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主政后台湾地区“转型正义”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ransitional Justice” in Taiwan since Tsai Ing-wen Taking Office
  • 作者:刘凌斌
  • 英文作者:Liu Lingbin;
  • 关键词:台湾 ; 政治 ; 民进党 ; 转型正义 ; 两岸关系
  • 英文关键词:Taiwan's political situation;;Tsai Ing-wen;;DPP;;Transitional Justice;;Cross-Straits Relations
  • 中文刊名:TWYJ
  • 英文刊名:Taiwan Studies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2-20
  • 出版单位:台湾研究
  • 年:2019
  • 期:No.155
  • 语种:中文;
  • 页:TWYJ201901008
  • 页数:12
  • CN:01
  • ISSN:11-1728/C
  • 分类号:30-41
摘要
民进党始终将"转型正义"作为斗争国民党当局的工具。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后,蔡英文当局将"转型正义"作为打压国民党、夯实"台独"基础的利器,企图借"转型正义"之名,行政治清算之实。两年多来,"完全执政"的民进党在推动"转型正义"相关"立法"、清查国民党党产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正式成立"促转会",计划在开放与清查政治档案、撰写"转型正义"调查报告以及推进"去蒋化"、"去孙中山化"和"去中国化"三个方面加速推动"转型正义"实践,这将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The DPP has always used "transitional justice" as a tool for political struggle. After the DPP came back to power in 2016, Tsai Ing-wen authorities used "transitional justice" as a weapon to suppress the KMT and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Taiwan independence" in an attempt to implement political liquidation in the name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The "overall rule" DPP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promoting"legislation" related to "transitional justice" and investigating the KMT's party assets since more than two years. The "Transitional Justice Commission"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the DPP authorities investigates political archives and open to the public, writes ar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pushes "DeChiang Kai-shek","De-Sun Yat-sen" and "De-Sinicization" in the future. The acceleration of "transitional justice" progress will inevitably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aiwan's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cross-Straits relations.
引文
[1]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欧阳景根译:《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03页。
    [2]转引自李怡俐:《转型正义的机制及脉络因素--以台湾为例》,台湾台湾人权学刊》第一卷第二期,2012年6月。
    [3]参见联合国正式文件:《冲突中和冲突后社会的法治和过渡司法--秘书长的报告》,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S/2004/616,2004-08-23。
    [4]国际转型正义中心网站,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nsitional Justice,http://www.ictj.org/en.tj/。
    [5]台湾民间真相与和解促进会网站,http://www.taiwantrc.org/justness.php。
    [6]高志虎:《台湾转型正义问题初探》,《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
    [7]转引自李怡俐:《转型正义的机制及脉络因素--以台湾为例》,台湾台湾人权学刊》第一卷第二期,2012年6月。
    [8]高志虎:《台湾转型正义问题初探》,《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
    [9]施正锋:《以转型正义的探讨--由分配到认同》,载施正锋主编:《转型正义》,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2页。
    [10]参见李怡俐:《转型正义的机制及脉络因素--以台湾为例》,台湾台湾人权学刊》第一卷第二期,2012年6月;孟磊:《台湾地区转型正义问题研究》,《政治法学研究》,2015年第2期。
    [11]人事清查又名权力净化,指在民主转型之后,新的民主政权通过各种途径限制原政权中央层级与各级地方层级主要领导者在新的政府和机构中出任公职。
    [12]1991年1月,台湾当局成立“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组”,并于1992年2月公布《“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引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及口述历史,主要内容是叙述事件的背景、爆发、经过,以及当局的因应、事件的平复、伤亡与受害及当时的救恤情况,侧重于当局的镇压及平民的伤亡。该报告内容资料来源丰富,内容真实客观,立场较为公允,适应了岛内平反“二二八事件”的诉求,能为多数民众接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当局善后处理“二二八事件”的基本依据。
    [13]在“二二八事件”受害者的赔偿方面,自1995年至2017年5月为止,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审理通过的“二二八事件”受难案总计2792件,其中“死亡”类案件685件、“失踪”类案件180件、其他类(包括监禁、受伤或名誉受损等)1437件。受领赔偿金的人数(包括受难者本人或受难者死亡后的家属)总计10034人;赔偿金由台当局编列预算支应,总金额约新台币72.355亿元。此外,为了恢复受难者名誉,在重大庆典由台当局领导人亲颁“回复名誉证书”给受难者或其家属,并将受难经过制作“处理报告书”,刊载于“政府公报”。在“白色恐怖”受害者赔偿方面,自1998年至2014年9月基金会业务结束,该基金会共受理“白色恐怖”时期政治案件补偿申请10062件,结案率达99.99%,受到补偿人数达2万余人,最高补偿金额为新台币600万元,已核发补偿金达新台币196.23亿元。参见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228.org.tw/about228foundation.html;《真相仍未明,不当审判补偿基金会明熄灯》,台湾“自由时报”网站,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11188,2014-09-07。
