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的北极问题研究——基于中国国际政治类核心杂志(2007-2016)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iew of the Arctic Study in China Based on Articles in Chinese Core Journal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2007-2016)
  • 作者:赵华 ; 匡增军
  • 英文作者:Zhao Hua;Kuang Zengjun;Department of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hina Institute of Boundary and Ocean Studies, Wuhan University;
  • 关键词:北极问题 ; 研究综述 ; 中国国际政治学界
  • 英文关键词:The Arctic;;review;;Chin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ircle;;textual analysis;;statistical analysis
  • 中文刊名:ZLJC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trategy and Decision-Making
  • 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7-07-10
  • 出版单位:战略决策研究
  • 年:2017
  • 期:v.8;No.45
  • 语种:中文;
  • 页:ZLJC201704005
  • 页数:35
  • CN:04
  • ISSN:44-1673/C
  • 分类号:71-104+106
摘要
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融冰加剧,北极地区的经济和地缘战略价值被"重新发现",这同时也使得北极争夺加剧。北极问题因而成为国际热点问题。近七八年来,北极问题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力图对国内国关学界北极研究进行综述,本文基于2007~2016年近9年中国国际政治类杂志相关刊文的文本和数据分析,笔者根据刊文议题和来源对刊文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其分歧与共识,并指出研究的亮点和不足。国内北极研究可分为地缘政治、国际机制、北极安全和北极治理4类。本文的结论是,未来国内国关学界应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北极研究;加强对国别北极战略和政策实践的效果评估;重视结合理论或从理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国内北极研究的学术性和学理性;力求对北极问题的研究超越第一阶段的"介绍"和"对策",真正进入到第二阶段的"研究"和"理论化"层次。
        With global warming leading to increased melting ice in the Arctic region,the economic and strategic value of the region was "rediscovered". Meanwhile,it also makes the competition in the Arctic more fierce. As a result,the problem of the Arctic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issues. For the past few years,the Arctic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comprehensively on the Arctic in China. With the themes related to "the Arctic",this paper sifts through the numerous articles i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gets sample articles and makes a textu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se articles. This paper also sorts out views from these articles,summarizes the differences and consensus of the writers,and points out the highlights and weaknesses of these studi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we should focus more on overall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Arctic, strengthen the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Arctic strategy and policy,and improve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quality of study in the future.
引文
(1)其他刊物上也有少量关于北极问题的文章,如柳思思:《“近北极机制”的提出与中国参与北极》,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夏立平:《规范性力量理论视域下的欧盟北极政策》,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杨剑:《域外因素的嵌入与北极治理机制》,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白佳玉:《北极航道沿岸国航道管理法律规制变迁研究——从北极航道及所在水域法律地位之争谈起》,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赵宁宁,吴雷钊:《美国与北冰洋公海渔业治理:利益考量及政策实践》,载《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但是,本文仍以国际政治类的核心刊物为主进行分析。
    (2)由于界定方法不尽相同,北极地区的具体范围和面积至今仍存有小幅度争议。不过,关于“北极地区”概念的界定,国内学者一般倾向于欧盟在2008年的北极战略报告中对“北极地区”的界定,即,“涵盖北极圈以北的北极点外围的区域,包括北冰洋和加拿大、丹麦(含格陵兰岛)、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阿拉斯加州)等八个北极国家的领土。”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北极地区不仅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而且还有富饶的渔业资源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资源。气候变暖使这些资源的被利用成为可能。当前,北极地区正经历一场变革,北极地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吸引更多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参与北极事务。同时,围绕海域划界、资源开发、航道使用和军事安全等问题的国际争端也不断出现。参见张新平、胡楠:《安全复合体理论视域下的北极安全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9期,第126页。
    (3)参见何奇松:《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5期,第113页;何奇松:《气候变化与欧盟北极战略》,载《欧洲研究》2010年第6期,第63页;
    (4)参见郑雷:《北极东北航道:沿海国利益与航行自由》,载《国际论坛》2016年第2期,第7页;王杰、范文博:《基于中欧航线的北极航道经济性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11年第4期,第72页。
    (5)参见邹磊磊:《北极渔业及渔业管理之现状及展望》,载《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3期,第85页。
    (6)参见肖洋:《地缘科技学与国家安全:中国北极科考的战略深意》,载《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6期。
