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的基层实践偏差及其解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良顺 ; 汪亚楠
  • 关键词:金融扶贫 ; 实践偏差 ; 成因分析 ; 运作模式 ; 地方策略
  • 中文刊名:ZZ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2;No.260
  • 语种:中文;
  • 页:ZZDX201902010
  • 页数:6
  • CN:02
  • ISSN:41-1027/C
  • 分类号:56-61
摘要
金融扶贫旨在整合政府引导和市场供给的双重优势,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性金融需求问题。尽管中央和省级政府设计了比较周密且合理的执行方式,但基层政府往往在政策弹性空间内选择性地变通执行,从而在"确保政绩"的同时"规避问责"。然而,权变式策略选择本质上属于政策执行偏差,并且在政策文本的刚性约束、金融机构的逐利偏好、贫困户的弱主体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贫困农户面临过高的隐性门槛、农民合作社扶贫绩效落入"内卷化"陷阱和企业经营风险被无形转嫁等实践偏差屡见不鲜。为此,应当兼顾制度设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改进基层政府考核机制,创新金融机构扶贫模式与机制,重塑贫困农户的主体性地位。
        
引文
[1]刘永富.有效应对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N].人民日报,2018-10-21(5).
    [2]周双,刘鹏.我国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创新研究[J].上海金融,2017,(1):17-22.
    [3]邢琳.农村金融扶贫要帮到点子上[J].人民论坛,2017,(19):76-77.
    [4]蒋远胜.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的贫困瞄准机制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11-17.
    [5]温涛,刘达.农村金融扶贫:逻辑、实践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9,(2):65-71.
    [6]王鸾凤,朱小梅,吴秋实.农村金融扶贫的困境与对策——以湖北省为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6):99-103
    [7]毛安然,杨发祥.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的政策设计与实践悖论[J].甘肃社会科学,2018,(5):140-146.
    [8]舒丽瑰.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内卷化——以贵州S民族乡的金融扶贫状况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8,(5):159-163.
    [9]康彦华,豆小强,张明春,王晓娟.“后脱贫时代”国定贫困县金融扶贫政策延展策略研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32-41.
    [10]郭建宇,白婷.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探讨——以光伏扶贫为例[J].经济纵横,2018,(7):109-116.
    [11]黄莉,王定祥.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信贷供需对接困境及其破解[J].贵州社会科学,2018,(5):151-158.
    [12]赵靖伟.贫困地区农户生计安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9-114.
    [13]李榛.金融扶贫的实践与有效路径——以贵州为例[J].征信,2019,(1):54-61.
    (1)户贷企用模式,即扶贫企业、贫困户、政府、金融机构签订四方协议,由贫困户向金融机构申请财政贴息的贷款,统一入股扶贫企业并交由其运作管理。企业仅需按入股比例向贫困户支付收益红利,还贷责任则由贫困户承担。
    (2)企贷企用模式,即基层政府与金融机构共同联系当地可靠优质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评级授信给企业使用,确定固定贷款利率,要求企业让利贫困户并带动其发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