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思维导向下先秦法家“刑治”模式的基本理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德嘉
  • 关键词:刑治 ; 法家 ; 法治 ; 功利思维
  • 中文刊名:LLYK
  • 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 机构: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 出版日期:2017-01-10
  • 出版单位:理论月刊
  • 年:2017
  • 期:No.421
  • 语种:中文;
  • 页:LLYK201701012
  • 页数:5
  • CN:01
  • ISSN:42-1286/C
  • 分类号:70-74
摘要
现代学界常将先秦法家的治理思想总结为"法治"。然而,先秦法家之"法治"与近代西方所提出的"法治"不可同日而语,将法家以法统治社会的思想概括为"法治",不仅不利于表达,而且会产生概念的混淆。究法家"法治"之实,实为"刑治"。先秦法家"刑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包括:势治、作壹、信法三个方面。"势治"用以加强君主权力,主张权力应该为君主所集中。"作壹"则为君主集中权力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最后,信法为君主"循名责实"查验群臣的言行提供了客观性的标准。总的而言,先秦法家所主张的"刑治"是以功利思维为导向的治理思想,其建立在人性趋利避害的基本假设基础之上。
        
引文
[1]马小红.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9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张连伟.论《管子》的法、术、势[J].管子学刊,2016(2).
    [6]李德嘉.“最低限度的法治”不足为治—对法家法治思想的价值评估与反思[J].理论导刊,201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