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我们”——对“五四文学”转向“革命文学”的深度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I” to “We”: Profound Reflections upon the “May Fourth Literature” Turning to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 作者:宋剑华
  • 英文作者:SONG Jianhua;
  • 关键词:“五四文学” ; “革命文学” ; 启蒙
  • 英文关键词:"May Fourth Literature";;"Enlightenment";;"Revolution Literature"
  • 中文刊名:JNXB
  • 英文刊名:Jinan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1;No.246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文学伦理叙事研究”(18AZW021)
  • 语种:中文;
  • 页:JNXB201907002
  • 页数:8
  • CN:07
  • ISSN:44-1285/C
  • 分类号:12-19
摘要
五四新文学以"个性解放"为口号,以"自我"与"自由"为目的,全面宣传其"西化"启蒙的价值理念,并形成了一种反传统的文化思潮。然而,启蒙却并没有使新青年获得"自我"与"自由",反倒是使他们遭遇了现实生存的巨大困境。因此,新文学作家的思想倾向性,便开始明显地发生了"左转"。因为他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由于"自我"绝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地存在;故叙事主人公由"我"变成了"我们",则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Taking "individual emancipation"as its slogan and taking "ego"and "freedom"as its purpose,the "May Fourth Literature"propagandized its enlightened values of westernization and formed a cultural trend of thought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the enlightenment did not make the new youth gain their ego and freedom. On the contrary,it made them encounter a huge dilemma of real existence. Therefore,the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new literature writers began to turn left obviously.Because they have been soberly aware that the "self " can never exist independently of society. The narrative protagonist,with this perspective,changed from "I"to "We",which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引文
①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32—41页。
    ②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1)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2)李亦民:《人生唯一之目的》,《青年杂志》1915年第2期。
    (3)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年第1期。
    (4)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915年第4期。
    (5)[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页。
    (6)[英]安东尼·德·雅赛著,陈茅等译:《重申自由主义——选择、契约、协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7页。
    (7)[美]杜威著,傅统先译:《自由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0页。
    (8)《莫芙卿致陈独秀》,《新青年》1917年第1期。
    (9)郭沫若:《论诗三札》,《郭沫若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6页。
    (10)毅真:《丁玲女士》,《妇女杂志》1930年第7期。
    (11)钱杏邨:《丁玲》,《阿英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8页。
    (12)袁良骏:《论丁玲的小说》,《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13)[美]田辰山著,萧延中译:《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14)沈雁冰:《解放与恋爱》,《民国日报·妇女评论》,1922年3月29日。
    (15)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吴秀明主编:《郁达夫全集》(第二卷),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16)周作人:《读报的经验》,《谈虎集》,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版,第461页。
    (17)毛尹若:《读“新恋爱道”后》,《新女性》1928年第12期。
    (18)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校编:《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0页。
    (19)湖南省博物馆历史部校编:《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105页。
    (20)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吴秀明主编:《郁达夫全集》(第二卷),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274页。
    (21)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28年第10期。
    (22)茅盾:《追求》,《蚀》,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267页。
    (23)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244页。
    (24)麦克昂:《英雄树》,《创造月刊》1928年第8期。
    (25)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作月刊》1928年第9期。
    (26)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化批判》1928年第3期。
    (27)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第2期。
    (28)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1928年第1期。
    (29)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1928年第1期。
    (30)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太阳月刊》1928年第3期。
    (31)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4页。
    (3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423页。
    (33)郭沫若:《新发现的郭沫若佚文——由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学术研究》1982年第2期。
    (34)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1928年第2期。
    (35)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2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90页。
    (36)鲁迅:《论“第三种人”》,《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