    [14]1991年5月,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废止威权统治时期的“惩治叛乱条例”“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1992年5月,通过“刑法第100条”修正案,阴谋犯和预备犯从此不再被认定为“叛乱罪”。1992年6月,立法机构通过“政风机构设置条例”,正式宣布废止“人二室”(“人事处第二办公室”,负责配合当局监控员工思想言行)。8月,裁撤“警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担负治安、动员、民防和情治职能),改制为“海岸巡防司令部”。其他与威权统治时期侵犯人权现象有关的机构如军队、情治、警察和司法部门也逐步开始改制或转型,其主要功能已由强化国民党的威权统治,转变为维持台湾社会秩序。
    [15]张炎宪等:《“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台北: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2006年2月,第475页。
    [16]2006年至2008年败选前,民进党当局开展一系列的“去蒋化运动”,主要内容包括:拆除遍布于台湾各地的蒋介石铜像,将“中正纪念堂”更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台军将领停谒蒋陵(桃园慈湖蒋介石陵寝),撤走蒋陵卫兵,战斗机“经国号”改为“雄鹰”等等。
    [17]马英九上台后不久就将“台湾民主纪念馆”改回“中正纪念堂”,但在其任内既未对《“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中对蒋介石的责任认定,进行论述的翻转,也未重新组织学者就如何厘清“二二八事件”加害者责任的问题进行研究。
    [18]参见高志虎:《台湾转型正义问题初探》,《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
    [19]《废“国父”像黄敏惠号召蓝委力挡蔡:将建立机制处理转型正义》,台湾《中国时报》2016年2月24日。
    [20]蔡英文就职演说全文,台湾“总统府”网站,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444,2016-05-20。
    [21]《国民党党产缩水至166亿》,台湾《经济日报》2016年8月30日。
    [22]针对上诉决议,国民党坚决抗议,并与两家公司分别向法院声请停止执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于2016年12月16日裁定:“党产会”处分书关于移转国民党持有中投及欣裕台股权,在本案终局确定前,均停止执行,可抗告。但“党产会”认为已达到冻结财产及让政党公平竞争目的,不再抗告。
    [23]国民党方面希望用1947年发行的美元公债债券来缴交罚款,但“党产会”认为这些美元公债已无法兑现,属于“非有效证券”而拒绝接受。为此台湾地区法务部门“行政执行署”查封了价值约8.6亿元的国民党持有不动产,并将进行后续鉴价及拍卖程序。
    [24]《“党产会”:国民党卖地若不当取得仍可追征》,台湾台湾时报》2018年1月24日。
    [25]一是国民党中央坚决否认“不当党产条例”及“党产会”的“合法性”,试图通过声请“释宪”来认定“不当党产条例”“违宪”,但因“立委”席次不够且亲民党不愿意配合而无法达到目的。二是通过“司法”途径应对“党产会”的追讨。国民党针对“党产会”的诸多决议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双方在“司法”攻防中双方互有胜负,但因相关“司法”程序冗长复杂,胜负难料,在“司法”定谳之前仍无法缓解国民党陷入财政危机的燃眉之急。三是通过街头政治寻求解决之道。国民党试图呼吁党工和支持者走上街头抗议,博取社会同情,对民进党和其麾下的“党产会”形成压力。无奈国民党在党产议题上先天欠缺道德正当性,动员能力不足,大部分党工不愿上街抗议,而是希望通过工会与“党产会”沟通而解决薪水问题,导致国民党的街头抗议收效不大。
    [26]蔡英文就职演说全文,台湾“总统府”网站,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444,2016-05-20。
    [27]蔡英文主持“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第1次委员会议,台湾“总统府”网站,http://www.president.gov.tw/News/21170,2017-03-20。
    [28]《静坐26天“原住民”:转型正义恐沦空谈》,博讯新闻网,http://www.boxun.com/news/gb/taiwan/2017/03/201703202343.shtml,2017-03-20。
    [29]《“总统”向“原住民族”道歉满周年原团批“原转会”沦为公关部门》,公民行动影音纪录数据库,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66705,2017-08-02。
    [30]《原民“传统领域”划设排除私有地原团斥:偷走“原住民”100万公顷土地》,苦劳网,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7631,2017-02-23。
    [31]《“促转条例”排除日据时期高金素梅:去你的是民主耻辱》,台湾《联合报》2017年12月11日。
    [32]3名专任委员分别为台湾东华大学华文学系副教授杨翠、前“民间真相与和解促进会”执行长叶虹灵和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彭仁郁。4名兼任委员则分别为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助理总干事高天惠(Eleng Tjaljimaraw)牧师、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常务执行委员尤伯祥、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许雪姬和兼任“党产会”委员的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花亦芬。
    [33]蔡英文出席“郑南榕殉道29周年追思纪念会”,台湾“总统府”网站,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3238,2018-04-07。
    [34]《‘政治档案条例草案’出炉!应用范围大幅放宽》,台湾“自由时报”网站,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330024,2018-02-01。
    [35]蔡英文出席“‘二二八’71周年‘中枢’纪念仪式”,台湾“总统府”网站,http://www.president.gov.tw/News/23165,2018-02-28。
    [36]“促转条例”第5条规定“为确立自由民主宪政秩序、否定威权统治之合法性及记取侵害人权事件之历史教训,出现于公共建筑或场所之纪念、缅怀威权统治者之象征,应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处置之。威权统治时期,统治者大规模侵害人权事件之发生地,应予保存或重建,并规划为历史遗址。”
    [37]党朝胜:《民进党推动“转型正义”将是新“民粹”运动》,《两岸关系》,2016年第4期。
    [38]郑剑:《“转型正义”的实质是“新台独运动”》,香港《中国评论》,2016年10月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