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模、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中介作用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Government Siz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 Study Based 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 作者:李元旭 ; 曾铖
  • 英文作者:Li Yuanxu;Zeng Cheng;School of Management, Fudan University;School of Modern Posts, Nanjing Unirersity of R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 企业家精神 ; 政府规模 ; 技术创新
  • 英文关键词:high-quality development;;entrepreneurship;;government size;;technology innovation
  • 中文刊名:FDDX
  • 英文刊名: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61;No.302
  •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长三角创业城市群落的引力网络与演化机制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和空间分析技术”(项目批准号:2018EGL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跨界搜索与本土化战略研究:基于组织学习和战略适应的视角”(项目批准号:7187205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方政府扩张的异质性偏向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M632029)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FDDX201903018
  • 页数:12
  • CN:03
  • ISSN:31-1142/C
  • 分类号:161-172
摘要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动力转变和体制机制转换相结合的过程。文章将政府规模、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并以企业家精神为中介变量与其互动,从经济运行的全局视角刻画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路径。文章通过援引中国式分权和知识溢出创业等相关理论,在构建理论假说的基础上,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实施概念化建模和验证性分析。研究发现:(1)财政分权强化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内在冲动和重生产、轻服务的结构性偏向,抑制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而在晋升锦标赛模式下,地方政府利益和当地企业发展趋于一致,大力支持和传播企业家精神。这使得政府规模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有负向的直接影响,又经由企业家精神的中介而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2)以R&D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由于知识溢出和商业转化过程存在着广泛的知识过滤器,R&D并不能直接促进高质量发展,而是同样有赖于企业家精神的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企业家精神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中枢"角色。应从战略高度重视、培育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High-Quality Development(HQD) is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n both economic growth engine and the macro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mechanism of HQD from an overal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integrates government siz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HQD into a whole analytical framework, connected with entrepreneurship as a mediating variable,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is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and Knowledge Spillover Entrepreneurship, and applies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Structure Equation Model to execute conceptual modeling and confirmatory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a)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system strengthens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centive to increase the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al biased with construction, and results in in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timulated by the GDP-based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local officials have their promotion closely interrelated with loca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which facilitates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ize on HQD has typical dual characters: while the government size expans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directly on HQD, it exerts a positive impact on HQD through the medi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b) As the manifest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R&D activities don't generate automatic knowledge spillover but depends on factors of entrepreneurs due to the existing of Knowledge-Filter. That is to say, HQD can't be realized directly by R&D but indirectly by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ntrepreneurship. In brief, this paper shows the entrepreneurship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bridge for HQD, so it'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entrepreneurship at strategic height. Finally,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listed.
引文
① 刘明康:《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研究专论》第四十四号,2016年。
    ② 朱子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与政策选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3期。
    ③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4期。
    ④ 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改革》2018年第4期。
    ⑤ 陈昌兵:《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
    (1)张德荣:《“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经济研究》2013年第9期。
    (2)如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等。
    (3)吴敬琏著:《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第160页。
    (4)张勇、古明明:《政府规模究竟该多大?——中国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5)张军扩:《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8期。
    (6)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4期。
    (7)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改革》2018年第4期。
    (8)陈昌兵:《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
    (9)汪德华、张再金、白重恩:《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0)吕冰洋:《从市场扭曲看政府扩张:基于财政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11)Z.J.Acs,D.B.Audretsch,P.Braunerhjelm,B.Carlsson,“The Missing Link:The Knowledge Filter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Endogenous Growth,”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4783 (2004).
    (12)李宏彬、李杏、姚先国、张海峰、张俊森:《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13)E.L.Glaeser,“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ity,” NBER Working Paper No.13551 (2007).
    (14)D.Audretsch,D.Dohse,A.Niebuhr,“Cultural Diversity and Entrepreneurship:A Regional Analysis for Germany,”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45.1 (2010):55-85.
    (15)张萃:《什么使城市更有利于创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4期。
    (16)O.Sorenson,P.G.Audia,“The Social Structure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Footwear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40-1989,”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2 (2000):424-462.
    (17)R.La Porta,F.Lopez-de-Silanes,A.Shleifer,et al.,“The Quality of Government,” Th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 15.1 (1999):222-279.
    (18)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19)Y.Zhang,“The Entrepreneurial Role of Local Bureaucrac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 Issues & Studies 32.12 (1996):89-110.
    (20)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21)唐未兵、伍敏敏:《财政分权与资源配置效率关系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4期。
    (22)R.Enikolopov,E.Zhuravskaya,“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1.11-12 (2007):2261-2290.
    (23)D.A.Aschauer,“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Issues of Quantity,Finance,and Efficien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8.2 (2000):391-406.
    (24)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5)祝接金、胡永平:《地方政府支出、效率改进与区域经济增长——中国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
    (26)薛钢、陈思霞、蔡璐:《城镇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公共支出政策的作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3期。
    (27)J.C.Oi,“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1 (1992):99-126.
    (28)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29)张晔:《政府干预、经济自由与企业家精神》,《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0)曾铖、李元旭、周瑛:《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对异质性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17年第6期。该文区分了生存型、机会型企业家精神,前者是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自我雇佣”型创业,后者是以企业投资者为代表的“自我当老板”型创业。本文认为,生存型创业主要是劳动力市场上缺少就业机会的弱势群体避免失业的主要途径,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对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转变的影响作用不大,故本文仅考虑机会型企业家精神。
    (31)W.Cohen,D.Levinthal,“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 Economic Journal 99.397 (1989):569-596.
