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历史轨迹及未来趋向——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Historical Track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 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Analysis
  • 作者:李金
  • 英文作者:Li Jin;
  •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 历史轨迹 ; 政策分析 ; 未来趋向
  • 中文刊名:ZJLT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机构: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职教论坛
  • 年:2019
  • 期:No.702
  • 基金:201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雄安新区公共服务体系与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编号:17JZD012),主持人:郭健
  • 语种:中文;
  • 页:ZJLT201902012
  • 页数:8
  • CN:02
  • ISSN:36-1078/G4
  • 分类号:74-81
摘要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任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法律文本,因此,政策分析成了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与突破口。以散见于我国各类政府文件中的政策文本为主线,追溯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政策演进历程可知,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源起、发布、实施、审核与推广六个阶段。政策主体由单一到多元、政策目标由长远到具体、政策内容由宏观到微观、政策范围由局部到全面是近年来我国现代学徒制政策文本演变的总体特征。把脉未来,科学定位是现代学徒制政策实施的先导,协同育人是现代学徒制政策内容的核心,利益诉求是现代学徒制政策考量的关键,权责分配是现代学徒制政策落实的纽带,质量监督是现代学徒制政策执行的保障。
        
引文
[1][17]程宇.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发展轨迹与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9):29,42.
    [2]朱春奎.公共政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97.
    [3]陈俊兰.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153.
    [4][5]杜广平.我国现代学徒制内涵解析和制度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0):88.
    [6]陈爽.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76.
    [7]高志研.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1):8.
    [8]顾建光.公共政策分析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50-151.
    [9]王辉,李岷.我国现代学徒制政策研究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56.
    [10]朱厚望,高树平.基于意图解释模型的现代学徒制政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2):13.
    [11]王振洪,成军.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8):93-94.
    [12]王永红.现代学徒制下“工匠”精神与技能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7(3):55.
    [13]李政,徐国庆.现代学徒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范式[J].江苏高教,2016(4):137.
    [14]欧阳忠明,韩晶晶.雇主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利益与权力诉求———基于英国学徒制项目调查报告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11):52.
    [15]王喜雪.英国现代学徒制与我国工学结合的比较研究———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外国教育研究,2012(9):91.
    [16]侯延爽.对现代学徒制中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J].职教论坛,2017(12):12.
    [18]刘奉越.乡村振兴下职业教育与农村“空心化”治理的耦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7):40-46.
    [19]吴学峰,徐国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路径选择———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7(4):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