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困境到生态困境:二战以来美国畜牧业抗生素饲用的缘起与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the Dilemma of Production to the Ecological Dilemma: The Reason and Influe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s Feed Additives in the American Livestock Industry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 作者:施雱
  • 英文作者:Shi Pang;
  • 关键词:美国畜牧业 ; 抗生素 ; 工厂化农场 ; 公共卫生 ; 生态安全
  • 中文刊名:HIST
  • 英文刊名:World History
  • 机构: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0-15
  • 出版单位:世界历史
  • 年:2018
  • 期:No.252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对抗生素监管的历史与启示研究”(项目编号:16XSS006)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IST201805002
  • 页数:13
  • CN:05
  • ISSN:11-1046/K
  • 分类号:28-38+158-159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内外肉制品需求的增长为美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20世纪40年代末,科学家发现抗生素不仅可以起到对畜禽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还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功能。抗生素的双重功用契合了美国畜牧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因此,抗生素开始被普遍当作饲料添加剂而应用于畜禽饲料中。二战结束后,美国畜牧业步入工厂化发展阶段,但其在滥用抗生素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进而威胁到了人们的公共卫生和生态安全。要走出因抗生素饲用带来的生态困境,需要在管理层面严格监管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合理使用,在技术层面鼓励抗生素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观念层面促进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由二元对立转变为和谐共存。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need of meat products increased remarkabl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provided an impetu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livestock industry. In the late 1940s,scientists discovered that antibiotics could not only prevent and cure infectious diseases of livestock,but promote the growth of animals. The dual function of antibiotics corresponded to the needs of the American livestock industry,including the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scale and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Accordingly,antibiotics began to be widely applied to feeds of livestock as feed additives. After the end of the Second World War,the American livestock industry stepped into developmental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However,this industry went far gradually on the path of abusing antibiotics resulting in the generation and spread of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and threatened the public health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of human being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ecological dilemma cau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as feed additives,it is required to strictly supervise the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in livestock industry on the management level,to encourag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stitutions of antibio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m on the technology level,and to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microorganisms to change from binary opposition to harmonious coexistence.
引文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生物学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237-238页;《大英百科全书:学术版》(Britannica:Academic Edition),http://www.britannica.com/EBchecked/topic/203664/feed,2016年3月28日。
