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原罪论”:性侵案网评中的符号暴力与舆论失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琦
  • 关键词:受害者原罪 ; 网络评论 ; 符号暴力 ; 舆论失范
  • 中文刊名:DACB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1-15
  • 出版单位:当代传播
  • 年:2018
  • 期:No.20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新闻侵权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4AXW007
  • 语种:中文;
  • 页:DACB201806042
  • 页数:5
  • CN:06
  • ISSN:65-1201/G2
  • 分类号:83-87
摘要
"受害者原罪论"这一术语,是社会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在对性侵案网络舆论的研究中,笔者发现谴责受害者、对受害者进行符号暴力攻击的舆论乱象比比皆是。实际上,谴责受害者这种意识形态由来已久,1971年,德国哲学家狄奥多·阿多诺认为谴责受害者本质上是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法西斯主义者最邪恶的性格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性侵案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观察,试图通过分析"受害者原罪论"产生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文化根源,为这一舆论失范现象找寻救赎之路。
        
引文
(1)魏永征:《群体智慧还是群体极化,于欢案中的舆论变化及引导》,《新闻记者》2017年第11期。
    (2)柯缇祖:《网络舆论特点研究》,《红旗文稿》2011年8月10日。
    (3)界面新闻:不是“李炳鑫”的我们如何自证清白?人民网.舆情频道.[EB/OL].http://yuqing.people.com.cn/.
    (4)央视评论员徐凯的央视评论:向兜售“人血馒头”的无良账号说不。
    (5)唐子茜、汪先平:《试论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6)赵化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人民网2005年6月20日。
    (7)王梆:《我被性侵,我没有错》,https://lovematters.cn/love-andrelationships。
    (8)Jessica Ringrose,Emma Renold.(2012).Slut-shaming,girl power and‘sexualisation’:thinking through the poli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SlutWalks with teen girls.Gender and Education,24,335.
    (9)https://zh.wikipedia.org/wiki/荡妇羞辱.[EB].2016.4.3.
    (10)温国鹏:《深圳强奸案,舆论切莫二次施暴》,《半岛晨报》2011年11月11日。
    (11)强奸案笔录外泄:《对受辱者的“再侮辱”》,《中国青年报》2011年5月20日。
    (12)Scott Cacciola,Victor Mather:《“披着人皮的恶魔”:美体操队医因性侵获刑175年》,2018年1月25日。
    (13)《美国校园隐忧:瘟疫般的校园强奸案》,《法治周末》2015年5月24日。
    (14)胡燕冰、黄童超:《保护强奸案受害人隐私,保留她们最后一点尊严》,网易原生内容中心回声栏目。
    (15)何处不见钟:《“荡妇羞辱”:助长性暴力的温床》,http://www.douban.com/note/485752407/。
    (16)多伦多“荡妇游行”官网,http://www.slutwalktoronto.com/.[EB]。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