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镇中国”的“当下现实主义”审美书写——贾平凹《带灯》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丽军
  • 中文刊名:WXPL
  • 英文刊名:Literary Review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4-01-15
  • 出版单位:文学评论
  • 年:2014
  • 语种:中文;
  • 页:WXPL201401007
  • 页数:9
  • CN:01
  • ISSN:11-1037
  • 分类号:62-70
摘要
如何书写当代中国经验,呈现新时期中国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前所未有的历史剧变,这是新世纪中国作家所无法回避、也是亟需回答的问题。贾平凹长篇小说新作《带灯》开启了"新乡镇中国"审美领域,以"当下现实主义"对新世纪正在剧变中的新乡土中国进行独特审美思考和精神探寻。《带灯》不仅从题材上拓展了以往文学创作领域,把"乡镇叙事"从地域性审美书写拓展为"新乡镇中国"的整体性空间及其现代性命运的全息性精神呈现,而且在文学叙事技法、叙事理念、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艺术探索,意在打破文学与时代、现实、生活疏离的"厚障壁",重建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维度。《带灯》呈现的"新乡镇中国"现实图景与"新伦理政治"思想理念,为新世纪中国正在兴起的城镇化运动提供了来自文学维度的精神启示。
        
引文
①关于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说”的观点,顾彬在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节目中做过解释:“那个时候,2007年,有一个住在德国的中国记者跟我访问谈一谈一些中国当代作家的问题,他具体提了三个女作家的名字,我说她们的作品是垃圾”,“但是其他人的作品,我没有说他们全部都是垃圾”。见凤凰卫视的20100年3月22日的“铿锵三人行”节目之“顾彬:我没说过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qqsrx/201003/0322_6443_1583115.shtml。有意思的是,顾彬这个被断章取义的观点,却获得了众多网友的认同。新浪网的调查:“您赞同德国汉学家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看法吗?”有87.3%的网友表示赞同,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缺乏,名篇稀少,在群众中影响力明显衰减,是垃圾。http://survey.news.sina.com.cn/result/13441.html。
    ②[28]孟繁华:《乡村文明的变异与“50后”的境遇——当下中国文学状况的一个方面》,《文艺研究》2012年6期。
    ③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5期。
    ④吴义勤:《“贴地”与“飞翔”——读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3期。
    ⑤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第91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⑥刘澍德:《拔旗》,《中国乡土文学大系》当代卷,刘绍棠、宋志明主编,第287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96年版。
    ⑦林和平:《乡长》,《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大系》第一卷(1979—1989),白烨主编,第1178页,农村读物出版社2012年版。
    ⑧“镇街”较早见于卢延发表于1982年4期《成人教育》的文章《青青原上草沃土育新苗——安达镇街职工教育散记》,这可以侧面说明乡镇崛起及镇街空间的出现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新事物。但在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和生动描写“镇街”空间,贾平凹无疑是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开拓性的。
    ⑨“镇民”较早使用的是唐长孺、黄惠贤发表于1964年1期《历史研究》中的《试论魏末北镇镇民暴动的性质》,此文中的“镇民”,是有着特殊历史时期的含义,即“镇是驻防军区的组织形式,所有居民全部隶履于镇,亦即隶履于军府,所以镇民也叫做府户”,而非今天的含义。赵世瑜发表于2009年3期《清史研究》的《村民与镇民: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中“镇民”已经基本接近今天的含义,但也不完全一致,“也许‘镇人'才得到了重新定义,即从原来的郭峪村人变为以外地商人为主的移民,而郭峪本地人被重新定义为‘村人'。”见赵世瑜发表于2009年3期《清史研究》的《村民与镇民: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第13页。“镇民”在文学研究中的出现,较早见于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如解读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见陈栩2010年5期发表的《男性凝视下的艾米丽》。如同“镇街”一样,“镇民”在本文中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较早使用,也呈现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对乡镇人口、经济、文化构成的新影响。
    ⑩[12][13][15][16][17][19][24][26]贾平凹:《带灯》,第39页,第48页,第49页,第3页,第5页,第360页,第55页,第96页,第35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王晓明:《九十年代与“新意识形态”》,《天涯》2000年6期。
    [14][18]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张汝伦校,第136—137页,第137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20]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第25—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2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23]陈晓明:《萤火虫、幽灵化或如佛一样——评贾平凹新作〈带灯〉》,《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3期。
    [25]李云雷:《以“有情”之心面对“尖锐”之世——读贾平凹的〈带灯〉》,《小说评论》2013年4期。
    [27]在陈众议先生看来,“《带灯》是一部写给未来的小说”,见陈众议《评贾平凹的〈带灯〉及其他》,《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3期。
    [29]王晓明:《是推开门窗的时候了》,《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1期。
    [30]钱理群:《重建文学与乡土的血肉联系——李伯勇长篇小说〈旷野黄花〉序》,《小说评论》2009年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