    (2)在中文语境中,通常将畜牧业中以亚治疗剂量喂食给牲畜的抗生素称为饲用抗生素。美国养牛业将低剂量的抗生素添加到牛的饲料或饮用水中,用于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这种做法就属于饲用抗生素的使用,或简称抗生素的饲用。为行文所需,饲用抗生素和抗生素的饲用两种表述方式都会出现在本文中。
    (3)韦恩·D.拉斯马森:《后记:25年间农业生产力的变化》(Wayne D.Rasmussen,“A Postscript:Twenty-Five Years of Change in Farm Productivity”),《农业史》(Agricultural History)第49卷,1975年第1期,第84页。
    (1)相关研究的代表作有:哈里森·韦尔福德:《恶有恶报:拉尔夫·纳德中心关于食品安全和化学收获的回应型法的研究报告》(Harrison Wellford,Sowing the Wind:A Report from Ralph Nader’s Center for Study of Responsive Law on Food Safety and the Chemical Harvest),格罗斯曼出版社1972年版,第127页;乔安娜·施韦布:《动物、疾病和人类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和兽医学的兴起》(Joanna Swabe,Animals,Disease and Human Society:Human-Animal Relations and the Rise of Veterinary Medicine),路特莱吉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威廉·博伊德:《制造肉类:科学、技术和美国的肉鸡生产》(William Boyd,“Making Meat:Science,Technology,and American Poultry Production”),《技术与文化》(Technology and Culture)第42卷,2001年第4期,第632-633页;苏珊·D.琼斯:《珍视动物:现代美国的兽医及其患者》(Susan D.Jones,Valuing Animals:Veterinarians and Their Patients in Modern Americ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6-109页;马克·R.芬莱:《肉猪、抗生素和战后农业的工业化环境》(Mark R.Finlay,“Hogs,Antibiotics,and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of Postwar Agriculture”),苏珊·R.施赖弗、菲利普·斯克兰顿编:《工业化的有机体:进化史学引介》(Susan R.Schrepfer and Philip Scranton,eds.,Industrializing Organisms:Introducing Evolutionary History),路特莱吉出版社2004年版,第237-260页;南希·兰斯顿:《罹毒之躯:荷尔蒙干扰素和己烯雌酚的遗产》(Nancy Langston,Toxic Bodies:Hormone Disruptors and the Legacy of DES),耶鲁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约翰·R.麦克尼尔著,李芬芳译:《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182、185页。
    (2)相关研究的代表作有:苏珊·D.琼斯:《珍视动物:现代美国的兽医及其患者》;南希·兰斯顿:《罹毒之躯:荷尔蒙干扰素和己烯雌酚的遗产》;拉纳·汤普森:《抗生素》(Lana Thompson,“Antibiotics”),凯瑟琳·A.布鲁斯南编:《美国环境史百科全书》(Kathleen A.Brosnan,ed.,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nvironmental History),事实档案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115页。
    (3)工厂化农场(factory farm)指大型的工业化农场,尤指将大量牲畜关在室内养殖的农场,为了尽可能地以最低成本换取最高产量,在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饲养牲畜。参见《韦氏词典》(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factory%20farm,2016年12月3日。近年来,美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用“工厂化农场”一词指称当今世界上的大型农场。工厂化也形象地概括了二战后美国畜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刘绪贻、李存训:《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2)1941年《美国国防促进法案》(“An Act to Promote the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公法77-11号,第11条,《美国联邦法律总汇》(United States Statutes at Large)第55卷,美国政府印刷局1942年版,第31页。
    (3)约翰·T.施莱贝克尔:《大平原的养牛业(1900-1961年)》(John T.Schlebecker,Cattle Raising on the Plains,1900-1961),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9页。
    (4)吉米·M.斯卡格斯:《上等肉:1607-1983年间美国的畜牧业和肉类加工业》(Jimmy M.Skaggs,Prime Cut:Livestock Raising and Meatpac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1607-1983),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页。
    (1)南希·兰斯顿:《罹毒之躯:荷尔蒙干扰素和己烯雌酚的遗产》,第63页。
    (2)克劳德·R.威卡德:《1942年的农业生产目标:食物将赢得战争并书写和平》(Claude R.Wickard,“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oals for 1942:Food Will Win the War and Write the Peace”),《当代重要演讲》(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第7卷,1941年第24期,第764页。
    (3)克劳德·K.麦卡恩:《养牛业形势》(Claude K.McC an,“The Cattle Situation”),《得克萨斯畜牧杂志》(Texas Livestock Journal)第2卷,1943年第1期,第15页。
    (4)约翰·K.里格斯:《论西南地区的养牛业》(John K.Riggs,“Comment on the Southwestern Cattle Industry”),亨利·C.德斯洛夫、小欧文·M.梅编:《西南地区的农业:从前哥伦布时代至现代》(Henry C.Dethloff and Irvin M.May,Jr.,eds.,Southwestern Agriculture:Pre-Columbian to Modern),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7页。
