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边疆观与重构边疆学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econstructing Borderland Views and Reconstructing Borderland Studies
  • 作者:吴楚克 ; 马欣
  • 英文作者:WU Chuke;MA Xin;
  • 关键词:解构 ; 边疆观 ; 重构 ; 边疆 ; 边疆学
  • 英文关键词:deconstruction;;borderland views;;reconstruction;;borderland;;borderland studies
  • 中文刊名:SXZX
  • 英文刊名:Thinking
  •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思想战线
  • 年:2019
  • 期:v.45;No.27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边疆学原理研究”阶段性成果(17AZD019)
  • 语种:中文;
  • 页:SXZX201902007
  • 页数:7
  • CN:02
  • ISSN:53-1002/C
  • 分类号:56-62
摘要
在中国边疆学理论研究风起云涌之后,学者们并没有从思潮澎湃的海洋寻找到登上陆地的通路,无论是官方的学科目录还是教育专业设置,都还没有给中国边疆学一个正式的名分,每个研究团队或者个人都是依附在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管理学、国际关系学甚至文化传播学下开展边疆学理论研究。这种状况说明,中国边疆学理论研究本身出了问题,或者说研究的出发点需要重新认识。以中国边疆理论的"元"问题为核心,努力解构边疆观,是重构中国边疆学的逻辑起点。解构边疆观,就是从学理上批判目前流行的边疆概念和观点,指出这些流行观点对边疆学创新的阻碍,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边疆学建构的出路,以期实现重构边疆学。
        There has been a great wave of theoretical studies on borderlands in China,but scholars are so far at a loss to find a route out of the surging sea of thought to land. The study of Chinese borderlands has not been officially recognized as a discipline in either the national catalogue of subjects or in educational specialty setup.Research teams or individual researchers study frontier theories by attaching themselves to such disciplines as history,ethnology,political science,management,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even cultural communication.This situation indicates that something has gone awry with the Chinese borderland studies or that we need to reunderstand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Focusing on the original core issues of the Chinese borderland the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construct established borderland views and reconstruct China's borderland studies. To deconstruct the borderland views is to theoretically criticize the popular frontier concepts and viewpoints and point out how those views have become obstacles to innovation in borderland studies,with a view to finding a way out of the construction predicament and reconstructing borderland studies.
引文
(1)参见马大正《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86页~188页。
    (2)马大正,刘逖:《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5页。
    (3)马大正:《关于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断想》,《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
    (4)马大正:《深化边疆理论研究与推动中国边疆学的构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
    (5)马大正:《边疆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构筑中国边疆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马大正:《关于中国边疆学构筑的几个问题》,《东北史地》2011年第6期。
    (7)马大正:《略论中国边疆学的构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马大正:《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557~558页。
    (2)李鸿宾:《中国边疆研究概念的认识与界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1)马大正:《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578页。
    (2)田澍:《互动与融通:新时代中国边疆史研究的客观要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3)李鸿宾:《中国边疆研究概念的认识与界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4)王欣:《关于中国边疆学学科话语理论体系建构的几点思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1)田澍:《互动与融通:新时代中国边疆史研究的客观要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1)马大正:《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6页。
    (2)张云:《中国边疆研究的内涵和特征刍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3)李鸿宾在《对“中国边疆研究”概念的认识与界定》一文中主张:“中国边疆学之分作王朝与民族国家两个阶段,这是就其时间而言的。……边疆一词的前提应是地理疆域,即人群被严密地组织在特定地区共同维系生产活动的架构之内,地域的观念才具有疆界的属性。”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4)张云在《中国边疆研究的内涵和特征刍议》一文中认为:“今天的中国也与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国家在边疆的理解上存在不同。比如像城市国家新加坡、国中之国梵蒂冈,欧洲领土面积相对较小的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都比较独特,它们有无或者是否也要定义边疆?”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3期。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2019年1月18日。
    (1)马大正:《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80~2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6页。
    (4)《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9-01/03/c_1123942643.htm,2019年1月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