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形名优绿茶加工工艺及械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胡欣 ; 宁井铭 ; 张正竹
  • 关键词:绿茶 ; 颗粒形 ; 工艺 ; 装备
  • 中文刊名:CYT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 Business
  • 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2-15
  • 出版单位:茶业通报
  • 年:2018
  • 期:v.40;No.170
  •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D0400800)
  • 语种:中文;
  • 页:CYTB201804010
  • 页数:6
  • CN:04
  • ISSN:34-1079/S
  • 分类号:42-47
摘要
颗粒形名优绿茶以单化加工方式为主,连续化加工关键设备缺乏,自动化程度低。本文总结了国内颗粒形名优绿茶杀青、揉捻、"二青"、做形、干燥加工工艺及各工序械使用情况,重点论述了做形工艺的发展,阐述了国内主要几类颗粒形名优绿茶品质特征,分析了颗粒形名优绿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为颗粒形名优绿茶连续化加工提供思路。
        
引文
[1]谢丰镐,张乐尔.关于珠花起源的初步探讨[J].茶叶, 2003, 29(1):50-50.
    [2]张则桐.明末清初的松萝茶[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2):107-110.
    [3]董永泓,杨春香,吕建武,等.从低谷中再度创新崛起的涌溪火青——浅析涌溪火青发展滞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茶业通报, 2014, 36(1):25-27.
    [4]权启爱.我国茶叶杀青的研制和发展[J].中国茶叶, 2017, 39(10):19-21.
    [5]王淑娟,李明智,宁井铭,等.石墨茶的工艺恢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4(4):367-372.
    [6]杜继存,曾彦华.揉捻加压对绿茶成型的技术探讨[J].汉中科技, 2011(4):26-26.
    [7]牟春林,潘科,张海伟,等.两种揉捻转速在“绿宝石”茶加工中的对比试验[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 29(3):269-271.
    [8]董永泓.涌溪火青茶制工艺技术标准[J].茶叶械杂志, 2001(2):20-21.
    [9]李军.金龙玉珠茶加工工艺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1.
    [10]陈尊诗.平绿珠茶初制理论及实际[J].茶叶,1958,(1):34-37.
    [11]潘科,牟小秋,崔鑫霞,等.投叶量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J].贵州科学, 2011, 29(6):59-64.
    [12]申东,牟春林,何萍,等.不同投叶量对珠形茶造形技术的影响[J].贵州科学, 2012, 30(2):62-66.
    [13]侯伟华.茶叶烘干理与烘干的节能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14]杨丽娜,过尘杰,洪婵莹.不同干燥方式对薮北种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7(21):67-68.
    [15]杨春香,冯丽娟.创新促进涌溪火青茶产业再上新台阶[J].蚕桑茶叶通讯, 2014(6):27-28.
    [16]甘宁,孙长应,张正竹.我国茶叶加工械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加工, 2018(2):31-37
    [17]姜淑华.茶叶揉捻的集成数字化控制系统设计[J].福建茶叶, 2016, 38(11):157-158.
    [18]曹婷婷,龚淑英,金银永,等.平水日铸茶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及其产品品质分析[J].茶叶,2014, 40(4):198-201.
    [19]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第三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
    [20]王倩,李尚庆,范阳阳,等.基于Pro/E的茶叶双锅曲毫炒干的虚拟装配设计[J].农化研究,2013(5):155-158.
    [21]王倩.茶叶双锅曲毫炒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2.
    [22]权启爱,姚作为.我国珠茶炒干的研制和发展[J].中国茶叶, 2018(1):15-19.
    [23]吴泽球,陶中南.茶叶烘干械的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J].食品与械, 2014(1):263-266.
    [24]胡斌.带式连续烘干的设计和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