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文学的原罪与原味——重评《北京人在纽约》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及其历史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Original Sin and Original Feature of 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an Reevaluation of Beijing Man in New York and Chinese Woman in Manhattan and their Historical Influences
  • 作者:罗玉华
  • 英文作者:LUO Yu-hua;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Zhejiang University;
  • 关键词:《北京人在纽约》 ; 《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 新移民文学
  • 英文关键词:Beijing Man in New York;;Chinese Woman in Manhattan;;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 中文刊名:NBD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Liberal Arts Edition)
  • 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2;No.141
  • 语种:中文;
  • 页:NBDS201901008
  • 页数:13
  • CN:01
  • ISSN:33-1133/C
  • 分类号:38-50
摘要
《北京人在纽约》和《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是新移民文学早期的"经典"作品。两部作品凭借"群选经典"效应建立了新移民文学与当代文坛、国内读者、文化市场之间的共生关系。因为市场化的操作手法,两部作品给新移民文学的发展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原罪"),同时,在写作上,它们也开启了新移民文学自叙传小说、世俗品格、代际特色和移民情结等鲜明标识("原味")。多年来,新移民文学一直沿着《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开辟的道路前行,摆脱"原罪""原味"的束缚,以主体意识乃至间性意识努力超越,这将成为新移民文学保持个性、继续繁荣的关键。
        Beijing Man in New York and Chinese Woman in Manhattan are two classics of 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Two works established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of the New Immigrant writers,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ld, domestic readers and cultural market by mass selection. Because of the market-oriented promotion and writing strategy, they have caused many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which can be called Original Sin.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establish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Self-narrative novels, secular character, values of a generation and the complex of immigrant, which can be called Original Features. Over the years, 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has been following the mode established by two works. Getting rid of the influence of "Original Sin" and "Original features" and trying to get greater progress by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even inter-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t will be the key to maintaining individuality and continuing to prosper of the New Immigrant Literature.
引文
[1]箫音,伊人.《曼哈顿的女人》在争议中[M]//箫音,伊人.跨越大洋的公案——《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争议实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
    [2]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前言[M]//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3]吴亮.批评的缺席——关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1):255-256.
    [4]赵毅衡.拜金文学——关于《曼哈顿的中国女人》[J].文艺争鸣,1993(1):13-15.
    [5]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77.
    [6]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修订本.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53.
    [7]莫言.谁是复仇者?——《铸剑》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3):107-111.
    [8]黄发有.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期刊改制[J].南方文坛,2007(5):80-86.
    [9]王洪先.她从曼哈顿走来——美籍华人周励女士印象[M]//箫音,伊人.跨越大洋的公案——《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争议实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109.
    [10]游尊明.千万不要误导大陆青年[M]//箫音,伊人.跨越大洋的公案——《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争议实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78.
    [11]冀湘.争议中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综述)[J].图书馆,1993(2):57-59.
    [12]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13]赵毅衡.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J].文艺研究,2007(12):4-10,182.
    [14]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155-156.
    [15]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5.
    [16]陈河.为何写作[M]//陈河.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152.
    [17]荒林,陈谦.在美国的写作与《红楼梦》、性别、人类及美国梦之间[J].创作与评论,2014(12):115-120.
    [18]莫言.写作就是回故乡[M]//张翎.交错的彼岸.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4.
    [19]严歌苓.呆下来,活下去[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2(11):55-56.
    [20]陈晓明.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关于虹影《K》的断想[J].南方文坛,2002(3):34-35.
    [21]洪治纲.集体记忆的重构与现代性的反思——以《南京大屠杀》《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0):20-30.
    [22]陈瑞琳.冷静的忧伤——从严歌苓的创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J].华文文学,2003(5):34-40,61.
    [23]陈瑞琳.“迷失”与“突围”——论海外新移民作家的文化“移植”[J].华文文学,2006(5):12-15.
    [24]庄伟杰.互动视界: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N].文艺报,2011-11-2(4).
    [25]哈金.呼唤“伟大的中国小说”[J].青年文学:上半月版,2005(7):56-58.
