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等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芜崧
  • 关键词:成语 ; 等量 ; 准等量 ; 隐喻 ; 作用 ; 特点 ; 手段
  • 中文刊名:TZX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zhong
  • 机构:长江大学语言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2-25 16:03
  • 出版单位:天中学刊
  • 年:2019
  • 期:v.34;No.214
  • 基金:2018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8D032)
  • 语种:中文;
  • 页:TZXK201901022
  • 页数:6
  • CN:01
  • ISSN:41-1232/C
  • 分类号:138-143
摘要
成语中真正意义上的等量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等量都是"准等量",即表现为两种状况的相同、相符、相似或匹配。成语中的等量可分为关于人(含人的等价物)和物的等量以及人和物的性质状态、地位相等的等量。等量具有语法作用和修辞作用。成语描写等量具有"等量是概念整合时压缩的结果""主观性""借等量表达其他大量""二量相等表现为用一种具体量(原物)描写或形容一种抽象量(目标物)"等特点。等量的表达手段主要有认知和语法手段。
        
引文
[1]马真.修饰数量词的副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1):53―60.
    [2]沈家煊.语法六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6.
    [3]芜崧,刘盼.试论成语中的主观量[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4):56―61.
    [4]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6.
    [5]芜崧,刘盼.汉语成语中的空间量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6):10―19.
    [6]芜崧,万妮.成语中的量范畴[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5):14―21.
    [7]邵敬敏,刘焱.论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测方法[J].汉语学习,2000(6):1―6.
    (1)霍克斯在解释雅各布森的隐喻理论时举例说:“在隐喻‘汽车甲壳虫般地行驶’中,甲壳虫的运动和汽车的运动‘等值’。”(参见功之的新浪博客《隐喻和转喻》,http://blog.sina com.cn/s/blog_6ad119e00102dz3e.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