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京剧艺术回眸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曾果果
  • 关键词:新时期 ; 京剧艺术 ; 剧种特色 ; 时代特征
  • 中文刊名:SCXJ
  • 英文刊名:Sichuan Drama
  • 机构:贵阳学院音乐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01 13:54
  • 出版单位:四川戏剧
  • 年:2019
  • 期:No.225
  • 语种:中文;
  • 页:SCXJ201905004
  • 页数:7
  • CN:05
  • ISSN:51-1087/J
  • 分类号:16-22
摘要
京剧艺术创作自进入新时期(1978年至今)以来,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京剧文学性的加强与原创性的提升、京剧舞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京剧学的创立与发展这三个层面上。同时,新时期京剧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作品过分追求题旨的艰深,堆砌的东西太多,忽视娱乐性,精英化色彩日益浓厚,脱离普通群众,甚或图解政治,凸显工具性,批判精神弱化等问题。
        
引文
(1)起初的改编本名《金钵记》,再次改编本名《白蛇传》。
    (2)《神马赋》,郑怀兴作,福建仙游县鲤声剧团首演的莆仙戏,后由重庆市京剧院改编为京剧上演。
    (3)《瘦马御史》,盛和煜作,昆明市滇剧团首演的滇剧,后由中国京剧院改编为京剧上演。
    (4)《伏生》,孟冰、罗周据同名话剧改编,2015年国家京剧院首演。
    (5)李莉:《成败萧何》,《剧本》,2005年第2期。
    (6)此剧有多次改动,这里的剧情介绍依据的是刊登在《福建艺术》1999年第4期第55—64页上的剧本《北风紧》。
    (7)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语,见《新解“士为知己者死”——京剧版〈知己〉上演》,《北京日报》,2014年10月25日。
    (8)邱俪华:《明星时代的异类:张火丁为什么这么火?》,《新闻晨报》,2015年2月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