    (1)《曼》出版后获得诸多褒扬,上述评语分别见于曾镇南《〈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读后》(《光明日报》1992年12月11日),何镇邦《一曲人生奋斗之歌--读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北京日报)1992年12月2日),蒋守谦《生命的火焰正在炽烈地燃烧: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文学评论》1993年第1期)。
    (2)尽管1980年代有査建英、苏炜等创作的少量“留学生文学”问世,有费孝通《访美掠影》、王蒙《新大陆人》等报告文学,但因数量少并追求典雅深刻,因而流传得并不广泛。只有胡平、张胜友报告文学《世界大串连》因获得“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在一段时间里曾引发读者阅读热情。详见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4-146页。)
    (3)文艺界人士较为关注期刊,特别是影视界通过期刊寻找优质资源合作共赢的佳话很多。比如1986年莫言《红高粱》在《人民文学》发表不久后被张艺谋读到,张立即找到莫言谈合作,一年后同名电影获国际大奖,两位文艺界新人双双成名。
    (4)据周宪考察,中间人可以是服务于官方文化机构的人员,如编辑、出版家、制片人等,也可能是各种民间角色,如书商、演出代理、文化掮客等。中间人谙熟官方文化趣味及政策导向,对艺术优劣规范和价值标准有较好判断,对大众喜好有灵敏嗅觉,对市场经济规则有独到把握。他们既是文化人,又是传播者,同时还是经营者,可以直接干预、诱导甚至垄断审美文化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间人逐渐成为文化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详见周宪《当前文化趣味的社会学分析》(《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5期)。
    (5)影视剧上映前后有大量报道,如木子《勇闯新路再推新作--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筹拍综述》(《当代电视》1992年第12期),张永经《一次大胆的尝试--关于〈北京人在纽约〉的一些情况》(《当代电视》1993年第4期),汤华《电视剧走向雅俗共赏“精品化”》(《瞭望周刊》1993年第45期)等。
    (6)当然,笔者并非指责周励主动刻意地利用媒体“炒作”,但记者会、诉讼案经媒体报道发酵后,客观事实上达到了“营销”效果。
    (7)《北京人在纽约》开创了“域外题材电视剧”这一新的影视剧类型,该类型剧全程或大部分在海外取景拍摄,主要讲述中国人在海外的生活、情感故事(也穿插一些国内生活内容),涉及留学、打工、亲情、婚恋、偷渡、犯罪、商战等元素。经典作品有《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新大陆》《纽约风暴》《摩登家庭》《别了,温哥华》等。曹桂林因《北》剧成名后,将创作重点转向影视,他的《偷渡客》被改编成电视剧《危险旅程》,他本人自编自导了纪录片《黑眼睛蓝眼睛》。新世纪后,他仍以《北》和“王起明”为“卖点”,推出《王起明回北京》《纽约人在北京》两部通俗小说。
    (8)参见冀湘《争议中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综述)》(《图书馆》1993年第2期)。另据箫音、伊人对当事人欧阳靖的电话采访,他表示上述话语是被《美东时报》错误引用并广泛流传开来,他的原话是:“书中出现的我,有相当程度的文学虚构;书中其他我所不了解的事情,我则无从判断。”详见箫音,伊人《跨越大洋的公案--<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争议实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5-16页。)
    (9)曹桂林原话为:“毕竟,我写的是一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家新移民的真实故事;毕竟,我写的是真实的美国。”详见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前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第5页。)
    (10)这是法国学者菲力浦·勒热讷在《自传契约》中反复强调的观点。详见(法)菲力浦·勒热讷《自传契约》(杨国政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1)1992年底,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当代室联合主办了“留学生暨域外题材创作研讨会”,主要议题有“热点”产生的原因,审美价值及思想倾向,文化现象辨析。(详见凌燕:《旅外文学研讨会述略》,《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上海《文汇报》也在1993年4月4日刊载《一个值得探索的文学现象--留学生文学笔谈》,刊登多位学者批评家的文章。起初,对这一热点现象,有留学生文学、域外文学、留美文学、打工文学、洋插队文学等各种称谓。1993年3月,《当代作家评论》发表潘凯雄文章《热热闹闹背后的长长短短--关于“新移民文学”的再思考》,该文对各种称谓进行辨析后提出“新移民文学”的命名。此后,该命名获得许多论者认同并得到广泛使用。
    (12)市场经济之初,我国出版业法规尚不健全,1992年《曼》问世后以纪实文学、人物传记作为出版宣传重点,因涉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而引发官司风波。随着时间推移,2003年《曼》改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在版权页上明确注明《曼》为长篇小说。2009年,《曼》获得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位列小说组(而非纪实组、散文组)6部作品之一。
    (13)新时期开始,“自传”“回忆录”热潮方兴未艾,起初有巴金等老作家的文革回忆录,接着有刘晓庆等明星名人自传,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平民的自传、回忆录也纷纷兴起,特别是不少知青、老三届等特殊群体回忆上山下乡经历的合集陆续出版(比如孔慧云编《知青生活回忆》,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在出版时间及影响力方面,《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可以被认为是九十年代知青回忆录的先声。
    (14)一般认为,少君1991年4月在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发表的小说《奋斗与平等》是迄今发现的第一篇中文网络小说。少君选择网络平台发表是因为网上写作天马行空,而且百发百中,没有被退稿的挫折感。(详见陈瑞琳:《“网”上走来一“少君”》,《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3期。)互联网诞生之初,国外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就利用网络通讯联谊,发表作品。1994年2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1995年3月,诗阳、鲁鸣等人创办了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1997年底,美籍华人朱威廉在上海成立“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极大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时代,所有新移民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母语亲密接触,网络平台日益成为许多新移民通俗文学作品的发表渠道,比如六六《蜗居》,艾米《山楂树之恋》,桐华《步步惊心》等,都是经由网络成名。
    (15)从作家主体性角度考察论述1990年代市场经济转型后文坛现象的专著可参看洪治纲:《多元文学的律动1992-2009》(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16)关于主体间性可参看杨春时,刘再复《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