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取径与呈现——关于环境史史料的几个问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aterials,Approaches and Representation about Environmental History
  • 作者:徐波
  • 英文作者:XU Bo;Institute of Kunming Scientifiic Development,Kunming University;
  • 关键词:环境史 ; 材料 ; 取径 ; 呈现
  • 英文关键词:environmental history;;materials;;approaches;;representation
  • 中文刊名:KMSG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 机构: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2-28
  • 出版单位:昆明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41;No.173
  •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社会/边疆及生态环境研究”(2015cx06)
  • 语种:中文;
  • 页:KMSG201901008
  • 页数:9
  • CN:01
  • ISSN:53-1211/G4
  • 分类号:29-37
摘要
环境史并非纯然的社会史,因此,它需要关切"天人之际"即社会—自然之互动,也关注关于自然的各种材料。与史料相关的另一问题是学术路向,路向关涉视野,进而关涉史料。基于此,向其他学科的学习采借,必不可少。占有材料是为了认识对象的原貌、全貌,把握问题的核心、症结,在既有研究和知识体系之外开出学术新天。这需要学识、见识、胆识。其中难得的是胆识——它不仅在于空所依傍,见人所未见,更在于敢为天下先,言人所不能言。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which is not pure social history,needs interaction between society and nature and all kinds of natural materials. The other problem of it is academic approaches about visual fields and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learn from other disciplines. Studying materials is learning their original and intensive appearance,mastering their key points and creating new academic fields outside the research and knowledge system. However,learning,insight and courage are needed for all these,and cour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since it is the ability of superior judgment.
引文
[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52-80.
    [2]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史念海.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4]赵珍.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方国瑜.滇池水域的变迁[M]//方国瑜文集(三).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6]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于希贤.滇池地区历史地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8]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9]周琼.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环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杨伟兵.云南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2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1]马国君.清代至民国云贵高原的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
    [12]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4]葛剑雄.中国移民史(一—六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5]苍茗.云南边地移民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6]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17]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一、二、三)[J].世界农业,1979(4,5,6).
    [18]郭松义.玉、番薯在中国传播的一些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清史论丛(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l986:80-114.
    [19]李中清.清代中国西南的粮食生产[J].史学集刊,2010(4):72-79.
    [20]郑维宽.清代玉和番薯在广西传播问题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6)114-121.
    [21]杨庭硕.论外来物种引入之生态后果与初衷的背离:以“改土归流”后贵州麻山地区生态退变史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1):37-42.
    [22]梁四宝,王云爱.玉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J].中国农史,2004(1):51-56.
    [23]张祥稳,惠富平.清代中晚期山地广种玉之动因[J].史学月刊,2007(10):34-38.
    [24]张祥稳,惠富平.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遏止措施[J].中国农史,2006(3):13-16.
    [25]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6]蓝勇.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3-13.
    [27]竺可桢.物候学[M].北京:科普出版社,1963.
    [28]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2):168-189.
    [29]杨亭硕.人类的根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0]杨亭硕.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1]秦剑,解明恩,刘瑜.云南气象灾害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32]杨煜达.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3]李新喜.清代云南救灾机制刍探[D].昆明:云南大学,2011.
    [34]姚佳琳.清嘉道时期云南灾荒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35]聂选华.近三十年来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J].文山学院学报,2017(4):13-20.
    [36]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EB/OL].[2018-05-07]. http://vdisk. weibo. com/s/z7lq334pt LFRl.
    [37]徐波.近400年来中国西部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8]卢恩来.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策略选择[J].文化纵横,2014(2):34-44.
    [39]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M]//陈寅恪,陈美延.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19.
    [40]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1]王建革.水乡生态与江南社会(9—20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2]尹绍亭.一个充满争议的文化生态体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3]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44]古川久雄,尹绍亭.民族生态:从金沙江到红河[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
    [45]秋道智弥,尹绍亭.生态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46]尹绍亭.人类学生态环境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7]陈菁霞.刘泽华:我是个一直有压力的人[N].中华读书报,2018-03-04(07).
    [48]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90.
    [49]雷颐.建国前后的“农业社会主义”风波[J].社会科学论坛,2009(4):5-20.
