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思维及其与逻辑的关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ali Think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ogic
  • 作者:陈金钊
  • 英文作者:Chen Jinzhao;
  • 关键词:法理思维 ; 逻辑思维 ; 批判性思维 ; 反省性思维 ; 体系性思维
  • 英文关键词:Fali Thinking;;Logical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Reflective Thinking;;Systematic Thinking
  • 中文刊名:SFAS
  • 英文刊名: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5-10
  • 出版单位:法制与社会发展
  • 年:2019
  • 期:v.25;No.147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兴学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及其拓展研究”(18ZDA034)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FAS201903003
  • 页数:18
  • CN:03
  • ISSN:22-1243/D
  • 分类号:7-24
摘要
法律思维、法治思维和法理思维,分别强调了法律规范、法治秩序和思维决断的重要性,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学思维方式。传统的规范法学比较重视对法律思维的研究,政治法理学则重视对法治思维的研究。然而,两者都对与逻辑关联度较高的法理思维重视不够,以至于经常出现逻辑断裂的思维现象。推进法治建设不仅需要法律思维、法治思维,还需要法理思维。法律思维注重法律规范的作用,对法治的实施主体不够重视,属于法律决断论。法治思维虽然强调政治、治理主体的重要性,试图运用法律化解社会矛盾,但往往忽视逻辑思维规则的运用,以致很多决断不符合法理。法理思维是建立在尊重法律规范、法治秩序之上的综合决断方式,它既强调思维决策过程的法治之理,又主张对所有的法律假定和拟制使用批判思维、体系思维和反省思维,以保证决断的正当性。
        Legal thinking, the thinking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Fali thinking, respectively emphasis the importance of legal norm, legal order and the decision of thinking. They constitute a relatively complete mode of legal thinking. The traditional legal dogmatics mainly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legal thinking. Political jurisprudence lays more importance on the thinking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However, neither takes seriously the thinking basing on Fali, which is related to logic severely, so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hinking with logical break often app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need not only legal thinking and the thinking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but need the Fali thinking which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logic. Legal thinking, which belongs to legal decisionism, pays less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of the rule of law than the function of legal norms. The thinking by the rule of law, emphasizing the function of politics and the governor, tries to solve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but ignores the appliance of logical rules. So, many decisions based on the thinking by the rule of law don't accor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Fali. The Fali thinking, which respects legal norms, i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mode of decision. It speaks much of principles about the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justified decisions, it also claims that critical thinking, systematic thinking and reflective thinking be applied to all the legal presumptions and legal fictions.
引文
① 笔者在撰写本文时发现,关于法律思维、法治思维和法理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所涉及,只是还没有直接使用“法理思维”的称谓。如德国法学家卡尔·施密特的《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一书所讲的三种法学思维方式,与笔者所谈的法律思维、法治思维和法理思维在“定义”上近似。估计还有不少类似的研究。参见[德]卡尔·施密特:《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苏慧婕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1)参见[奥]恩斯特·A.克莱默:《法律方法论》,周万里译,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7页。
    (2)[美]络德睦:《法律东方主义——中国、美国与现代法》,魏磊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9页。
    (3)同注③。
    (4)陈波:《回归哲学的爱智慧传统》,载[美]保罗·蒂德曼、霍华德·卡哈尼:《逻辑与哲学:现代逻辑导论》(第九版),张建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总序2页。
    (5)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是对“法律思维”的概念研究已经成熟,而是说分散在部门法学的法律思维与方法研究较为成熟。现在直接以法律思维命名的很多文章并没有借鉴法学原理,里面充斥了大量个人的想象。
    (6)[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前言第2页。
    (7)[美]劳伦斯·索伦:《法理词汇》,王凌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2、203页。
    (8)同注①,导读第8页。
    (9)同注①,第45页。
    (10)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314页。
    (11)同注①,导读第20页。
    (12)同注①,导读第11页。
    (13)泮伟江:《当代中国法治的分析与建构》,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年版,修订版序言第8页。
    (14)段秋关:《中国现代法治及其历史根基》,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98页。
    (15)参见陈金钊:《用体系思维改进结合论、统一论——完善法治思维的战略措施》,《东方法学》2018年第1期,第91页。
    (16)参见陈金钊:《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中国法学》2012年第1期,第16页。
    (17)参见陈金钊:《法律如何调整变化的社会——对“以不变应万变”思维方式的诠释》,《扬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第23页。
    (18)参见陈金钊:《法律如何调整变革社会——对“持法达变”思维方式的诠释》,《清华法学》2018年第6期,第79页。
    (19)舒国滢:《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第29页。
    (20)同注①,第112页。
    (21)我们也很清楚,法治并不是完全按照逻辑的设计来发生的,法治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在这一系统工程中,离不开法治逻辑的运用。法治是对世界的改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法理思维的批判,因而不可能用现实主义定义法理思维。
    (22)关于法律拟制的理论及其意义,作者将另撰文《法理思维的批判性及逻辑思维规则的引入》予以论述。
    (23)See Maksymilian Del Mar,“Legal Fictions and Legal Chan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in Context,Vol.9,Issue 4 (Dec.,2013),p.442.
    (24)参见注⑧,第6页。
    (25)See Postema Gerald,“Classical Common Law Jurisprudence (Part II)”,Oxford University Commonwealth Law Journal,Vol.3,Issue 1 (Summer,2003),p.14.
    (26)同注⑧,第53页。
    (27)参见注(16),第92页。
    (28)[美]鲁格罗·亚狄瑟:《法律的逻辑》,唐欣伟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29)对于反省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区分,笔者另文论证。作者的基本看法是,两者具有较大面积的重合,但批判性思维是建构正确的判断,反省性思维是指出错误的判断,体系思维是找出恰当的思维。
    (30)参见武宏志:《批判性思维:多视角定义及其共识》,《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5页。
    (31)转引自注(24),第453页。
    (32)瞿郑龙:《如何理解“法理”?——法学理论角度的一个分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年第6期,第59页。
    (33)黄卉:《法学通说与法学方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
    (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版,第120页。
    (35)参见舒国滢:《走出概念的泥淖——“法理学”与“法哲学”之辨》,《学术界》2001年第1期,第104页。
    (36)王凌皞:《中国法理学应立足古典面向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2月22日,第5版。
    (37)[英]约瑟夫·拉兹:《法律理论是否可能?》,杨贝译,《比较法研究》2012年第4期,第14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