    (5)A.雷·斯蒂芬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得克萨斯州养牛业的趋势》(A.Ray Stephens,“Trends in Cattle Raising in Texas Since World War II”),亨利·C.德斯洛夫、小欧文·M.梅编:《西南地区的农业:从前哥伦布时代至现代》,第80页。
    (6)付成双:《自然的边疆:北美西部开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92-293、295-297页。
    (7)贝蒂·富塞尔:《生产牛排:美国肉牛的生与死》(Betty Fussell,Raising Steaks:The Life and Times of American Beef),哈考特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93页。
    (1)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梅雪芹校:《尘暴: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8-259页。
    (2)贝蒂·富塞尔:《生产牛排:美国肉牛的生与死》,第93页。
    (3)B.L.亨德森:《每英亩15万吨的游离氮》(B.L.Henderson,“150,000 Tons Free Nitrogen Per Acre”),《得克萨斯畜牧杂志》第2卷,1943年第1期,第8页。
    (4)刘易斯·科里:《肉类与人类:垄断、联合与食品政策研究》(Lewis Corey,Meat and Man:A Study of Monopoly,Unionism,and Food Policy),瓦伊金出版社1950年版,第104页。
    (5)W.H.彼得斯:《美国畜产协会第34届年会(11月28日至30日)主席致辞》(W.H.Peters,“President’s Address at the Thirty-Fourth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imal Production,Nov.28-30”),《动物科学杂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第1卷,1942年第1期,第52页。
    (6)W.H.彼得斯:《美国畜产协会第34届年会(11月28日至30日)主席致辞》,《动物科学杂志》第1卷,1942年第1期,第52-53页。
    (1)理查德·H.古斯塔夫森:《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概览》(Richard H.Gustafson,“Antibiotics Use in Agriculture:An Overview”),威廉·A.莫茨编:《用于农业的抗生素》(William A.Moats,ed.,Agricultural Uses of Antibiotics),枫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2)《托马斯·H.朱克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整合生物学系》(“Thomas H.Jukes,Integrative Biology:Berkeley”),http://content.cdlib.org/view?docI d=hb1r29n709&doc.view=content&chunk.id=div00029&toc.depth=1&brand=calisphere&anchor.id=0,2016年3月28日。
    (3)托马斯·H.朱克斯:《动物饲料和家畜生产中的抗生素》(Thomas H.Jukes,“Antibiotics in Animal Feeds and Animal Production”),《生物科学》(BioScience)第22卷,1972年第9期,第526-534页;理查德·H.古斯塔夫森:《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概览》,威廉·A.莫茨编:《用于农业的抗生素》,第1页。
    (4)托马斯·H.朱克斯:《有关氯四环素的一些历史记录》(Thomas H.Jukes,“Some Historical Notes on Chlortetracycline”),《传染病学评论》(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第7卷,1985年第5期,第703页。
    (5)金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因外观呈金黄色结晶性粉末状而得名。
    (6)理查德·康尼夫:《将抗生素变为动物饲料的人》(Richard Connif,f“The Man Who Turned Antibiotics into Animal Feed”),http://aliciapatterson.org/stories/man-who-turned-antibiotics-animal-feed,2016年3月28日。
    (1)托马斯·H.朱克斯:《有关氯四环素的一些历史记录》,《传染病学评论》第7卷,1985年第5期,第704页。
    (2)理查德·H.古斯塔夫森:《抗生素在农业中的应用:概览》,威廉·A.莫茨编:《用于农业的抗生素》,第1页。
    (3)《药物促进生长》(“Drug Promotes Growth”),《科学通讯》(The Science News-Letter)第57卷,1950年第16期,第243页;悉尼·B.塞尔夫:《作为猪和鸡的饲料的抗生素灭菌者攻克新领域》(Sydney B.Sel,f“Antibiotic Germ Killers Conquer New Fields as Pig,Poultry Feed”),《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1950年9月12日,第6页;安·尤因:《化学合剂促进生长》(Ann Ewing,“Chemical Team Spurs Growth”),《科学通讯》第59卷,1951年第15期,第234-235页;《1951年重大科学新闻》(“Top 1951 Science Stories”),《科学通讯》第60卷,1951年第25期,第394页。
    (4)托马斯·H.朱克斯:《有关氯四环素的一些历史记录》,《传染病学评论》第7卷,1985年第5期,第705-706页。
    (5)阿伦·J.拉奇:《思想工厂》(Arlen J.Large,“The Idea Mills”),《华尔街日报》1957年4月12日,第1页。
    (6)唐纳德·沃斯特著,青山译:《在西部的天空下:美国西部的自然与历史》,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44页。
    (1)罗荣渠:《美国史通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0页。
    (2)彼得·辛格著,孟祥森、钱永祥译:《动物解放》,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169页。
    (3)乔安娜·施韦布:《动物、疾病和人类社会:人与动物的关系和兽医学的兴起》,第138页。