    (32)B.Carlsson,A.C.Fridh,“Technology Transfer in United States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2.1 (2002):199-232.
    (33)Z.J.Acs,D.B.Audretsch,P.Braunerhjelm,B.Carlsson,“The Missing Link:The Knowledge Filter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Endogenous Growth,”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4783 (2004).
    (34)雇佣技术人员不仅可以实现隐性知识的组织间转移,还可以间接地得到“技术人员已有的社会网络、吸收其母公司在工作流程和市场营销中的各种管理知识”等额外收益。参见:S.Loane,J.Bell,“Rapid Internationalization among Entrepreneurial Firms in Australia,Canada,Ireland and New Zealand:An Extension to the Network Approach,”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3.5 (2006):467-485.
    (35)R.F.Hébert,A.N.Link,“In Search of the Meaning of Entrepreneurship,”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1 (1989):39-49.
    (36)D.B.Audretsch,E.E.Lehmann,S.Warning,“University Spillovers and New Firm Location,” Research Policy 34.7 (2005):1113-1122.
    (37)陶锋、韦锦祥、陈秀英:《基于知识溢出过程的区域创业体系模型构建》,《产经评论》2015年第3期。
    (38)R.F.Hébert,A.N.Link,“In Search of the Meaning of Entrepreneurship,”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1 (1989):39-49.
    (39)曾铖、郭兵、罗守贵:《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文献述评》,《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40)曾铖、李元旭:《试论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7年第10期。
    (41)D.B.Audretsch,W.B?nte,M.Keilbach,“Entrepreneurship Capital and Its Impact on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3.6 (2008):687-698.
    (42)张晔:《政府干预、经济自由与企业家精神》,《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3)Audretsch等人(2008)分析了创新努力、科技知识、企业家资本(Entrepreneurship Capital)、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认为这些内涵相对模糊且无法直接度量的抽象概念,并不符合OLS估计要求的界定清晰、无测量误差的特点,采用OLS等传统回归估计模型将导致估计结果是有偏的,因而将以上概念作为“潜变量”纳入SEM。张晔(2005)分析了政府干预、经济自由、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机制,她认为这些概念只能根据其表现而选取指标来间接衡量,但观测数据可能包含着大量误差,且OLS无法表现中介变量的作用,因而也使用SEM构建研究模型。
    (44)E.L.Glaeser,“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ity,” NBER Working Paper No.13551 (2007).
    (45)D.Cumming,S.Johan,M.Zhang,“The Economic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Comparing International Datasets,” Corp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2.2 (2014):162-178.
    (46)L.Foster,J.Haltiwanger,C.J.Krizan,“Market Selection,Reallocation,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US Retail Trade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8.4 (2006):748-758.
    (47)李宏彬、李杏、姚先国、张海峰、张俊森:《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48)李小平、李小克:《企业家精神与地区出口比较优势》,《经济管理》2017年第9期。
    (49)陈昌兵:《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转换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
    (50)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是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的GDP除以就业人口数。
    (51)先按各省的隐含平减指数将历年的固定资本形成额统一折算成1952年不变价的数值,然后根据所设定的折旧率和基期资本存量,运用PIM公式对历年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具体如下:(1)投资价格指数。根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提供的全国和分省的固定资本形成价格指数,计算出以1952年为基期的价格平减指数,2005年以后缺省的指数则借用各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替代;(2)折旧率。采用不区分时间段的折旧率10.96%;(3)1952年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用1953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除以折旧率与1953~1957年固定资本形成平均增长率之和来估算。详见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52)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5期。该文认为,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的原始TFP是一个环比指数,仅表示样本的跨期生产率变化,数值稳定在1.0左右,不是一个稳定增长的绝对数。本文在模型预估计过程中,发现若以原始形态的TFP数值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观察变量,它与其他观察变量的相关性较低,不符合SEM要求。故参照该文做法,本文将环比形态的原始TFP值进行连乘处理,即以1998年生产率指数为1,将以后年份的生产率指数以1998年为基期进行变换。若无说明,下文所指TFP均是累积形式。
    (53)不包含西藏、海南、四川、重庆的具体原因是:(1)西藏历年数据缺失较多;(2)海南缺少1952~1977年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和GDP平减指数;(3)重庆的直辖时间较短,在历史数据中无法从四川省中精确区分出重庆直辖之前的相关数据,故样本也不考虑四川、重庆。
    (54)由于本文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计算TFP,计算结果为样本的跨期生产率,故TFP测算结果不包含1998年。
    (55)吴明隆著:《结构方程模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56)R.P.Bagozzi,Y.Yi,“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1 (1988):74-94.
    (57)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管理世界》2011年第3期。
    (58)陈宪:《企业家精神和政府有效性》,《金融市场研究》2013年第5期。
    (59)刘明康:《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研究专论》第四十四号,2016年。
    (60)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61)李小平:《自主R& D、技术引进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62)陶锋、韦锦祥、陈秀英:《基于知识溢出过程的区域创业体系模型构建》,《产经评论》201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