    (7)张笑一:《加拿大哈珀政府北极安全政策评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7期;赵雅丹:《加拿大北极政策剖析》,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1期;潘敏、夏文佳:《近年来的加拿大北极政策——兼论中国在努纳武特地区合作的可能性》,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钱婧、朱新光:《冰岛北极政策研究》,载《国际论坛》2015年第3期;李益波:《英国北极政策研究》,载《国际论坛》2016年第3期;赵宁宁、周菲:《英国北极政策的演进、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国际论坛》2016年第3期;肖洋:《韩国的北极战略:构建逻辑与实施愿景》,载《国际论坛》2016年第2期;肖洋:《德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路径构建:顶层设计与引领因素》,载《德国研究》2015年第1期;肖洋:《一个中欧小国的北极大外交:波兰北极战略的变与不变》,载《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12期;肖洋:《日本的北极外交战略:参与困境与破解路径》,载《国际论坛》2015年第4期;郭培清、董利民:《印度的北极政策及中印北极关系》,载《国际论坛》2014年第5期;王晨光、孙凯:《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国际论坛》2015年第1期;柳思思:《欧盟“环境友好型”北极战略的解读》,载《国际论坛》2016年第3期;邓贝西,张侠:《俄美北极关系视角下的北极地缘政治发展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11期;赵宁宁,欧开飞:《全球化视野下北极地缘政治态势再透视》,载《欧洲研究》2016年第3期。
    (8)王新和:《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国北极身份》,载《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5期,第81页。
    (9)阮建平:《“近北极国家”还是“北极利益攸关者”——中国参与北极的身份思考》,载《国际论坛》2016年第1期,第49-51页。
    (10)孙凯:《参与实践、话语互动与身份承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7期,第42页。
    (11)孙凯:《中国北极外交:实践、理念与进路》,载《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5期,第42页;孙凯、王晨光,《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战略选择——基于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视角》,载《国际论坛》2014年第3期,第54页。
    (12)参见张胜军、李形:《中国能源安全与中国北极战略定位》,载《国际观察》2010年第4期;杨剑:《北极航运与中国北极政策定位》,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杨振娇、刘雪霞、辛美君:《我国增强在北极地区实质性存在的实现路径研究》,载《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10期。
    (13)“创造性介入”是由北京大学王逸舟教授提出的外交新理念,为中国介入北极地区事务提供了新视角。参见何光强、宋秀琚:《创造性介入:中国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条件与路径探索》,载《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3期,第51页;李振福:《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载《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2期,第32-33页。
    (14)孙凯:《奥巴马政府的北极政策及其走向》,载《国际论坛》2013年第5期,第59页。
    (15)郭培清、董利民:《美国的北极战略》,载《美国研究》2015年第6期,第65页。
    (16)郭培清、孙兴伟:《论小布什和奥巴马的北极‘保守’政策》,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2期,第80页。
    (17)孙凯、潘敏:《美国政府的北极观与北极事务决策体制研究》,载《美国研究》2015年第5期,第21页。
    (18)孙凯:《主导北极议程:美国的机遇与挑战》,载《国际论坛》2015年第4期,第35页。
    (19)李益波:《美国北极战略的新动向及其影响》,载《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6期,第80页。
    (20)俄罗斯相关举措参见李连祺:《俄罗斯北极政策新框架的法律分析》,载《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6期,第29页。
    (21)程群,《浅议俄罗斯的北极战略及其影响》,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1期,76页。
    (22)李振福、谢宏飞:《俄罗斯的泛北极权益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6年第2期,第102页。
    (23)刘新华:《试析俄罗斯的北极战略》,载《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6期,第63页。
    (24)赵宁宁、欧开飞:《冰岛与北极治理:战略考量及政策实践》,载《欧洲研究》2015年第4期,第115页。
    (25)秦倩、陈玉刚:《后冷战时期北极国际合作》,载《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4期,第63页。
    (26)参见李尧:《北约与北极——兼论相关国家对北约介入北极的立场》,载《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3期,第53页。
    (27)章成、顾兴斌:《国际法视域下的北极海域外大陆架划界问题论析》,载《国际论坛》2013年第4期,第47页。
    (28)黄志雄:《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载《国际论坛》2009年第6期,第8页。
    (29)唐国强:《北极问题与中国的政策》,载《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第15页。
    (30)章成、《顾兴斌:“国际法视域下的北极海域外大陆架划界问题论析》,载《国际论坛》2013年第4期,第45页。
    (31)北极理事会又译为北极议会、北极委员会、北极协会,199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成立,是由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俄罗斯和美国八个北极国家组成的政府间论坛,是上述环北极国家唯一公认的国际机制,也是北极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
    (32)关于北极经济理事会的详细介绍,参见郭培清、董利民:《北极经济理事会:不确定的未来》,载《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第106-111页。
    (33)类似的参见程保志:《试析北极理事会的功能转型与中国的应对策略》,载《国际论坛》2015年第3期,第43页。
    (34)陈玉刚、陶平国、秦倩:《北极理事会与北极国际合作研究》,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17、23页。
    (35)肖洋:《排他性开放:北极理事会的“门罗主义”逻辑》,载《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9期,第13页;肖洋:《北极理事会“域内自理化”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路径探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第1期,第51页。
    (36)程保志:《试析北极理事会的功能转型与中国的应对策略》,载《国际论坛》2013年第3期,第47页。
    (37)郭培清、《孙凯,“北极理事会的“努克标准”和中国的北极参与之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2期,第123-125页。
    (38)刘惠荣、李浩梅:《北极航行管制的法理探讨》,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6期,第90页。
    (39)孙凯、王晨光:《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俄北极合作》,载《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6期,第33页。
    (40)肖洋:《中俄共建“北极能源走廊”战略支点与推进理路》,载《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5期,第109页。
    (41)匡增军:《2010年俄挪北极海洋划界条约评析》,载《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5期,第45页。