    (4)周钢:《牧畜王国的兴衰: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469页。
    (5)哈里森·韦尔福德:《恶有恶报:拉尔夫·纳德中心关于食品安全和化学收获的回应型法的研究报告》,第127页。
    (6)杰里米·里夫金:《不只是牛肉:牛文化的兴衰》(Jeremy Rifkin,Beyond Beef: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attle Culture),达顿出版社1992年版,第93页。
    (7)吉米·M.斯卡格斯:《上等肉:1607-1983年间美国的畜牧业和肉类加工业》,第178-179页。
    (8)杰里米·里夫金:《不只是牛肉:牛文化的兴衰》,第98页。
    (1)贝蒂·富塞尔:《生产牛排:美国肉牛的生与死》,第185页。
    (2)吉米·M.斯卡格斯:《上等肉:1607-1983年间美国的畜牧业和肉类加工业》,第9页。
    (3)J.拉塞尔·艾夫斯:《美国的家畜和肉类经济》(J.Russel Ives,The Livestock and Meat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爱德华兹兄弟出版公司1966年版,第202页。
    (4)哈罗德·L.奥本海默:《牛仔算术:作为资产的牛》(Harold L.Oppenheimer,Cowboy Arithmetic:Cattle as an Investment),州际印刷出版公司1964年版,第126页。
    (5)罗纳德·A.古斯塔夫森、罗伊·N.范阿斯德尔:《摘要》(Ronald A.Gustafson,Roy N.Van Arsdal,l“Abstract”),《第186号农业经济报告:美国的养牛业》(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 No.186:Cattle Feeding in the United States),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局,1970年10月。
    (6)威廉·D.麦克布赖德:《第754号农业经济报告:美国畜牧生产的变化(1969-1992年)》(William D.McB ride,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 No.754:Change in U.S.Livestock Production,1969-92),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局乡村经济处,1997年7月,第2页。
    (7)《养牛和养猪行业评估(2001年度)》[Assessment of the Cattle and Hog Industries(Calendar Year 2001)],美国农业部粮食检验:肉类加工和养殖场管理局2002年版,第16页。
    (1)人道协会:《美国的工厂化养殖:畜牧养殖综合企业对农村社区、公共卫生、家庭、农场主、环境和动物造成的实际代价》(The Humane Society,“Factory Farming in America:The True Cost of Animal Agribusiness for Rural Communities,Public Health,Families,Farmers,the Environment,and Animals”),http://www.humanesociety.org/assets/pdfs/farm/hsus-factory-farming-inamerica-the-true-cost-of-animal-agribusiness.pdf,2016年3月28日,第10页。
    (2)拉斯埃里克·埃德基和克努兹·博尔热·佩德森:《作为生长促进剂的抗菌剂:与常识的对抗》,波尔·哈勒莫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译:《疏于防范的教训:百年环境问题警世通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页。
    (3)苏珊·D.琼斯:《珍视动物:现代美国的兽医及其患者》,第96-109页。
    (4)在中文语境中,耐药菌是“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一词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近70年来,人类对抗生素的使用在客观上对细菌的演化做出了选择,那些可以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得以存活,并可以将耐药性传播给其他细菌。
    (5)赫伯特·L.杜邦、詹姆斯·H.斯蒂尔:《动物饲料中抗菌剂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Herbert L.Du Pont and James H.Steele,“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Animal Feeds: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传染病学评论》第9卷,1987年第3期,第447-460页。
    (6)埃米·R.萨普科塔、丽莎·Y.莱弗茨、肖恩·麦肯齐、波利·沃克:《我们给家禽家畜喂了什么?对动物饲料成分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回顾》(Amy R.Sapkota,Lisa Y.Lefferts,Shawn McK enzie,Polly Walker,“What Do We Feed to Food-Production Animals?A Review of Animal Feed Ingredients and Their Potential Impacts on Human Health”),《环境卫生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第115卷,2007年第5期,第663-670页。
    (7)雷蒙安·莱克斯米纳瑞恩等:《抗生素耐药性---全球解决方案之必要》(Ramanan Laxminarayan,et al.,“Antibiotic Resistance-The Need for Global Solutions”),《柳叶刀传染病学杂志》(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第13卷,2013年第12期,第1057-1098页。
    (8)马丁·布莱泽著,傅贺译,严青校:《消失的微生物: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健康危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
    (9)王和兴等:《学龄儿童尿液中检出抗生素与脂肪的生成》(Hexing Wang,et al,“Antibiotics Detected in Urines and Adipogenesis in School Children”),《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第89-90卷,2016年4-5月号,第204-21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