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贵族的演变及对国民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volution of Japanese Nobi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National Character
  • 作者:李卓 ; 王方
  • 英文作者:LI Zhuo;WANG Fang;Japan Institute, Nankai University;
  • 关键词:公家贵族 ; 武家贵族 ; 华族 ; 国民性
  • 英文关键词:court nobles;;Samurai nobles;;Kazoku;;national character
  • 中文刊名:RBWT
  • 英文刊名:Japanese Research
  • 机构: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8-07
  • 出版单位:日本问题研究
  • 年:2019
  • 期:v.33;No.20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编日本史”(13&ZD106)
  • 语种:中文;
  • 页:RBWT201904004
  • 页数:10
  • CN:04
  • ISSN:13-1025/C
  • 分类号:13-22
摘要
在日本,贵族不是后世史家赋予前人的历史概念,而是从古代一直延绵存在到战败的特定的社会阶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贵族居于政治舞台的中心,即律令时代的公家贵族、幕府时代的武家贵族、近代身份制度重组后形成的新贵族——华族。不同时期的贵族在规模、结构、功能上各有不同。贵族传统的存在对日本国民性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份至上,注重传承,带来国民的双重性格。
        In Japan, the nobility is not a historical concept given to the ancestors by later historians, but a specific social class that has existed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end of World War Ⅱ.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different kind of nobles controlled the center of the political arena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Based o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cal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nobilit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nobility tradition on Japanese nationality: the class supremacy, the emphasis on inheritance, and the dual personality of Japanese people.
引文
[1]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M].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4.
    [2]国文学会校.太平記 [M].東京:誠之堂,1901:1.
    [3]宫崎市定.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中 [M].张学锋,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814.
    [4]井上光貞.日本思想史大系 3 律令 [M].東京:岩波書店,1976.
    [5]黑板勝美.新訂増補国史大系 22卷令義解戸令 [M].東京:吉川弘文館,1939:100.
    [6]黑板勝美.新訂増補国史大系 23卷令集解官位令 [M].東京:吉川弘文館,1943.
    [7]関晃.律令貴族論[M]//岩波講座日本歴史古代 3.東京:岩波書店,1976:50.
    [8]持田泰彦.奈良朝貴族の人数変化について [J].学習院史学,1978(15):28.
    [9]朧谷壽.王朝と贵族 [M].東京:集英社,1991:61.
    [10]鬼頭宏.人口から読む日本の歴史 [M].東京:講談社,2000:16-17.
    [11]李卓.日本的皇位继承制度与《皇室典范》[J].日本问题研究,2016(6):1-7.
    [12]橋本政宣.近世公家社会の研究 [M].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41.
    [13]小田部雄次.華族——近代日本貴族の虚像と実像 [M].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6.
    [14]武士生活研究会.図録近世武士生活史入門事典 [M].東京:柏书房,1991:129.
    [15]落合弘樹.秩禄処分 [M].東京:中央公论新社,1999:41.
    [16]笠谷和比古.武士道その名誉の掟 [M].東京:教育出版,2001.
    [17]磯田道史.武士の家計簿——「加賀藩御算用者」の幕末維新 [M].東京:新潮社,2003:28.
    [18]修史局.補正明治史要附録表 [M].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復刻版,1966:29.
    [19]矢木明夫.身份の社会史 [M].東京:評論社,1969.
    [20]遠山茂樹.日本近代思想大系 2 天皇と華族 [M].東京:岩波書店,1988.
    [21]宮内厅.明治天皇紀:第6卷 [M].東京:吉川弘文馆,1971:225-262.
    [22]森岡清美.華族社会の「家」戦略 [M].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
    [23]酒卷芳男.華族制度の研究——在りし日の華族制度 [M].東京:霞会館,1987:127-128.
    [24]大久保利謙.華族制度の創出 [M].東京:吉川弘文館,1993.
    [25]学習院大学史料館.男爵家の成立と足跡の研究 [M].東京:昭和会館,2007:284.
    [26]李卓.日本国民性的几点特征 [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5):71-75.
    [27]朧谷壽.日本古代の貴族 [C]//笠谷和比古.公家と武家の比較文明史.京都:思文閣出版,2005:257.
    [28]郑辟楚.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日本近世身份制度的动摇 [J].日本问题研究,2016(2):29-39.
    [29]春畝公追頌会.伊藤博文伝中 [M].東京:統正社,1940:230-231.
    [30]浅見雅男.華族たちの近代 [M].東京:NTT出版会社,1999:72.
    [31]宮内厅.明治天皇紀:第2卷 [M].東京:吉川弘文館,1969:559.
    [32]后藤俊夫.工匠精神:日本家族企业的长寿基因 [M].王保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
    [33]尾藤正英.日中文化比较论 [M].王家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32.
    [34]太田亮.家系系圖の合理的研究法 [M].京都:立命館大学出版部,1930:5.
    [35]ルース·ぺネディクト.菊と刀[M].長谷川松治,訳.東京:社会思想社,1992:6.
    [36]王晋新.论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组 [J].东北师大学报,2002(5):44.
    [37]同文館編輯局.日本教育文庫家訓篇 [M].東京:同文館,1910:61.
    [38]柿村重松.本朝文粹注释上 [M].東京:内外出版,1922:231.
    (1)官员礼服:“一位礼服冠,深紫衣,牙笏,白袴绦带,深缥纱褶、锦袜、乌皮舃。三位以上,浅紫衣。四位,深绯衣。五位,浅绯衣”。朝服:“一品以下,五位以上,并皂罗头巾,衣色同礼服”。
    (2)担当太政大臣的必须是正一位、从一位;担任左大臣、右大臣者必须是正二位、从二位;任大、中纳言、大宰帅者必须是三位以上。四五位官员主要担任左右大、中、少弁、少纳言、神祇伯、八省卿、弹正尹、寮头、卫府的督·佐等中央官僚,及大宰大贰、少贰、国守等要职。
    (3)藤原道长(966-1028)时期先后将自己的五个女儿送入宫中,其中三个女儿立为皇后,是为藤原氏势力巅峰时期。藤原道长之后,其子藤原赖通、藤原教通送入宫中的女儿皆未顺利产下皇子,藤原氏的势力受到重创。
    (4)1615年5月,德川家康在“大坂夏之阵”中,迫使丰臣秀赖自杀,丰臣氏宣告灭亡。当年7月,朝廷下诏改年号为元和,延续近两个世纪的战乱终于结束,历史上称这一年为“元和偃武”。
    (5)此处的国是基于律令制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奈良時代到明治初期日本的基本地理区分单位,也称“令制国”。
    (6)幕府对大名在江户登城之际的席位(伺候席)加以固定的制度。江户登城是大名谒见将军的重要机会,如每年元旦、五节句等重要的日子,滞留在江户的大名都要登江户城。在大名家发生家督继承(家长交替)之时,也要登城向将军报告。幕府根据拜谒者的家格、官位、职务把大名在江户城等待谒见将军时临时驻足的房间加以固定,对于大名家来说是家格与地位的象征。
    (7)如建立华族会馆(1874年),建立华族子弟教育机关学习院(1877年),刊行《华族类别录》(1878年),发布《华族惩戒令》(1876年),等等。
    (1)此处“贵族”指镰仓幕府第三代将军源实朝被暗杀,源氏断绝后,遂以关白藤原道家年仅两岁的儿子藤原(九条)赖经为第四代幕府将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