中文刊名:LFSF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5;No.151
  • 基金:安徽省2016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新升一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研究——以历史学(师范)专业为例”(2016jyxm0919);; 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新升一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研究——以历史学(师范)专业为例”(jy2016116)
  • 语种:中文;
  • 页:LFSF201901020
  • 页数:6
  • CN:01
  • ISSN:13-1390/C
  • 分类号:96-101
摘要
历史学的专业特征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学者的解读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都要求历史学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问题意识与思辨能力等,这与刘知幾的"史才三长"要求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单纯依靠课程体系设置、常规课堂教学以及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很难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史学"、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史识"、综合提升学生的"史才",可以弥补常规史学人才培养的不足。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y determine the particular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cholars and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quire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history should have extensi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keen problem awareness and speculative ability, etc.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above and what Liu Zhiji has called "Three good qualities of historical talent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above training objectives simply by relying on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 regular classroom teaching, and daily management of counselors.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regular historiography, 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tutor, 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 "history", training students′ "historical studies" in a targeted manner,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students′ "historical talent".
引文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05页。
    (2)吴立爽:《地方本科院校多元化本科生导师制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5期。
    (3)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6期;刘国福、杨俊:《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本科导师制特点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年第1期。
    (4)徐雪英:《浙江大学本科导师制度思想渊源及其意义》,《高教探索》2014年第6期。
    (5)王颖、王笑宇:《本科新生导师制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及实施效果研究》,《教育研究》2016年第1期。
    (6)朱英、彭南生:《构建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
    (7)戴辉:《高校历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模式探析--兼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利弊》,见王健主编:《高校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多维实践:省级历史学重点专业类建设教研论文选》,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115-125页。
    (1)习近平:《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5年8月24日。
    (2)(9)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第102、102-103页。
    (3)刘知幾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03页。
    (4)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54页。
    (5)杨玉圣、张保生:《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6)朱英、彭南生:《构建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
    (7)刘国钦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8)马晓燕:《历史学专业(本科)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大学宋史研习班为例》,《河南教育》(高教版)2016年第8期。
    (10)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73页。
    (11)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导言》,三联书店,2007年版。
    (1)刘昫等:《旧唐书》,第3173页。
    (2)刘知幾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第277页。
    (3)(10)瞿林东:《历史撰述的叙事与议论》,《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
    (4)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54页。
    (5)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第103页。
    (6)张倩红、于金金:《世界著名大学历史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及其导向》,《历史教学》2014年第6期。
    (7)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8)钱穆:《宋明理学概述·序》,见《钱宾四先生全集》
    (9),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第8页。
    (9)李瑚:《励耘书屋受业偶记》,见白寿彝等:《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12页。
    (11)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导言》。
    (12)王峰:《关于“宽口径厚基础”高质量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与途径的建议》,《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朱英、彭南生:《构建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页。
    (4)仓修良:《史家·史籍·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5)庞卓恒:《历史观与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4月26日。
    (6)罗炳良:《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根本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贾绘泽:《高校推行本科导师制的几个主要问题》,《高教探索》2016年第10期。
    (8)侯外庐:《在严格要求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红旗》1961年第19期。
    (1)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3页。
    (2)彭南生等:《培养研教双优的历史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7日。
    (3)葛兆光:《葛兆光力陈历史教科书三大缺点》,《历史教学》(高教版)2006年第5期。
    (4)朱英、彭南生:《构建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150-152页。
    (6)瞿林东:《历史撰述的叙事与议论》,《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
    (7)(11)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导言》。
    (8)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第104页。
    (9)白寿彝:《中国史学史论集》,第348页。
    (10)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9页。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第104页。
    (2)张倩红、于金金:《世界著名大学历史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及其导向》,《历史教学》2014年第6期。
    (3)彭廷红、秦宝荣:《本科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高教与经济》2016年第2期。
    (4)段正锋、尹文专:《应用型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