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一件衣服”格式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xuebai yijian yifu”
  • 作者:李占炳 ; 范倩倩
  • 英文作者:Li Zhanbing;Fan Qianqian;
  • 关键词:“形容词+数量词+名词” ; 形容词可别度 ; 形容词主观性
  • 英文关键词:identifiability;;"Numeral+classifier+Noun" structure;;subjectivity
  • 中文刊名:YYJX
  • 英文刊名: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 机构:江西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运用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语言教学与研究
  • 年:2019
  • 期:No.195
  • 语种:中文;
  • 页:YYJX201901010
  • 页数:10
  • CN:01
  • ISSN:11-1472/H
  • 分类号:56-65
摘要
"雪白一件衣服、典型两个白领"这类结构,特点是形容词前置于数量词并且不带"的"。这种结构的分布受到许多条件限制。本文指出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形容词较高的可别度和主观性;二是整个结构的主观评价性。这两个条件都导致定语倾向前移并且省略"的"。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s such as"xuebai yijian yifu"(雪白一件衣服)and"dianxing liangge bailing"(典型两个白领)are that the modifying adjective precedes the numeral and that there is no modifying marker de.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es is sensitive to many restrictions.The current article raises two restrictions:the high identifiability and subjectivity of the adjective,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引文
古川裕1997指称性词组和陈述性词组---状态形容词的名词修饰功能,载《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劲荣2012凸焦与调焦---状态形容词与数量词的句法位置,载《语法研究和探索》第16辑,商务印书馆。
    李劲荣、陆丙甫2016论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语言研究》第4期。
    刘丹青2008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特征,《中国语文》第1期。
    陆丙甫2004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第1期。
    陆丙甫2005a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当代语言学》第1、2期。
    陆丙甫2005b指人名词组合语序的功能解释:从形式描写到功能解释的一个个案,《中国语文》第4期。
    陆丙甫2007“的”的分布及其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载徐杰、钟奇主编《汉语词汇句法语音的相互关联》,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陆丙甫2008再谈汉语“的”和日语の的区别,《外国语》第3期。
    陆丙甫2016 The two strongest motivations affecting word order.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5(2):242-264.
    陆俭明1985由指人的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中国语言学报》第二辑,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完权2016《“的”的性质与功能》,商务印书馆。
    王寅2010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与数量名的匹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吴早生2011主观非数量评价性的“NP1的一量NP2”,《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邢福义1979论定名结构充当分句,《中国语文》第1期。
    熊岭2017“数量名”的三种语用意义---指称义、属性义和估测义,《汉语学习》第2期。
    徐阳春2011板块、凸显与“的”字的隐现,《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朱德熙1956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语言研究》第1期。
    张伯江、李珍明2002是NP”和“是(一)个NP,《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张国宪2006《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
    郑怀德、孟庆海编1991《形容词用法词典》,湖南出版社。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Adamson,Sylvia M.2000 A lovely little example.In Olga Fischer,Anette Rosenbach&Dieter Stein(eds.)Pathways of Change:Grammaticalization in English,39-66.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Lu,Bingfu 1998 Left-right asymmetries of word order variation:A functional explanation.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
    Traugott,Elizabeth C.2010(Inter)subjectivity and(inter)subjectification:A reassessment.In Kristin Davides,Lievin Vandelanlotte&Hubert Cuyckens(eds.)Subjectification,Intersubjectific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29-71.Berlin/New York:De Gruyter Mouton.
    (1)陆丙甫(2007)的同名删节版文献发表于《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1期。2007年完整版多出了专门讨论C类结构的第五节和讨论语气词“的”的第六节。该文分析到C类结构包括“主要两个问题、另外一件事、最高(的)一座山”等,并且联系到英语中类似表达So nice a day等。
    (2)非谓形容词的归属不明,有人把它划入形容词,也有人认为自成一类,称为“区别词”。笔者采用吕叔湘(1979:39)的观点(如果不打算单独作一词类,至少应当给它一个名称“非谓形容词”)。
    (3)“好一幅动人的图景”这样的“好一个NP”结构似乎是个例外。邢福义(1979)发现实际语言中一般用这种定名结构来对事物进行断定,从而显得干脆利落,突出重点。邢先生认为“好”是赞叹之词,对不值得赞叹的事物就不能加“好”,如“*好一片乱哄哄的喊叫声”。笔者认为“好一个NP”中的“好”带有程度副词性质,类似于“多么、挺、非常”等,如“好大一个苹果”。也类似于So big an apple中的so,具有副词性。
    (4)关于这四类出现率高低的解释,见下文第四节。
    (5)李劲荣(个人交流)认为,数词多为“一”或“几”,说明数量不重要,更关注状态。如果从构式观看,这种情况是构式压制所致,即构式的主观评价性特征使得其必须压制数量意义而凸显状态意义。
    (6)匿名评审专家指出文章没有很好地解释“厚厚一本书”为什么比“厚厚的一本书”的使用频率少。笔者认为带“的”形式是无标记的,省“的”是有标记的,因此“厚厚一本书”比“厚厚的一本书”的使用受到更多限制,所以出现频率少。
    (7)陆丙甫(2008)通过比较“的”跟日语定语标志no的分布指出,汉语的“的”主要是个凸显新信息的描写性标志,而日语的no主要是个凸显旧信息的区别性、指别性标志。一个句子中,新信息不能太多,而旧信息作为背景,数量限制比较少,因此“的”常省略(一个以上时,基本上是能省就省),而no却不能省略。
    (8)AABB之所以整体要高,匿名评审专家认为,这与重叠后的音节表义特点有关,“雪白雪白”中的“雪白”能够独立表意,而“干干净净”中的“干干”则不能,只有整体才能表示明确的意义。笔者同意这一解释,并且认为,从“高高兴兴、高兴高兴”的词性分化来看,AABB这样两个单音节分别重叠是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优选形式。
    (9)完权(个人交流)还指出“庐隐,完完全全一个性情中人,她的故事非常好看”不宜说成“庐隐,完完全全的一个性情中人”。原因是“完完全全”并非描写“性情中人”,这一句的话语意图不在通过描写引入一个认知实体(试比较:庐隐,柔柔弱弱的一个作家),而是重在富于情感的主观评价,是一个非入场表达。
    (10)古川裕(1997)和李劲荣(2012)考虑的是状态形容词时的情况,也不区分C类结构有“的”无“的”。这两篇文章与本文的C类结构在外延上有重合也有差异,但这并不影响本文的分析,因为即使只考虑状态形容词,依然不能简单地归入指称性结构还是陈述性结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