    [50]王小强.农业社会主义批判[J].农业经济问题,1980(2):9-20.
    [51]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前瞻[J].中共党史研究,1998(6):1-2.
    [52]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1999(3):4-19.
    [53]沙健孙.坚持科学的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J].真理的追求,1999(3):2-6.
    [54]沙健孙.一个至关重要的全局性的问题[J].中流,1999(4):2-11.
    [55]黄如桐.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就岂容否定[J].中流,1999(4):21-31.
    [56]范庥.能够这样论证吗[J].中流,1999(4):8-15.
    [57]黄如桐.最光辉的胜利之一:50年代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J].真理的追求,1999(4):8-14.
    [58]黄如桐.关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若干问题的讨论[J].中共党史研究,1999(6):85-87.
    [59]沙健孙.马克思主义,还是庸俗生产力论:评胡绳教授对毛主席的批判[J].中流,1999(12):8-13.
    [60]彭建莆.不能泛化《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某些具体论断:与胡绳同志商榷[J].中共党史研究,2000(3):90-91.
    [61]何秋耕.清澈与幽深交融:读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1999(5):85-89.
    [62]温璋平.岂能如此曲解[J].中国社会科学,1999(5):8-17.
    [63]何诚.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J].中共党史研究,1999(6):77-80.
    [64]王也扬.也评毛泽东的“一张白纸”说[J].中共党史研究,1999(6):81-84.
    [65]胡岩.民粹主义和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2):2-20.
    [66]林蕴晖.论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兼评“‘一穷二白’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J].中共党史研究,2001(1):14-22.
    [67]林庭芳.应当尊重胡绳教授的原意[J].中共党史研究,2001(1):106-109.
    [68]张剑荆,斯方吾.当前中国改革最紧要的问题吴敬琏谈改革需要“顶顶层设计”[J].中国改革,2011(12):25-32.
    (1)梅雪芹的《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涉及了西方环境史的资料及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如其中讨论了“《尘暴》的资料运用于环境史研究方法”、马克思关于英国环境问题的经典文献《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等)。迄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问题展开研究的,有以下论文:陈全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史料问题---以〈大象的退却〉为中心》(《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贾珺《试论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研究价值与史料特点》(《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吴寰《中国环境史文献的分类问题初探》(《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对上述问题的初步研究,参见文后参考文献[37]。
    (2)尹绍亭教授的具体成果,详见后文。
    (1)有了史料,尚需考订辨识以去伪存真。对此,前辈学者已有精彩的论述,这里不拟赘述。如陈垣先生在《通鉴胡注表微》的考证篇中,即比较集中地讲了考证的具体方法,包括:一、理证:即用常理判断某些史料的真伪。二、书证:即用当时的文件如诏令、法律等作为证据。三、物证:即“以新出土之金石证史,所谓物证也”。四、实地考察,等等。
    (1)除论文近百篇以外,刘泽华著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主编并与他人合著有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中国古政治思想史》《士人与社会》(第一卷,第二卷)、《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2)绿党是提出保护环境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而来的政党,其提出“生态优先”、非暴力、基层民主、反核原则等政治主张,积极参政议政,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对全球的环境保护运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绿党是1972年成立的新西兰价值党。绿党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开始在欧洲扩散,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绿党(引自:360百科“绿党”,https://baike.so.com/doc/6100222-6313332.html,2018年5月7日)。
    (3)关于对“农业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义及对其影响的分析,参见文后参考文献[37]第414-424页。
    (1)以笔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400年来西部地区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为例,还在研究刚开始的2007年,笔者曾和学兄鲁刚教授讨论研究的时间架构。笔者的设想是将研究下限放在当代之前,以避开政治的敏感或忌讳,鲁刚则主张写到当代,认为这样更有意义。接受这个建议,拙著将研究下限一直延伸到当今。但是这样一来,增加了研究难度,也增加了结题难度。由于书中指出环境变迁与权力决策的制度设置缺陷以及政经力量相互沆瀣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可能引起争鸣的观点”,2011年6月即送审的文稿被发回修改,直至2013年方获通过。
    (2)这里的强势政府和半统制经济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家吴敬琏的相关命题。参见吴敬琏、马国川:《吴敬琏:中国站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同舟共进》201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