    (42)李晗斌:《东北亚国家北极事务合作研究》,载《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5期,第124-125页。
    (43)白佳玉:《中日韩合作参与北极事务的可行性研究》,载《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6期,第199页。
    (44)参见张慧智、汪力鼎:《北极航线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探索》,载《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6期,第75页;肖洋:《北极海空搜救合作:规范生成与能力短板》,载《国际论坛》2014年第2期,第18页。
    (45)章成、顾兴斌:《国际法视域下的北极海域外大陆架划界问题论析》,载《国际论坛》2013年第4期,第47页。
    (46)参见肖洋,《排他性开放:北极理事会的“门罗主义”逻辑》,载《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9期,第12页。
    (47)参见张瑞、杨柳:《中国北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载《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6期,第11-12页。
    (48)李振福、刘同超:《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格局演变研究》,载《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6期,第81页。
    (49)于宏源:《气候变化与北极地区地缘政治经济变迁》,载《国际政治研究》(双月刊)2015年第4期,第74-85页。
    (50)于宏源:《气候变化与北极地区地缘政治经济变迁》,载《国际政治研究》(双月刊)2015年第4期,第86页。
    (51)夏立平:《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122页。
    (52)夏立平:《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122页。
    (53)安全复合体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于大多数威胁在近距离传播比在远距离传播更容易,因此安全相互依赖常常会组合成以地区为基础的群体。作为一种安全研究,安全复合体理论与只关注国家安全的诸多战略研究理论的最大不同就是它强调安全的相互依赖,显然,新修正的安全复合体理论所强调的安全的相互依赖自然就是指地区之间安全的相互依赖。参见张新平,胡楠:《安全复合体理论视域下的北极安全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9期,第128页。
    (54)张新平、胡楠:《安全复合体理论视域下的北极安全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9期,第144页。
    (55)贺鉴、刘磊:《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中的北极通道安全》,载《国际安全研究》2015年第6期,第132页。
    (56)张瑞、杨柳:《中国北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载《太平洋学报》2013年第6期,第11页。
    (57)王传兴:《北极地区安全维护变化与北极地区议题安全化》,载《国际安全研究》2013年第3期,第101页。
    (58)参见夏立平:《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1期,第131-132页。
    (59)程保志:《北极治理与欧美政策实践的新发展》,载《欧洲研究》2013年第6期,第46页。
    (60)宋黎磊:《北极治理与中国的北极政策》,载《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第108页。
    (61)叶江:《试论北极事务中地缘政治理论与治理理论的双重影响》,载《国际观察》2013年第2期,第38页。
    (62)吴雪明、张侠:《北极跟踪监测与评估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框架》,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宋黎磊:《北极治理与中国的北极政策》,载《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卢静:《北极治理困境与协同治理路径探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
    (63)卢静:《北极治理困境与协同治理路径探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第62页。
    (64)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3页。
    (65)郭培清、卢瑶:《北极治理模式的国际探讨及北极治理实践的新发展》,载《国际观察》2015年第5期,第67页。
    (66)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5页。
    (67)卢静:《北极治理困境与协同治理路径探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第75页。
    (68)参见宋黎磊:《北极治理与中国的北极政策》,载《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第112页。
    (69)参见“Arctic Governance in an Era of Transformative Change:Critical Questions,Governance Principles,Ways Forward,”http://www.arcticgovernance.org/,转引自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6-7页。
    (70)郭培清、卢瑶:《北极治理模式的国际探讨及北极治理实践的新发展》,载《国际观察》2015年第5期,第59页。
    (71)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6页。
    (72)郭培清、卢瑶:《北极治理模式的国际探讨及北极治理实践的新发展》,载《国际观察》2015年第5期,第60页。
    (73)郭培清、卢瑶:《北极治理模式的国际探讨及北极治理实践的新发展》,载《国际观察》2015年第5期,第63页。
    (74)黄志雄:“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载《国际论坛》2009年第6期,第12页。
    (75)程保志:《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7页。
    (76)郭培清、孙凯:《北极理事会的‘努克标准’和中国的北极参与之路》,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12期,第129页。
    (77)宋黎磊:《北极治理与中国的北极政策》,载《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第114页。
    (78)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卢静教授提出的“协同治理”的英文为“Synergetic Governance”,而非“Collaborative Governance”,强调一种系统论的视角。“协同治理”的具体内涵参见:卢静:《北极治理困境与协同治理路径探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第73页。
    (79)卢静:《北极治理困境与协同治理路径探析》,载《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5期,第62页。
    (80)关于“北极跟踪监测与评估体系”,参见吴雪明、张侠:《北极跟踪监测与评估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框架》,载《国际观察》2011年第4期,第9页。
    (81)程保志:《北极治理论纲:中国学者的视角》,载《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10期,第62页;宋黎磊:《北极治理与中国的北极政策》,载《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8期,第108页。
    (82)关于国内北极研究在国际机制方面的不足之处,具体参见肖洋:《排他性开放:北极理事会的“门罗主义”逻辑》,载《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9期,第12页。
    (83)孙凯:《参与实践、话语互动与身份承认——理解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进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7期,第4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